第167 章 太过喜爱

作品:《清穿,四爷的宠妾多子多福了

    大家族里,贵妇们整日里不是忙于府中事物,跟他人应酬,便是赏花听戏,亲生孩儿的面每日都不一定见上一回。


    可自家主子却不同,纵是再忙也要抽空陪小主子们玩耍说话,连贝勒爷外出办差时也不忘在孩子们跟前念叨阿玛的事。


    春景看着玩耍的小主子,心里暗道:有主子这般的用心,她已经在期待小主子长大后的模样了。


    另一边,正房内,如玥陪胤禛躺在床榻中休息。


    胤禛把如玥的手放在自己胸膛,将自己在武清的见闻娓娓道来。


    他毫不避讳,谈及官吏之间的尔虞我诈,说起乡间底层百姓的艰苦,胤禛声音低沉而清晰,眉宇间浮现出深沉的忧虑。


    在如玥面前,他不必戴着那副冷淡严肃的面具。


    在提及这一切的同时,把自己的抱负野心也一一剖白。


    胤禛心里,如玥已是他的妻子,他相信这个看着柔弱的女人能够理解他的抱负。


    这趟武清之行,对胤禛的影响很大。


    他需要这样一个能让他卸下心防的人,一个能让他畅所欲言而不必顾忌的知音。


    如玥认真的听着男人的讲述,明亮的眼睛望向胤禛,神色中有欣赏,有担忧,却没有一丝畏缩和抗拒。


    胤禛看着那双眼眸,感受腰间的手臂,心头那些无法对外人言的思绪,仿佛找到了安放的归宿,让他的心一下子平静下来。


    如玥对朝堂政务不甚了解,于漕运调度、河道治理这等专业事务更是所知有限。


    她深知不可因前世之故就妄加议论,因此此刻她只是凝神静听,偶尔在胤禛谈及关键处时轻声应和,恰到好处地表明自己领会了他话中深意。


    胤禛见她能精准把握自己言语间的要旨,眼中不由闪过惊喜之色。


    猛然将人抱起,如玥猝不及防地叠在他身上,温热的胸膛紧紧贴着,能清晰感受到他急促的心跳。


    “瑶瑶,我小看你了。”


    如玥先是一惊,接着嗔怪:“那爷也不用这般,刚惊到我了。”


    胤禛笑容扩大,甚至露出洁白的牙齿,“放心,我力气大,定不会摔到瑶瑶。”


    如玥手臂在男人腰间摸索片刻,在男人身子越发紧绷的情况下,手又摸向胤禛的脸,“您又瘦了一圈,还说有力气呢,接下来,饮食必须听我的,把掉了的肉再养起来。”


    胤禛闻言挑眉,忽然,纱帐被他拉下。


    接着,二人姿势对调,男人温热的气息在如玥耳畔回荡,只听男人低沉的说道:“爷有没有力气,接下来你就知晓了。”


    “我们用行动说话。”


    如玥微微推拒:“这是白日...”感受到男人的异样,没好气地瞥他一眼。


    “爷素了两个月,瑶瑶忍心你男人这般难受么?”


    “放心,不会传出去。”


    ......


    这次没有带套,胤禛是太心急了,如玥想到了,却没有提醒。


    她的身子再健壮不过,对于怀孕可以顺其自然,不必那般顾忌。


    这一折腾,便到了日落时分。


    二人起来直接用晚膳了。


    ——


    翌日,胤禛和几个兄弟小聚了一下,喝了些酒。


    胤禛回来,便是微醺状态。


    借着酒意,胤禛倚靠在软榻上,和如玥说起了自己的打算。


    关于对福晋的处置以及……


    他的谋划有些阴狠,胤禛担心如玥反感,所以才想借着醉酒说出来。


    “四爷,您为瑶瑶做了好多,瑶瑶心里只会高兴,怎么会怕您,您不必装醉。”当如玥听了男人的主意,心里只有感动。


    她不是不知好歹的人,胤禛这般阴狠的算计,皆是为她,她怎会反感。


    生在皇家,胤禛若真是风光霁月的君子,如玥才要苦恼。


    胤禛此时看似醉了,但如玥跟他相处这么久,哪能不知他真实的情况。


    如玥细细抚摸着他的额头、略微秀气的眉毛、消瘦了的脸颊,轻轻柔柔地笑了。


    此刻,她目光含情,再动人不过。


    胤禛忐忑的心瞬间踏实了。


    把女人搂在怀里,轻轻吻一下她的脸颊。


    “瑶瑶,爷很开心。”


    他的瑶瑶很特别,没什么心机,性子柔善,胸襟宽阔,和他完全相反的性子,但却能理解他,与他共情。


    他会把这个女人放在掌心妥善珍藏,把她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让她干干净净地过自己的日子。而一些阴私手段,有自己在,不会让她沾染半分。


    胤禛漫不经心想着,又细细在女人脸上啄吻。


    太喜爱这个女人了。


    ——


    夏末


    圣驾回鸾。


    京城此时还是一片炎热。


    敏妃丧期百日内,阿哥们不能剃头,发型看着有些奇怪,众人便纷纷戴上了帽子。


    期间,如玥一直想着诚郡王胤祉被降爵的事。


    就在她默默数着日子时,胤禩也在跟胤褆秘密谈论此事。


    老三剃了头……


    胤褆听着八弟的禀报,他神色间满是意外,心下瞠目结舌,不太相信的反问:“小八,这事你确认么?”


    老三可是在礼部当值,怎么可能犯这么大的错误。


    胤禩十分肯定的点头,说道:“大哥,弟弟一贯什么性子,您也知道,没把握的事情,弟弟可不敢在您面前胡说。”


    胤褆闻言心头一喜。


    老三素来亲近太子,仗着皇阿玛的宠爱,平日里对他这个大哥不甚恭敬。


    若能借此机会参他一本,不仅能让这不知天高地厚的老三吃些苦头,更能挫一挫太子的锐气,当真是一箭双雕的好计策。


    只是,他虽然耿直,但也知道皇阿玛不喜他们兄弟相残,该怎么不着痕迹地告他一状呢?


    接下来,兄弟俩开始细细谋划。


    五日后


    诚郡王胤祉不遵礼制,藐视皇命,着降为贝勒,罚俸一年,闭门思过三月!


    康熙一番旨意下来,前朝一片哗然。


    至于敏妃丧期百日未过,胤祉便剃头一事,自然也瞒不过众人。


    其中,胤祥知道后,第一时间便去了胤祉府上,准备找这个哥哥算账。


    深知十三性子的胤禛第一时间赶到三贝勒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