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 章 父子

作品:《清穿,四爷的宠妾多子多福了

    密闭温暖的月房内


    如月湖蓝色头巾包头,额前配玉片抹额,头发随意披散,身上穿着宽松的侧开襟薄绒软缎衬衣。


    此刻,她躺在床上,目光却时不时看向木门的方向。


    春景正坐在床边的绣墩上,一边缝着布偶,一边陪如玥说话。


    “主子,算算时辰,两位小主子快回来了,咱们阿哥、格格身子健壮、乖巧可人,定能顺利度过洗三礼。”


    自阿哥、格格被抱走,主子就一副卧床不安的情况,肯定是挂心两位小主子。


    不说侧福晋挂心,就连她也是惦记着呢。


    如玥勉强笑笑,刚出生三日的小孩子,这个依旧带着寒意的时节,被抱着走来走去,又是光身子在水里洗,两个孩子再是健康,刚成为母亲的如玥依旧担心。


    “徐心陪着乳母过去了吗?”如玥不放心地问道。


    春景脸上带笑:“主子,您放心,王安、绿竹姐姐亲自带着徐大夫并四位乳母一起过去接小主子。”


    说着,春景俯身,把手中缝好收针的布偶递到如玥面前,问道:“主子,您看这样可以吗?”


    如玥看过去,鲜艳的橘色猫咪布偶。


    布偶用柔软的丝绸制成,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脑袋,虎头虎脑,四肢短而粗壮,十分符合如玥对猫咪的审美。


    如玥揉揉布偶的脑袋,道:“春景,壮壮、圆圆她们还不能玩这个,这个布偶我先替他们收着吧。”


    让为娘替他们玩一下,等她们能看清东西了,再给她们。


    春景笑眯眯的回应:“主子放心,奴才还会再做两个,这个橘色的您留着就行。”


    “那再做个红色和蓝色吧。”到时候红色给圆圆,蓝色给壮壮,这个橘色她就收藏了。


    主仆二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终于,一刻钟后,哭哭啼啼的婴儿声传进屋子。


    如玥的心被揪住,随着门被开启又合上。


    两个孩子被乳母抱着越过屏风,出现在如玥视线内。


    “快给我瞧瞧,这是怎么了?”


    两个孩子抽抽噎噎的声音,如玥心头一软,连忙伸手,欲要抱孩子。


    先接过哭得大声的女儿,又示意乳母把儿子抱近些。


    如玥用手帕擦拭女儿眼角的泪痕,不自觉的轻哄:“额娘的乖宝宝,不哭不哭,喔。”


    一边哄着女儿,目光又看向儿子。


    跟着进来的徐心福身解释道:“侧福晋,四阿哥、二格格只是到了陌生的地方,不太适应,哭了几声。现下回到熟悉的环境,很快就好了。”


    如玥点点头,将女儿贴在胸前,不自觉轻轻晃动,此刻,圆圆已经停止了哭声,湿漉漉的眼睛呆呆地望向她。


    一旁的壮壮也安静下来,小手抓着如玥的衣衫不放。


    两个孩子皮肤依旧不白,此时黄疸未退,眼睛看着也呆呆的,但如玥心中一片柔软。


    轻轻放下圆圆,再把壮壮抱起来,手指轻抚儿子的脑袋,“额娘在这儿呢。”


    乌金炭烧得屋内暖融融的,不过片刻,两个孩子打起了哈欠,眼皮一搭一搭地往下垂,直至眼睛彻底闭上。


    王嬷嬷捧着一个软枕上前,“侧福晋,您产后不久,不能劳累,不如让老奴把阿哥安顿在您身边?”说着,把软枕垫在如玥后腰处。


    如玥闻言也不坚持,把孩子交给王嬷嬷,看着王嬷嬷随同乳母安置孩子,她则是靠在软枕上。


    软枕专为如玥特制,高度、软硬程度正合她的身体,靠上去十分舒适。


    王嬷嬷细心安顿好小主子,看着床上这一大两小,心头松了口气。


    四爷产前便特意嘱托过她,侧福晋生产之时,若是遇到难产,保大人。


    而今,侧福晋平安生产。


    产后,同样以侧福晋身体为重。


    因此,如玥坐月子期间,王嬷嬷的主要任务就是配合徐大夫,调养、照顾好侧福晋的身体。


    保证侧福晋出月子后,身体恢复如初。


    月子期间,如玥的膳食精致讲究,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


    人参鹁鸽汤、茯苓奶羹以及一碗排恶露养元气的生化汤,就是如玥今日的午膳。


    膳食被春和亲自提到屋内,徐心开始查验,没有问题后,如玥开始用膳。


    事关自己的身体,身边之人就算再小心谨慎,流程再复杂繁琐,如玥也不觉着麻烦。


    她不懂医理、不懂产后调理,所以坐月子期间,她会听从徐心、王嬷嬷等专业人士的建议,养好自己的身子。


    膳后,剩下的汤汤水水被王嬷嬷和春和一同处理掉。


    乾清宫内


    金丝楠木的八仙桌上已摆好了午膳。


    康熙端坐在主位,太子胤礽坐于下首。


    窗外春光明媚,几只画眉在枝头蹄鸣,以往肃穆的宫殿中多了几分生气与温情。


    “今日的鲥鱼新鲜,是江南快马加鞭送来的。”康熙夹了一筷子鱼肉放入胤礽碗中,“你尝尝。”


    胤礽双手捧碗接过,细细品尝后,才道:“多谢皇阿玛,这鱼肉果然鲜美无比,江南贡品果然名不虚传。”


    胤礽面上淡淡,贡品于他看来已是寻常,只是这鱼肉由皇阿玛亲自所夹,才得他赞赏。


    康熙微微颔首,眼角浮现几丝笑纹,“治国如烹小鲜,火候要恰到好处。你近来监国,可有什么感悟?”


    胤礽放下筷子,正襟危坐,“儿臣深感为君之难。前日户部奏报两淮盐税亏空,儿臣第一想法便是严惩相关官员,但这样可能会引发地方动荡,思来想去,还是得交由皇阿玛定夺。”


    监国?对于他这个太子来说,做不了朝堂上的任何决定,一切由皇阿玛信任的朝臣所把持,他只是个观摩者,而不是决策者。


    胤礽心下不满,只是面上仍一脸谦逊。


    康熙微微一笑,看向自己自己最疼爱的太子,教诲道:“江淮盐税一直以来都是税务重心所在,你经验匮乏,对此事有所欠缺此乃正常。朕已命马齐亲自前去江淮走一趟,你可持续跟进此事。”


    “儿臣谨记皇阿玛教诲。”胤礽恭声答道,接着为康熙盛一碗翡翠羹。


    正在此时,殿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康熙的贴身太监梁九功轻手轻脚地走进来,跪在屏风外侧,“启禀皇上,奴才刚从四阿哥府上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