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再缺人,也不该这么干!
作品:《抗战:血战中条山,肩扛将星!》 “嘿!”史迪威摆摆手,“这次机会能抓住,还是靠你牵制了鬼子主力,还及时送来了情报。要不是你这边拖住他们,他们大军压境,咱们啥都没得打。”
“对了,你们这儿现在情况怎么样?”
“一切尽在掌握。”王振笑着说,“鱼已经进网了,现在收网就行。只要网罩实了,鬼子这一回,肯定元气大伤!”
“漂亮!”史迪威竖起大拇指。
两天过去。
就在鬼子主力全力猛攻小狼山和鬼木岭时,顺安和河源这两个曾被王振重创过的小镇,又一次迎来了猛烈攻击!
在两个主力师的强攻下,小镇不到一个小时就被攻陷。
消息很快传到王振手中。
“很好,非常好。”
他站起身,下达命令,“通知各部,全面展开进攻!”
“进了我们包围圈的,一个也不能放走!”
“是!”
顾雨菲坚定点头。
“还有。”王振补充道,“让史迪威协调美军,能调多少飞机就调多少,给我往死里炸!”
“我们要尽可能减少自己的伤亡!”
“明白!”王振这边的战事,一下子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国内不少人天天盯着前线消息,当王振布下的这张大网渐渐露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惊了。
一开始大伙儿还觉得,王振派出去的两个旅,是想去抄小鬼子的后路,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可谁能想到,这两个旅简直像老鼠钻洞,灵活得不行!
小鬼子调了五倍以上的兵力围堵,结果愣是抓不住他们。眼看着就差一点点,再走一段就能和主力汇合了。
可偏偏卡在百色这儿,啃不下来。这地方居然挺硬气,王振一时也没能攻破。
正当人们开始担心这两个旅会不会全军覆没时,局势突然反转!
顺安和河源竟然又被王振的人拿下了!而且这次,他直接派了两个师,从侧翼插进了敌后!
一下子,小鬼子四个多师团被围在了百色一带。更要命的是,王振的两个旅已经占了两处高地,居高临下,把敌人的动向看得一清二楚。
整个缅甸战场瞬间清晰起来。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被围住的小鬼子,这次怕是跑不掉了。最后能有几个活着逃回国,全看命了。
山城总统府内。
光头刚收到前线战报,脸不但没笑,反而更黑了。
“混蛋!”
他猛地一拍桌子,大声骂了出来。可这话只能私下吼吼,真不能说是谁,要是传出去,他的名声只会更臭。
“中原那边情况怎么样?”
“小鬼子死守郑县,咱们已经强攻十几次了。”一旁的秘书低声汇报,“刘司令和蒋司令正在集结部队,准备明天发动最后总攻。”
说着,秘书从怀里掏出一份电报:“这是戴先生送来的情报,请您过目。”
递电报的时候,他动作很轻,神情也紧张,但必须亲手交到光头手上。
光头看了他一眼,接过电报,只扫了几行,脸色就变了好几回,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过了好一会儿,他默默把电报放在桌上,语气低沉:“你先出去吧。”
“是。”秘书应了一声,转身离开,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可也没人注意他的情绪。
那份电报上写的,正是刘志和蒋文拟定的反攻计划。
有杜明帮忙,整体部署还算周全。
但关键一点让人大吃一惊:主攻任务,他们竟然指定由“忠勇报国军”来承担!
这支所谓的“忠勇报国军”,其实就是刘志和蒋文在各地拉来的十三到十五岁的半大孩子,凑成的一支队伍。
说白了,就是拿小孩去送死。
除了发一身还算整齐的军装,这些孩子的武器全是淘汰的老枪,什么老套筒、汉阳造,枪管都快磨秃了,能不能打响都得碰运气。
保家卫国,人人有责,这话没错。
可现在还没到要小孩上阵拼命的地步吧?
国军再缺人,也不该这么干!
可刘志和蒋文还是把这群孩子拉上了前线,图的就是保住自己主力部队,少死点人。
这事原本他们想瞒着,杜明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戴先生那边不知怎么打听到了,琢磨再三,还是决定让光头知道。毕竟他只是传个信,最后拍板的还是上面。
而现在,光头看完电报,一句话没说,也没反对。
这沉默,等于默认了他们的做法。
时间一晃到了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郑县的城墙上。
蒋文和刘志一声令下,总攻开始了。
国军的信号弹腾空而起。
早已吃完最后一顿饭的忠勇报国军,端着比自己人还高的步枪,从战壕里冲了出来。
这些孩子,大的训练了十几天,小的连枪都没摸几天,只会开枪,打不打得中,全靠天意。
“哒哒哒——”
城头的小鬼子一看人冲上来,机枪立马开火。
冲在最前面的孩子像割稻草一样,一片片倒下。
可后面的人还在往前冲。
他们不是不怕死,是根本不懂什么叫死。
脑子里只有一个命令:往前跑,端枪,扣扳机。别的什么都不用想。
尽管伤亡惨重,但靠着人多,这些孩子还是冲进了小鬼子的第一道防线。
“好!真是不怕死啊!”后方的刘志举着望远镜,看到这一幕,激动地大喊,“命令主力部队跟上!不能让这些娃娃把脸丢光了!”
“是!”
就在这些孩子和小鬼子在阵地上拼杀时,后方的中军也开始全面压上。
在人数的绝对优势下,小鬼子的阵地很快就被撕开了口子,守不住了。小鬼子的前线阵地被攻下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刘志耳朵里。
“好!这才叫打仗!”刘志一拍桌子,“赶紧给护国军安排热饭热菜,好吃好喝地供着。我还要亲自去一趟营地,好好夸一夸这些兵!”
“接下来的仗,护国军还得顶上,继续冲,继续拼,为国尽忠!”刘志接着说道。
可他心里清楚,这“护国军”名字听着响亮,但打从成立那天起,就注定是见不得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