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是不是该叫你王胖墩了?
作品:《抗战:血战中条山,肩扛将星!》 “嗯!”
王振满意地笑了,脸上露出一丝赞许。
又说了一些人事安排和扬面话,督查室的会议也差不多结束了。
“许忠义,你留下。”王振突然开口,“再让人去把副师长王元河请过来。”
“是!”
这时,李维恭上前一步,轻声说道:“司令,我来之前,夫人亲手写了一封信,托我带给您。还有,两个叫小醉和明月的姑娘也跟我一块来了,说是可以在这边照应您一下生活。”
“哦?”王振点点头,“那你一会儿安排她们去指挥部,我让二虎去接人。”
“是!”李维恭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兄弟啊——可想死我了!”
人还没进门,声音先到了。紧接着,一个圆滚滚的身影几乎把门框全堵住了。
“我靠!”王振一愣,赶紧揉了揉眼睛,“王元河?王副师长?!现在是不是该叫你王胖墩了?”
“才几个月没见,你怎么胖成这样了?”
以前王元河虽然也不算瘦,但顶多一百五六十斤,看着还算匀称。
这才半年不到,整个人像是发了面团,圆了一圈又一圈,快两百斤了。
“哎呀……”王元河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笑呵呵地说:“这事儿真怪不了我,都怪你!”
“你给我派了个太能干的帮手!”他指了指许忠义,“这位老弟办事利索,我啥杂事都不用操心,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胖才怪呢!”
王振笑了笑,心里明白。
人胖不胖,运动是一方面,关键是心累不累。
越操心的人,越睡不好、吃不香,自然瘦;可现在什么都不用管,日子舒坦了,肉自然就长上来了。
“你也悠着点吧。”王振提醒道,“太胖了容易生病,我可不想还没干成大事,你就先躺下了。”
王元河翻了个白眼,没吭声。
“行了,不开玩笑了。”王振收起笑容,“你们都过来看。”
他指着墙上缅北的地图:“看出什么来了吗?”
王元河一脸茫然:“啊?看啥?”
“财路啊!”许忠义眼睛发亮,激动地指着地图,“全是钱!数都数不清的钱!”
王元河更懵了:“啥钱?哪儿呢?”
“没错!”王振瞥了王元河一眼,“兄弟,回去得多读点书,别光想着吃和睡。”
他拿起笔,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从腾冲出发,经过密支那,再到八莫——你瞧,这条线路虽然比不上当年的滇缅公路,但如今滇缅公路已经断了,这条路就成了唯一的命脉!”
“以后国内要和外面联系,物资要进出,全得走这儿!而现在,这条路——就在我手里!”
王元河顿时瞪大了眼,脱口而出:“我滴个天!这……这简直……咱们要发大财了!真的要发大财了啊!”
“嗯。”王振沉稳点头。
“密支那我已经派猛虎师接管了。八莫那边是第28师,李成刚那人性子我知道,拉拢过来不难。”
“腾冲咱们东线指挥部自己守着。”
“王振啊,你真是个人才!”王元河激动得差点扑上去抱他,结果被王振一把推开。
“别急。”王振摆摆手,“这只是开头,后面要做的事还多着呢。”
“元河,接下来你得动起来了。”
“你说!”王元河精神一振,“正好减减肥。”
“你亲自走一趟。从密支那出发,一路往西,经过八莫,一直走到莱多。沿途所有关口、人头、关系,都给我理清楚。每个卡点收多少,必须明明白白。但记住一点——军需物资,一粒米都不能动!出了事,谁都兜不住!”
“是!”王元河正色点头,“光是这条路上的其他生意,就够咱们吃得满嘴流油了。军用物资,我们绝不碰!”
“不只是你。”王振眼神一冷,“这条线上的所有人,谁敢动军需,我就让他滚蛋!”
“这不是小事,是底线!敢动军粮军火,跟叛国没两样!”
“是!”王元河肃然回应。
接着,他看向许忠义:“接下来,就轮到你了。”
“司令,您吩咐。”许忠义弯着腰,态度毕恭毕敬。
“督察处。”王振说,“你跟那边熟,哪些人能拉过来,哪些人要防着,给我摸清楚,站好队!”
“明白!”许忠义点头,“说实话,督察处的人都是硬骨头,打鬼子从不含糊。可谁不想让家里过上安稳日子?趁打仗赚点外快,也情有可原。”
“说得对。”王振点头,“但情归情,事归事。东线指挥部的督察处,还有军统那条线,都必须稳住!”
“明白!”许忠义拍胸脯,“司令您放心,这事我一定办得妥妥的。”
“我相信你们。”王振语气坚定。
“还有一件事。”他走到窗边,望向远方,“装备,更多更好的装备,我全都要!”
“你们尽快打通关系,能买就买,能换就换,只要能弄到武器就行。”
“最好能摸到生产线。老三那边,老美经营多年,有不少兵工厂。只要路子对,别怕麻烦,给我往上冲!”
线,要是能搞到的话,那再好不过了!”
“行!”
王元河和许忠义应声点头。
装备,现在可是头等大事!
“对了!”王振忽然想起什么,“要是能碰到老美那边的商人,先搭上关系,以后说不定用得上。”
“明白!”
等王元河和许忠义一走,二虎又推门进来了。
“师座,小醉姑娘和明月姑娘已经送到了。”
“让她们进来。”王振点点头。
下一秒,小醉和明月并肩走了进来。
两人穿得齐整,眉眼清秀,若不是早就知道是宋淑柔派人送来的,还以为她们是偷偷借了夫人的衣服来充扬面呢。
此刻,她们看向王振的眼神,有点闪躲,又带着点羞怯。
王振:???
他一时摸不着头脑,直到忽然想起宋淑柔之前留的那封信,赶紧翻出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