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以后怎么上战场?
作品:《抗战:血战中条山,肩扛将星!》 等跑完之后,王振把旗帜插在校扬上,然后看向李二虎,“掉了队的记住了吗?”
“记住了!”李二虎回答。
“好,”王振冷冷说道,“掉队的人一律清退,重新换人进来。”
“连一小时都坚持不了的人,哪怕本事再大,咱们猛虎师也不要!”
“是!”李二虎点头。
当然,部队的人事变动现在还不能随意动,得等和光头商量之后再说。
没错,必须和光头一起定夺。
要去找军政部?那就真出问题了。光头一向喜欢亲自把控大小事,哪怕是些鸡毛蒜皮的琐事他也会很在意,嘴里说着麻烦,但心里一定记着这笔账。
就在王振整顿营地的同时,远在光头家里,王振这边的动作也已经传到了光头手里。
“做得好!”
看到王振的做法,光头露出满意神色,“带兵就得这么严格。那些被王振筛下来的人送去新兵营再练练!”
“一个小时都撑不住,以后怎么上战扬?”
光头或许打仗不精通,但他也上过战扬,并不是军事门外汉。
“对了,雨农啊,”光头忽然问道,“文康被刺杀那事,查得怎么样了?”
“已经有了初步线索!”回话的是军统一把手,也是光头的心腹,“目前确认是日本人干的,他们用了暗线人员下手。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些踪迹,为了不打草惊蛇,还没收网!”
“嗯,”光头点头,“这个事要仔细查。文康才刚出家门就被袭击,下次会不会是我?”
“我没他那么能打,反应也没他快,万一被得手怎么办?”
戴先生一听这话,额头立刻冒出冷汗。
“是!”他立即表态,“我一定会彻查到底。”
“还有件事,”光头继续问,“听说定和联系了宋文?”
所谓“定和”,其实就是王元河,他表字就是定和!
“没错!”戴先生解释道,“定和见过文康后就开始联系宋文,目的就是为了装备问题。”
“定和人缘不错,本来就跟宋文认识一点。现在文康要建猛虎师,他希望用的装备都换上美国产的。”
“全美式?”光头笑了笑,“文康野心可不小啊,是不是也想跟第五军一样搞个全机械化?”
“不是,”戴先生摇摇头,“他的计划是结合轻步兵和重炮兵,对坦克一类的装甲力量并没有特别要求。”
“嗯,”光头点头,“文康是个有主见的人,别插手他和宋文之间的事。”
“另外让文康抽个时间过来一趟,我很好奇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是!”戴先生应道。
不得不承认军统的情报能力确实厉害,王振和王元河两人之间的交谈内容,一五一十都被传了出来。
确实够狠。 此时,在光头的私人宅院里。
宋大夫人正和一位年轻姑娘在房间里说着话。宋大夫人滔滔不绝地讲着,那女子时不时低头一笑,脸上泛起红晕,不知道她们在聊些什么。
而在隔壁的房间里,光头正听着王振汇报,主要就是看看王振打算把“猛虎师”建成一支什么样的部队。
“校长,根据我们现在的情况,维持一支全机械化的部队已经是极限了。”王振一边观察光头的表情,一边谨慎地说道,“像第二百师、也就是现在的第五军,基本已经是咱们能撑得起的最大规模。”
光头听了,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随着国土的接连失守,小鬼子占领的可都是富庶地区,现在国民政府财政确实捉襟见肘。
当然,四大家族是有钱的,但想从他们口袋里掏钱可没那么容易。
“所以我想组建的这支队伍,是一支过渡部队。”王振继续说道,“步枪、轻机枪和重机枪全都用美式装备,这方面火力比小鬼子强太多。”
“至于炮兵部分,我不打算配置普通的步兵炮,而是采用美式的大口径迫击炮作为连、排级的主要支援火力。”
“营级和团级需要的炮火支援,则由师直属的重炮来承担。”
接着,王振说道:“所以我想成立一个直属师部的重炮团,下辖两个重炮营,希望能采购美式的M2火炮,威力大,重量又适中,普通车辆就能拉走。”
“再另外配一个防空营,装备一些防空机枪或防空炮。”
王振一口气说完了这些想法。
光头听后点头问道:“那打起仗来,怎么用?”
王振回答道:“由于放弃了团级以下的步兵炮,所以在营团一级作战中,要强调快速穿插,最好配备大量的电台。”
“这样可以随时召唤后方提供炮火支援。”
他顿了顿,接着说:“如果遇到西方正规军,这套火力配置确实不占优势,但如果是对上小鬼子,短时间内我们的火力能远远压过他们!”
“所以我的想法是,猛虎师一定要快打快撤,迅速投入战扬、快速歼灭敌人,打完就走。”
“讲求的是高度灵活、穿插式的战斗方式。”王振总结道。
光头听后点点头,“这是个新思路。但目前还没什么部队用过这种方式,你能扛得住吗?”
“能!”
王振猛地站起来,“学生愿立军令状!”
“好!”光头满意地笑了笑,看着这位年轻将领敢说敢做、满腔热血,内心非常赞赏。年轻人就该有冲劲儿,唯唯诺诺算什么本事。
“你都立了军令状,那我就陪你一起搏一把。”光头沉声道,“不过到真要打仗的时候,你可不能掉链子。”
“请校长放心!”王振坚定回应,“猛虎师必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好,说得好!”光头大笑,“‘战之必胜’这四个字,就该让整个国民党的将领都好好看看,什么叫带头作用!”
就在这时,门突然响了几下,紧接着宋大夫人走了进来。
“老公,我在外头就听说文康立了军令状了。年轻人有冲劲儿没错,可也别给他太大压力啊。”
她笑着说道。
“婶婶,这话您可误会校长了。”王振赶忙开口,“这主意完全是我自己提的,国难当头,每个人都该拿出双倍的力气来做事。”
光头也在一旁点头,“没错!”
宋大夫人摇头笑笑,“我今天可不是来谈公事的,有更要紧的事情呢。”
她眨了眨眼,“达令,午饭已经准备好了,你们俩也去吃点。”
“这个……”
王振看了眼光头。
“看我干嘛?”光头笑道,“你婶婶都发话了,难道我这个做叔叔的还不配请你吃顿饭?”
“遵命!”王振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