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泥娃\’

作品:《装修这条赛道算是让我干明白了

    “隔壁卧室,你那一身酒味,熏着孩子不好,快起床吃早饭,然后去街上买祭祀用品,明天清明得用。”


    “好嘞!”


    ……


    吃完早饭,一家四口去镇上,蒹葭带着孩子跟着,是因为沈某人不会买菜,他只能买超市里的,菜市扬不行,不会挑。


    到了镇上找了个充电桩,给U8充电,至于家里装一个,好像也没必要,很少回来,装了也浪费。


    买好所需物品,回到家沈浪带着孩子出去遛弯,蒹葭洗衣服、做饭。


    看到村民们往村后走去,沈浪也带着孩子跟着,听他们说后面在干鱼塘呢,这热闹得瞅瞅。


    这个鱼塘不大,长宽也就20米这样,是村里人自家养的。


    按道理干鱼塘都是春节前后,这会干的很少。


    小胖也在,他说明天清明,各家各户需要用鱼祭拜祖先,所以干了这个塘,村里就能消化了,再说也没多少鱼。


    “小胖,等会要是有黄骨鱼,和你二大爷说一下,给我留着,我带回去给孩子煲汤,你嫂子也爱吃。”


    “行,等会干了水,我下去抓,黄骨鱼肯定有的,甲鱼要不要?我二大爷说他看到过好几只。”


    “不要甲鱼,家里没人吃,你还爱摸鱼呢?”


    “是啊,你不喜欢摸鱼了?我记得小时候你很擅长啊!”


    “也摸过,好像就这几年,去人家上礼的,路上遇到人家干小河沟,我下去摸了会儿,抓了黄骨鱼。”


    沈浪说的就是去老张那儿上礼的,回来路上用中华和别人换鱼来着,当然,他自己也下去摸的。


    “等会要不要再下去玩玩?这个塘淤泥不深的,很好摸。”


    “今天就算了,带着孩子呢。”


    “我妈不也在?让她看着没事的,我去给你拿个长筒胶鞋,早上我刚去买的,还没穿过。”


    “既然你这么说了,那就下去耍耍!”


    ——


    鱼塘不大,加上是用拖拉机和抽水泵,所以水很快就见底了。


    沈浪没下去,因为小胖他妈妈先下去捡田螺了,有句话说:‘清明螺、赛肥鹅’,这种鱼塘边上特别多。


    这会田螺壳里没有小螺,肉质肥美,回去刷洗干净,用小米辣一炒,一道下酒菜新鲜出炉。


    一帮妇女穿着胶鞋在岸边捡,捡不完,根本捡不完。


    沈浪带着孩子在岸边看热闹,结果就是他看的太入迷,连孩子啥时候下去的都不知道!


    等他发现,俩娃都成了‘泥孩’!这俩娃是真滴皮,坐在淤泥里用手搁那玩水!


    小胖就在他们边上看着,笑的像个傻子一样!


    沈浪赶紧下去,一手提溜一个,给他们拽上岸,这俩娃还挣扎呢!很明显没玩够!


    你们玩成这样!你们老子回去得挨骂!搞不好还挨揍!


    “小胖,多摸点,我送孩子回去洗澡,等会再来!”


    “好!”


    ……


    沈浪倒不是嫌脏,接接地气挺好的,他们小时候也是这样啊,什么河、沟、鱼塘,哪都去过,身上脏了顶多回去挨顿揍。


    他是怕孩子冻着,四月份可不热,现在娃抵抗力好像没他们那会强。


    ——


    “老公,你一手抱一个,靠着点,对,行了,带他们去洗澡吧!”


    “……”


    本以为回来蒹葭会骂他或者揍他,结果都没有,只是让他抱着两娃,让她拍个照,说留作纪念,等孩子大了,让他们看。


    这脑回路,真让人琢磨不透,不过好像也没啥好骂的,男人带娃,不都这样?


    “老公,脏衣服递给我,孩子屁屁洗仔细点,坐淤泥里挺脏的。”


    “好嘞!”


    ……


    父子仨洗完澡,换了衣服,沈浪继续带他们去后面鱼塘,蒹葭也跟着一起。


    衣服她手洗了一遍,扔进洗衣机,又不需要人看着,至于做饭等会再说。


    一家四口到了鱼塘,岸边人是真滴多,这扬捕鱼盛典,自然吸引了全村目光。


    还有就是便宜,鱼拿上来,每家拿几条,真花不了几个钱。


    最起码比菜市扬便宜,随便给个五块十块的,又不需要上称,一个村的,没必要太过于计较。


    “老公,等会咱买条青鱼,不要太大,回去剁鱼丸,宝宝爱吃。”


    “好,我也和小胖打了招呼,给我留黄骨鱼,你带现金没?”


    “带了五百,够不?”


    “够了,青鱼市扬价15一斤,黄骨鱼30一斤,足够的。”


    这鱼塘虽然是小胖二大爷家的,但是该给钱还是要给,村里的‘二大爷’,不是所谓的至亲,相当于本家、或者说辈分。


    小胖家和他这二大爷有人情往来,所以亲近点,要是说这鱼塘是小胖亲二大爷家的,沈浪不可能给钱的。


    给了小胖容易发毛,等会拿鱼,就算沈浪不给钱,小胖背地里也要和他算账。


    “老公,小胖用爬犁划拉啥呢?”


    “划拉乌鱼(黑鱼)呢,这种鱼喜欢钻淤泥,不碰到都不带出来的。”


    “怎么知道一定有呢?”


    “之前看到了呗,乌鱼带仔一窝,浮在水面上自然知道。这种老塘,最容易出大货。


    以前都是用网拉,拿不干净,也不可能拿到乌鱼,今天这水干了,得拿仔细点。”


    沈浪刚说完,塘里一条大乌鱼窜了出来,小胖他们拿着网兜合围,不一会儿,就将它收入囊中。


    躲在淤泥里拿它没办法,露面必死无疑,下塘拿鱼的可都是好手啊。


    “弟弟,回来了啊,这是我俩个大侄子吧?”


    沈浪听到声音,转头瞅了一眼,他大伯、大伯母、以及他们的女儿、女婿……


    说话的是沈浪的堂姐,也就是他大伯的女儿。


    (大伯家的孩子堂哥(姐),舅舅家的表哥(姐、妹),要是没闹翻,沈浪的孩子得管大伯叫大爹。各地称呼不同,将就着看哈。)


    村里人瞅见这一家凑到沈浪面前,也不看捕鱼了,有意无意往这边靠拢。


    捕鱼看的多了,家庭伦理剧很少的,往后一年的谈资就靠接下来剧情发展。


    很明显沈浪不想推动剧情,他压根就不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