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要为姜大夫伸冤!

作品:《都要被流放了,你说我是真千金?

    “你想说什么?”


    其实姜絮已经猜到了明宴的意思,但不确定,所以需要他亲口说什么。


    “你爹现在昏迷着,不然这个事情我会和他商量,你也知道,现在外面都爆发了疫病。


    这个方子若真的能治病,或许可以救很多人,我能不能将方子发回都城?”


    “可以。”


    姜絮点头以后,就替自家人争取,“我不管你汇报给了谁,但能救大夏这么多人,我们家罪犯的身份,应该足以洗清了吧?”


    “你也知道我现在的情况,我不能给你肯定的答复,但我会替你们争取。”


    明宴没说是教给谁,但姜絮很聪明,猜出明宴在都城有效忠的人。


    “我等你的好消息。”


    姜絮知道捂不住,毕竟这方子马上就要拿出去用,即便不是明宴送出去,也会有别人。


    比如曲统领比如元世子……


    倒还不如交给明宴更放心一些,得到她的答复,明宴开始写信飞鸽传信。


    而姜絮回到木屋时,姜父已经幽幽转醒,姜玉书在照顾他,姜母只能远远的眼巴巴的看着落泪。


    “爹,你醒了。”


    “你大哥都告诉我了,幸亏有你,絮儿。”


    姜父无比庆幸自己教了姜絮,不然他这一昏倒,医者不自医,他倒不是怕死。


    怕的是妻儿无人照料。


    “爹,刚才明宴和我商量,想将你研究的方子上报到都城。”


    姜絮柔声告知姜父明宴的打算,“我只希望能洗脱咱们的罪名。”


    “你做的对。”


    姜父支持姜絮做的决定,姜玉书他们也没反对,只是此刻姜父的身体还很虚弱,只能堪堪坐起。


    “姜姑娘,这是我们去外面找的药材,你先看看。”


    “辛苦村长了。”


    姜絮仔细查看了药材,于怀仁他们是用了心思的,虽然药材有些泡过水,但药效还留了一些。


    “不够的话我们再去找。”


    于怀仁抹着额头上的汗水转身就走,姜父打量着于怀仁背影。


    “絮儿,等我们全家好了,留下方子,我们继续赶往荒岛吧。”


    “爹,明宴不是答应替我们脱罪了吗?我们还去荒岛干什么。”


    姜玉书甚至恨不得马上返回都城,姜父却是个很明智的人,他说:


    “玉书,当今陛下已不是壮年,现在天灾盛行,四处混乱,现在回都城,不是明智之举。”


    他说的委婉,姜玉书和姜絮都明白,现在应该是皇权更替的时候,回去……,姜絮也不想成为炮灰。


    “爹说的对,我们先去荒岛!”


    姜絮决定等明宴的好消息,她不知道他到底效忠的是哪位皇子,有时候不知道就是对他们全家的保护。


    “那我们就去荒岛。”


    姜母隔得远远的跟着点头,一家人都同意,姜玉堂的意见并不重要。


    这几天,于怀仁带着人四处出去找药材,明母和姜玉堂也渐渐恢复,两人都被接回了木屋。


    另外一边,姜碧彤和姜玉棋也蹭着村里人的汤药,得了疫病也没死。


    约莫五六天过去,第一批得了疫病喝过姜父药的人终于痊愈,豹子亲手送来他在山里挖的木耳。


    “姜大夫,姜姑娘,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小小心意,还请你们不要嫌弃。”


    “不客气。”


    姜絮明显感觉豹子焕发了生机,只是偶尔想起他娘子的时候,还是会陷入伤感。


    “好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谢谢提醒。”


    豹子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随后转身离开,村民们已经开始修葺山脚下的房屋。


    一场场天灾带走太多人的性命,饶是于怀仁这样的村长带领的于家村,最后存活的人也不过以前人数的二分之一。


    姜絮看着山脚下忙碌的众人,大家已经收拾好行李,和曲统领打了招呼。


    “官爷,我们要去西山岛,你们是何打算?”


    “我们回都城。”


    曲统领其实也意识到天已经变了,但灾难时,他护送元世子回都城,或许能够功过相抵。


    至于那什么荒凉的西山岛,他是真的不想去了。


    “这是你们的身份文书和路引。”


    这是曲统领释放的部分善意,他看得出明宴和姜絮不是池中之物,以后或许能够帮他。


    “谢谢。”


    姜絮收下路引,明宴的那份给了明母。


    姜碧彤和姜玉棋从那边的木屋小跑出来,“世子,带我们一起回都城吧。”


    “你们是罪犯,回不了都城。”


    元世子已经对姜碧彤没有丝毫的感情,所以并不打算带上他们。


    这些官差也是如此,一时间,姜大伯和姜玉棋姜碧彤他们三个陷入难题。


    “玉棋哥,我们也回都城吧。”


    姜碧彤一点也不想去西山岛这样的地方,姜玉棋和姜大伯自然也是。


    两人悄悄对她点头,没敢当着曲统领他们的面上,他们打算等他们走了以后悄悄跟上。


    姜絮她们只当没听见,收拾好东西出发时,于怀仁带着村民们来给他们送别。


    “姜大夫,谢谢你们救了我们全家的性命。”


    “如果朝廷派人过来调查,我们肯定会说姜大夫是最好的大夫,医者仁心。”


    “我们要替姜大夫伸冤!”


    “……”


    姜父当了这么久的太医,从前治的都是达官显贵,从未感受过如此赤忱的谢意。


    他这一刻终于明白了当大夫的意义,人也发生了质的改变。


    “谢谢大家,不过医者仁心,这些都是我的本分,你们不必挂在心里。


    活着不容易,大家都好好活着,这才是我最大的心愿。”


    “姜大夫,这是我们村里人攒出来的干粮,你们一定要收下。”


    于怀仁代表村民送来干粮,有些是上次挖的笋子晒干的笋子,还有些是藕粉,甚至还有粗粮做的饼子。


    每个人都将能拿出来的东西拿出来表达自己的谢意,姜父推脱不掉,最后只能收下。


    来的是一辆小板车,走的时候还是一辆小板车,只是此次大家精神状态完全不一样。


    没有曲统领的监督,姜絮他们也能更轻松自在一些,只是……路上偶尔还能看见染了病的百姓,以及饿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