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真愿意相信我?

作品:《都要被流放了,你说我是真千金?

    姜玉堂头疼欲裂的时候,感觉一道清冽的气息靠近。


    他迷迷糊糊睁开眼,唇边被喂了点水,那水甜滋滋的,他还来不及品尝,就咽了下去。


    紧接着他就被放了下来,姜絮去休息了,没管他。


    姜玉堂浑身都疼,神奇的是,喝过水以后,身上的疼痛感也渐渐减少。


    再后来,他感觉身体没那么热,随后就沉沉的睡了过去。


    “幸好,退热了。”


    姜父一早就摸了摸姜玉堂的额头,确认他退热,这才放心。


    姜母又熬了姜汤,逼着姜玉堂灌了一大碗热乎乎的,“去去寒气。”


    “昨夜他们没来。”


    姜絮的关注点在张家村的人身上,外头依然下着雨,只是瞧着,似乎雨势小了一丢丢。


    也仅仅是一点点,水位依然还是上涨的。


    “或许在商量对策吧。”


    姜玉书微微叹了口气,疑惑道:“昨夜,明宴没回来。”


    是了,明宴晚上就离开,后来一直没看见人影。


    明母焦虑的满嘴冒泡,“外面这么大的雨,也不知道宴儿会不会出事。”


    “明姨放心,他有本事,能护住自己。”


    姜絮知道,明宴的本事远不止他们看到的这些,这话被刚赶回来的明宴听了个正着。


    “没想到你对我评价这么高。”


    姜絮尴尬的朝着门口看过去,明宴脱掉草帽,随后递给姜絮一把弓。


    姜絮都惊呆了!


    这是昨天两人才说的,没想到他今天就弄了来。


    她指尖细细摩擦着弓,打磨的还算光滑,明宴不太在意的说:


    “天气不太好,我只能找到这样的木头和弦,你将就着先用。”


    “谢谢。”


    姜絮很喜欢,在这种环境下,这弓,已经极好,并且十分趁手。


    她还以为他昨天就是随口一说。


    明宴又递给她一把自己削好的利箭,“背好。”


    他懒洋洋的坐下,喝了一大碗热汤,随后就开始补眠。


    姜絮也没打扰他,她站在门口把玩着手里的弓箭,其实空间不是没有这玩意。


    之前估计收某个私库的时候立马有兵器,但她不太方便拿出来,这把弓算是过了明路。


    可她不想欠明宴的,所以姜絮意识在空间搜刮了一番,打算还他这个人情。


    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东西送给他。


    倒是有官差悄悄看他们在做什么,有没有跑掉,姜絮隐约听见隔壁传来的咳嗽声。


    “咳咳咳……”


    是谢氏的声音,众人只当没听见,然后过了一会儿,谢氏自己从木屋出来。


    她小心翼翼的凑过来,喊最容易心软的姜母,“弟妹,早年咱们两个也有过关系很好的时候。


    能不能帮帮我,我…咳咳咳……病了,二弟,给我些药行不行?”


    姜絮站在门口看得很清楚,谢氏面色涨红,怕也是发热。


    姜母轻轻摇头,“外面一直下雨,玉堂发热我们都没找到药。”


    她这会儿没力气和谢氏争吵,谢氏也看见没什么精神的姜玉堂,他懒洋洋的吸溜着鼻子。


    “快擦擦。”


    姜絮嫌弃的递给他一块破旧的帕子,姜玉堂的声音还有些哑。


    “谢谢姐。”


    看姜玉堂这情况,谢氏倒是信了他们没药的说辞,毕竟……这种天气找药,实在难得很。


    她只能拖着无力的双腿,跑去找于家村的人求药,她想着活着,不想死!


    盯着她的背影,姜母轻轻摇头,对姜父说:“我原先以为你大哥只是懒了些。


    没想到他娘子都病成这样了,他还让她伺候人,自己去找药。”


    虽然她也不喜欢谢氏,但不由得为她觉得悲哀,夫君和儿子都不在意她。


    姜父沉默着没有说话,他也不懂大哥的想法,只是不赞同而已。


    中午大家泡了藕粉喝,还是彤彤娘送的,只是姜絮没想到,很快于怀仁也找了过来。


    他眼神诚恳,“姜大夫,求你……给我们村里人看看病吧。”


    天冷,又一直下雨,少不得会寒气入体,不少人开始感染风寒。


    姜父是个心善的,但他心有犹豫,“我……确实是被流放的罪犯,你们真信我?”


    若他们不信他,姜父也不会去,但于怀仁信他,“我相信你!”


    他愿意无私的救人,不管是什么罪,起码说明他是个很善良的大夫。


    “那我过去看看,只是我也没有药材。”


    姜父微微叹了口气,姜絮担心他,忙跟上,“娘, 跟过去瞧瞧。”


    她……倒也想看看于家村的人。


    “好。”


    姜母目送着他们离开,明宴不知道什么时候跟了过去。


    于怀仁他们到的时候,谢氏正一座一座木屋的敲门求药。


    然而大家哪有多余的药给她。


    “姜大夫,稍等。”


    于怀仁将他们带到他自家人居住的木屋,到底是村长,他住的木屋是最大的,且只有自家人。


    其他木屋都满当当挤满了人,担心病情会加重,他让村里人一波一波的过来。


    姜絮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三块帕子,“爹,遮住口鼻吧。”


    涨洪水,更让她担忧的是传染病,毕竟生病的人多。


    “还是你想的周到。”


    姜父学着姜絮的样子,将帕子系在脸上遮住口鼻,明宴也有样学样。


    于怀仁见到这一幕也没说什么,只是姜絮没想到,先被带来的是桐桐。


    他父亲已经恢复,这会儿正抱着他,“怪我前几天没注意到桐桐的情况,今天他已经开始说胡话了。”


    同样是染了风寒,桐桐脸惨白惨白的,没什么血色,姜父给他把过脉以后,叹了口气。


    “你们村里……可有人有草药?”


    “没有。”


    于怀仁痛苦的摇头,“我们都不认识草药。”


    “我先给他施针,让他减轻些痛苦,想要治好,还得喝药。”


    姜父拿出贴身藏好的银针,作为一名大夫,即便是死,他都没暴露过这银针。


    这是他治病救人的工具。


    “劳烦大夫你帮我开个方子,我等会就划船去找药。”


    彤彤爹爱子心切,他决定离开村子去找药,大家都齐齐没有说话。


    这次感染风寒的人不在少数,姜絮看姜父忙的不行,一个个把脉,没有纸笔,他也只能用炭火棍子在布衣上写下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