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汜水关1

作品:《三国:我摸到了吕布的八块腹肌!

    她现在感觉非常惊喜,如果吕布在这,她肯定会紧紧抱抱他,亲亲他!她发现吕布是个很有效率的执行者,只要给他一个他也认同的目标,他会努力向着目标前进!


    这难道就不是一种双向奔赴吗?一起摆脱飘零无依,奔赴美好新生活,真奇妙!


    于是蔡琰提笔回信,首先她充分肯定了吕布这几天的努力!他隐瞒夺城的事非常正确,这几天能有这么多收获她感到非常惊喜!提醒他一定要注意安全,可以把高顺安排在轵县练兵守城!在安排人守住小平津和孟津渡,形成一个三角形互为犄角。


    但由于冬季小平津的黄河天险作用不大,请重点布防!


    建议将黄河上的船只收集起来统一管理,方便我们将来过黄河时使用!


    鉴于我军能用的兵力不多,建议沿黄河边建立烽火台!用烽火和轻骑兵联合建立防御预警体系!更能有效地防御敌袭!


    建议三地联防联动,由孝父统一指挥!


    建议去太行径看看,最好在径关留守少量兵力!这样我们就真的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唉!人手还是太少了,捉襟见肘!


    十八路诸侯不十七路诸侯知道王匡身死,肯定会反扑的,建议吕布带上张辽赶紧回汜水关和虎牢关附近,探听十七路诸侯的新动向,静待新的战机!


    最后当然少不了情情爱爱,卿卿我我!


    蔡琰将回信重新读了一遍发现没问题后,封上蜡油!


    她疲惫地揉了揉眉心,感觉心里的大石落了一半,吕布那边发展的出乎意料的好,他们有了新的选择,新得退路!不像刚开始那样唯有灰溜溜的离开这一个选项,未来可期!


    说不定可以提前离开不用看董卓的脸色,你说还没得到小皇帝的认可,可能是现代打工人的灵魂作祟,她突然觉得皇帝和大义也不是这么重要,她也没有一颗乱世争霸之心,在乱世有个安身立命之所,自己发展自己,当然有能力的情况下挽救一下百姓,这就很好了嘛!有吕布在,谁也不轻易招惹他们!


    至于像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每天和一群八百个心眼子的大臣勾心斗角光想想就很可怕!她可没有一颗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心!她只想躺平!可惜穿越大神不让!呜呜呜……


    就在蔡琰畅想未来的时候,洛阳城内人心惶惶!董卓李儒开始大肆抓人清除异己!虐杀世家,挖皇陵,搜刮洛阳富户!破坏法治,洛阳经济崩溃,人心尽失。


    《后汉书》记载:“卓纵放兵士,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资物,谓之‘搜牢’。”


    第二天一早,蔡琰拿出了回信让传令兵赶紧离开洛阳,就怕再晚了想离开都不行了,洛阳的情况越来越糟糕,天天都有人被抄家打入天牢,现在天牢都人满为患了,只能等杀一波清空一下!现在谁也不知道下一个被抓的是不是自己!


    董卓开始为了敛财命令西凉骑兵在洛阳城里以清理内奸的理由,肆无忌惮地搜刮民脂民膏!烧杀抢夺掳掠!无恶不作!


    又将国库的五铢钱全都融了重新铸成小钱,导致货币快速贬值,现在洛阳的粮价飙升,整个洛阳无论哪个阶层都陷入水深火热之间。


    蔡雍和成廉他们都庆幸蔡琰提前让管家储存了那么多粮食,要不然现在他们就可能已经开始饿肚子了,钱已经不值钱了十数万钱都买不了一斛粟米。


    蔡琰前两天就让成廉严守府门,以防万一,谁知道有没有不长眼的来吕府想发财!


    ………………


    洛阳城外


    汜水关


    洛阳的东大门,南靠嵩山余脉,北临黄河,扼守进出洛阳的交通要道,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


    汜水关外,17路诸侯齐聚中军大帐,共商讨董大计。


    突然“砰砰砰”,帐外传来战鼓声。


    “报!!!日前吕布率领并州狼骑夜渡黄河,河内太守王匡兵败孟津渡,全军覆没!其头颅被悬挂于洛阳城门!”


    “报!!!济北相鲍信之弟鲍忠攻打汜水关时被华雄斩于马下!”


    “报!!!华雄昨晚率领西凉铁骑夜袭孙坚大营,孙坚大败而逃!其麾下大将祖茂被华雄斩杀!”


    “报!!!华雄已率领凉州铁骑至营门外,挑着孙坚大旗骂战。”


    十七路诸侯听到接连不断的战报,让原本推杯换盏其乐融融的气氛,霎时安静下来,落针可闻,有些诸侯手里的酒杯都惊掉在地上。


    袁绍看气氛低迷,接连败仗急需一扬大胜,方能重新提升士气,故拍案而起。


    “小小华雄安敢如此嚣张,今我帐内天下英雄皆聚于此,何足惧哉!谁敢出战!”


    一名骁将从袁术身后走出,“末将俞涉愿往!不消半刻钟,就能将华雄斩于马下,人头献给盟主。”


    “好好好……如若能成,吾亲自为你请功!”袁绍放声大笑答应。


    “谢盟主!”俞涉抱拳一礼,提枪策马出了营门。


    一刻不到探子急报。


    “报!!!俞涉将军与华雄对战不到三回合,就被华雄一刀斩于马下。”


    “什么?怎么会这样!”袁术面如死灰,帐内其他诸侯纷纷扼腕惊叹。


    袁绍看着十七路诸侯问:“还有谁可愿应战。”


    其余诸侯皆不敢吭声,冀州牧韩复拍案而起,眼睛扫过其他诸侯面带嘲讽。


    “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潘凤何在?”


    “末将在!”


    韩馥身后一位身高七尺有余,虎背熊腰,膀大腰圆的大将站了起来。


    “此乃虎将也!”众人纷纷称赞。


    “请诸公稍等片刻,吾提华雄头颅来见!我的大斧早已饥渴难耐!”


    说完潘凤单手提起一只巨大的战斧打马出了营寨。


    两军阵前,端坐在马上的华雄看到对面营门打开,出来一个骁勇之人,手提大斧如无物,力大无穷,问道:“来者何人?某刀下不砍无名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