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合伙开厂
作品:《穿越古代,娃娃亲找上门!》 秦守业接过纸打开,上面是各种图案。
“小峰,这是什么?”
陈锋道:“这是咱们村的布防图,这两道是围栏,这边是瞭望台,这边也是瞭望台,这两边则是暗哨!”
陈锋将图纸一一指给秦守业。
“守业叔,大灾过后,流民四起,咱们要提前做好防御准备,房子那边你先放放,先把咱们村的防御弄好!”
“小峰,这么重要的事情你来做就好,我怕做不好出了差错!”
陈锋笑道:“守业叔,您做事我放心,只要按照图纸上的去做,绝对不会出现问题的!下午我还得回县城,村里的事儿也忙不过来!”
秦守业点了点头,再次看了看图纸,然后折好,小心翼翼的揣进怀里。
“小峰,你放心,我一定按照图纸上去做的!”
秦守业有建造别墅的经验,对工程要求也会非常严格, 这件事儿交给他,陈锋放心。
随后,陈锋又交代了消毒液的使用方法,以及喷雾器的操作流程。
至于那些枪头和白蜡杆,不用陈锋教大家都会组装。
将事情交代完,陈锋决定趁着天色尚早赶往沧澜县。
临走前,陈锋回家和沈幼薇打了声招呼,牵上枣红马套上马车出了家门。
沈幼薇依依不舍,可是她知道自家男人志在四方,不能总窝在山里跟她儿女情长。
沈幼薇把陈锋送到村口,看着马车消失在山路再也看不到,这才身形落寞的返回村子。
一场大雨过后,山路泥泞难走,好在官道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马车的速度也渐渐提了起来。
傍晚,陈锋终于来到了沧澜县。
沧澜县也受灾严重,这场大雨可以说百年不遇,排水沟堵塞造成了县城内涝。
虽然周云水及时派人清理排水沟,率领城中百姓自救,大雨到现在过去了一天,城里积水依然严重,最浅的地方都没过了脚面。
赶着马车进了城,陈锋直接来到县衙。
衙门里七成的衙役被派出去救灾了,只留下一些年长的衙役把守。
陈锋赶着马车从后门进了衙门,先来到马厩找到老廖,将枣红马交给他照管。
衙门二堂,周云水正伏案写着什么。
陈锋迈步走了进来,站定后拱手施礼。
“拜见县令大人!”
周云水缓缓抬起头,原本红润的脸上现如今满是疲态。
“小峰回来了,先坐,我忙完手头上的活儿!”
周云水挥了挥手,继续伏案书写,陈锋则就近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周云水终于将手中的毛笔放在砚台上,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小峰,你们村子没事儿吧?”
陈锋拱手道:“多谢大人关心,村子虽然积水,但是已经及时排除,河堤看护的很好,没有发生溃堤!”
周云水点了点头:“那就好!那就好!”
自从洪水到来,周云水已经两天没合眼,那颗心一直提在嗓子眼,生怕沧澜河决堤把县城给淹了。
好在天随人愿,尽管河水一直在警戒水位线上,但并没有发生溃堤的事情。
现如今洪水回归平稳,新的问题也接踵出现。
一场冰雹,将沧澜县七成的庄稼毁掉,城内积水严重,百姓吃住成了问题,粮商无耻,灾情刚刚两天,粟米价格已经涨了三成。
这些只是当下的困难,最严重的是粮食欠收,今年的冬天百姓要遭难了。
一旦粮食短缺,带动各种连锁反应,沧澜县周边几十个村镇必定要饿死人,冻死人的!
短短两日,周云水愁的好似老了好几岁,头发也白了许多。
周云水看向陈锋,这孩子脑瓜灵光,不知道能不能解决困难?
“小峰,你看一下这些!”
周云水将桌上的一个簿子递过去,陈锋连忙起身过去,双手接过。
回到座位,陈锋翻了翻簿子,一双眉毛也不由得皱了起来。
周云水没有急于求答案,而是足足等了一盏茶的功夫才出声询问。
“小峰,沧澜县数万百姓受灾,而且这一次比以往还要严重,不知道你有没有好的办法,帮咱们县渡过难?”
陈锋合上簿子,冲周云水拱手道:“县令大人,您上面写的赈灾方法已经是最优方法,让属下来写,恐怕也想不出这些!”
能做到县令,周云水可不是吃白饭的。
簿子上对赈灾事宜写的十分详细清楚,派遣捕快与城防军协同巡逻,先稳定城内百姓,以免歹人趁火打劫。
稳定粮价,以官府名义张贴告示,强制勒令粮商严禁囤货哄抬价格,一旦发现当场查封粮店,并杖责示众。
而对于配合官府,平价售粮的商户则给予嘉奖,灾情过后减免其赋税,免除杂役。
除此之外,还要从外地购买粮食补充缺粮的沧澜县城,同时招募受灾严重区域的百姓清理和重新建造城中受损的建筑,以工换粮,等等……
周云水写的十分详细,就连陈锋看了都不由赞叹。
陈锋的马屁并没拍在周云水的心坎里,他挥了挥手道:“这些只能缓解一时,我派人查过,各地良田损毁严重,秋后还要上缴税收,老百姓已经没了吃食,今年的冬天怕是难熬,我想让你想个长远之计!”
陈锋将簿子放在案桌上,想了想道:“回县令大人,要说长远之计,手下确实有一个!”
周云水一直皱在一起的眉头舒展了三分。
“我就知道你有办法,快说来听听!”
陈锋道:“我想问一下大人,这次洪水受灾的范围有多少?”
周云水略一沉吟,回道:“据探报,咱们青云州有三个县遭受洪灾,最严重的是上游的临濮县!至于其他州,现在还不太清楚!”
陈锋又问:“南方可受灾?”
周云水摇头:“据我所知,受灾区域在沧澜河上游,其他地方并未受洪灾!”
“那就好!”
陈锋继续道:“南方富庶,我们可以招募百姓纺纱卖到南方,在那边换取粮食填补咱们县城的空缺!”
“纺纱?”
周云水不住的摇头:“南方盛行纺纱,工艺比我们北方要好,这不等于去海边卖鱼,去寺庙卖经书给和尚么!”
陈锋笑道:“要是我们的工艺比南方好,纺出来的纱线比南方便宜呢?他们会不会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