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许元的新型农场

作品:《贞观第一奸臣,李二求我别辞职!

    长孙无忌的一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李世民熊熊燃烧的怒火上。


    是啊。


    许元的那份奏疏,用词古怪,一心求死,分明就是想引起自己的注意。


    甚至,自己此行前来长田县,也正是因为想到许元是否有什么隐秘需要报告自己,但又不敢在奏疏上明说,这才用这样的办法传递消息。


    所以,自己等人才来到了这里。


    如果他真的在准备谋反,为何要主动暴露自己?


    李世民的眉头紧紧地锁了起来,眼中的杀意渐渐被深沉的疑虑所取代。


    他缓缓坐下,端起已经凉透的茶水一饮而尽。


    “罢了。”


    他将茶杯重重放下。


    “朕倒要看看,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传朕的旨意,”他看向门外阴影处的一名百骑司校尉,“令城外驻扎的玄甲军,明日天亮后,向长田县方向,再推进十里。”


    “朕要他们,在接到命令的两个时辰内,能够踏平这座县城!”


    “遵旨!”


    黑影一闪而没。


    ……


    翌日,清晨。


    阳光透过窗棂,在桌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李世民三人刚用过早膳,驿馆的院子里,便传来了一阵爽朗的笑声。


    “李掌柜,许某来迟,还望见谅啊!”


    话音未落,一个身穿青色官袍的年轻身影,便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正是长田县令,许元。


    “昨日公务实在繁忙,怠慢了三位贵客,许某心中实在过意不去。”


    他脸上挂着热络而真诚的笑容,一边说着,一边还朝李世民拱手作揖,姿态放得极低,全然没有一个县令对百姓该有的高高在上的态度。


    李世民心中冷哼一声,面上却也挤出商人该有的客套。


    “许大人言重了,您日理万机,我等商贾,怎敢叨扰。”


    一番虚伪的寒暄过后。


    许元笑着说道:“想必三位昨日,已将这小小的长田县城逛了个遍吧?”


    “城中景致不过尔尔,长田县真正有趣的地方,其实都在城外。”


    他看向李世民,目光清澈,带着一丝盛情。


    “今日许某正好得闲,不如就由我做个向导,带三位出城去逛逛,如何?”


    出城?


    李世民、长孙无忌、尉迟恭三人心中同时一动,相互对视了一眼。


    李世民盯着许元那张年轻而热情的脸,缓缓地点了点头,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如此,那便有劳许大人了。”


    随后,一行人便收拾了一下,一齐出了驿馆,穿过清晨略显寂静的街道。


    街边的百姓见到许元,无不驻足躬身,口中称着“县尊大人早”,那份发自肺腑的尊敬,看得李世民眼皮直跳。


    这种拥戴,比之长安百姓对他这个皇帝的敬畏,似乎还要更纯粹些。


    出了北城门,官道两侧的景象,依旧是凉州所特有的景貌。


    荒凉、苍茫、干旱……


    风中卷着灰尘,吹在脸上,带着一丝干燥的刺痛。


    这,才是李世民记忆中的凉州。


    然而,在许元的带领下,他们拐下官道,沿着一条新修的土路又走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


    转过一个低矮的土丘。


    眼前豁然开朗。


    李世民的瞳孔,在一瞬间骤然收缩。


    尉迟恭那蒲扇般的大手,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刀柄,喉结滚动了一下,发出一声极轻的吞咽声。


    就连一向以智计沉稳著称的长孙无忌,此刻也微张着嘴,脸上的神情,是全然无法掩饰的震惊。


    一片无垠的翠绿,夹杂着成熟稻穗的金黄,如同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着金边,突兀而又和谐地铺展在他们面前。


    水。


    清澈的水流在纵横交错的沟渠中缓缓流淌,映着天光,闪烁着粼粼的波光。


    远处,有数十名农人正在田间劳作,他们的身影在宽阔的田野间,显得渺小,却又充满了生机。


    空气中,再没有戈壁的燥热,取而代之的,是混合着水汽与泥土芬芳的清新气息。


    这里是凉州?


    李世民在心中反复地问着自己。


    他戎马半生,足迹遍布大唐的北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片土地是何等的贫瘠与干旱。


    在这里种出粟米,已是邀天之幸。


    而眼前这片浩瀚无垠,需要大量水土滋养的水稻田,简直如同神迹。


    塞上江南。


    一个词,毫无征兆地从他脑海中冒了出来。


    他甚至觉得,就算是江南的鱼米之乡,比起眼前这片规划得井井有条,充满了勃勃生机的农田,似乎也要逊色几分。


    “李掌柜,如何?”


    许元的声音,适时地在他耳边响起,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得意。


    “这便是我长田县的标准化农场之一,此地,主植水稻。”


    李世民收回目光,强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看向许元。


    许元伸手指着远方,像是炫耀自己最珍贵的宝物。


    “除了这里,往西还有专种粟米的,往南还有种各类蔬菜瓜果的。”


    “您看!”


    他指向那些四通八达的水渠,“每一个农场,我都命人修了完整的水利系统,引雪山融水,再建蓄水池,确保灌溉无忧。”


    他又指了指脚下的路。


    “还有这路,全部夯实拓宽,无论是耕种时运送农具,还是秋收时运输粮食,都能让大车直通田间地头,省时省力。”


    许元说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重锤,砸在李世民的心上。


    这不是神迹。


    这是一个经过细心规划和无数人血汗付出才完成的庞大工程。


    其背后所展现出的统筹能力与远见卓识,让李世民感到一阵心悸。


    这一切,都是许元做出来的?


    他有如此能力,所图的,难道真的只是一个小小的长田县?


    “李掌柜。”


    就在这时,许元忽然转过头,脸上带着一种商人特有的热切。


    “我虽然不到您的底细,但看您气度不凡,想必也是做大生意的。有没有兴趣,也来我们长田县投上一笔?”


    投一笔?


    李世民愣住了。


    他确实是以商人的身份进入的长田县,但没想过真要来这里投资啊。


    此前,许元也曾对他说过这样的话,但他敷衍过去了,今天没想到许元又特地带着他来看了长田县的农场,还顺势再次提出了投资的请求。


    现在,可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