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大海另一侧的敌人...

作品:《三国:截胡曹操,开局抢了邹夫人

    贾诩,李善长略微一愣,便明白林玄的考校之意。


    他们并没有贸然开口,而是仔细的考虑良久。


    “吃柿子要捡软的捏,属下以为应该拿东路大军开刀。”


    “哦?”


    “他们看起来软?”


    李善长点头:“论兵力不算软,可曹,袁,刘,孙四顾力量水火不容,各有矛盾,各有算盘。”


    “既然各怀鬼胎,必定不能同舟共济,团结一心。”


    “只要集结兵力围剿,必定有所建树。”


    林玄笑了笑:“文和,你怎么说?”


    贾诩沉默半晌:“属下觉得对襄阳威胁最大的乃是益州军。”


    “虽说西路益州军人数不多,可以水军为主,而荆襄刚刚经过整合,水军战斗力并未恢复。”


    “若益州水军封锁水面,扼守要地,就算西路大军全部消灭,咱们很难快速回援襄阳。”


    “到时候北线的主力压上来,到时候可就是一扬持久战。”


    “论持久战,咱们获胜的牌面不小,可总归变数不小。”


    “以防万一,还是该将这路水军给彻底消灭。”


    “想来主公让我们过来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询问改良版的强力投石车能否在船上使用。”


    “啪啪啪.....”


    掌声响起来。


    林玄满是欣赏的看着贾诩:“论智力你不一定是天下最聪明的人,可问观察细致,小心谨慎,你当排前列。”


    “强力投石车的威力咱们都亲眼所见,若能在战船上使用,那就是个大杀器,几十丈外能对地方战船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如此威力足以弥补水军的孱弱。”


    李善长一脸感慨的看着贾诩:“难怪之前你非要找来破旧的战船试验,原来早就想到了这一层。”


    “主公所言不差,论起细致,后勤准备,我远不如你,该向你学习才对。”


    贾诩摆了摆手:“我性格就是谨慎小心,想的也多一点。”


    “但是论起处理各方的繁杂事务,我可远远比不得你。”


    林玄笑道:“看来文和早就想到了这一层,我当初将强力投石车图纸交给你来建造,真没错。”


    “几天时间能装在战船上?”


    贾诩略一沉吟:“最多三天,这次随行来的人中,不少已经有将投石车装载在战船上的经验,很快。”


    “就是具体发挥大多的力量,还有待考证,尤其是命中率。”


    “毕竟......这是在江面上。”


    林玄笑道:“这个不必担心,数量多了,总能命中。”


    “接下来除了此事外,还需要你们筹备另一桩大事。”


    说完,林玄从系统空间取出来远洋船只的制造手册。


    “这是我闲暇之余改良的新式战船,不管大小,坚固程度,远非现在的战船所比。”


    “这些战船若投入使用,定会大大增强我水军战斗力。”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天下不会有第二支水军是咱们的对手。”


    贾诩,李善长好奇的接过来,仔细的看了一遍。


    “主公,这船未免太大了,不少地方竟然还用铁。”


    “会不会导致的战船重量大,无法在水面漂浮?”


    “另外船体过重速度也会受到影响。”


    “这似乎似乎有些....鸡肋。”


    李善长点头:“水战重要的就是速度,如果过慢,其一无法追击敌人,其二能被敌人随意逃脱,太过被动。”


    林玄笑着摇了摇头:“你们的分析不错,就是看的太近。”


    “目光要放的远一点。”


    “长江之上这种战船或许有诸多的限制,可如果要远洋出海呢?”


    “没有坚固的船体,如何抵挡大海上的狂风暴雨?咱们哪里还能征服大海另一侧的敌人?”


    “大海另一侧的敌人?”


    贾诩倒吸了口凉气:“主公,您指的是倭国?”


    林玄先是点了点头,随后摇了摇头:“另一边的敌人可不单单是倭国,还有更多未知的地方,未知的人,等着咱们去征服。”


    “这。。。。”


    李善长倒吸了口凉气:“主公,未免太过匪夷所思。”


    “且不说真假,就算大海另一边真有敌人,咱们费尽心思,可占领的却是一块飞地。”


    “不管到时候谁被派遣那里,都极有可能因为权利滋生野心。”


    “如当年秦始皇派遣南征南越的大军,只要天下一混乱,各人就有各人的心思,赵佗不就直接建立帝国,自称为王?”


    “如果耗费无数人力,物力,最终是这样的结果,主公图什么呢?”


    “请主公三思而行,莫要为这种没有好处之事。”


    说到最后李善长躬身一礼,真诚无比。


    贾诩短暂的犹豫后:“主公,我赞同善长的意见,相隔大海,消息不便,不管中央还是地方发生变故,根本无法指挥,这种地方有不如无。”


    “如遇到阴鸷歹毒之辈,更会利用地方混乱,向朝廷要兵,要粮,要银子,积蓄力量,合适的时候还会对中央造成威胁。”


    “思来想去,开疆扩土固然是好事,可距离太远,有不如无啊!”


    两个顶级智者全都不赞同,如果林玄不是有后世两千年历史的先知先觉,他也会这样认为。


    可近代华夏的没落就在于对外界的完全不了解,他之所以有远洋殖民的想法,就是希望不论什么时候,华夏都能走在前列,只有眼界足够的远,做出来的判断才会更加的精准,更不容易闭关锁国。


    “你们的想法我能理解,只是你们只想到了付出,没想到咱们这样做的好处。”


    “其一开疆扩土自不必多说。”


    “更重要的一点是为后世君主做出一个标杆。”


    “让他们都明白天地之辽阔。”


    “除了北面的游牧民族,南面的蛮夷之辈外,咱们还有诸多的敌人,甚至与我们完全不同的民族。”


    “因此帝国想要站在世界之巅,必须要将这些对手给彻底的击败。”


    “否则怎能居安思危?”


    “长久的无敌只会让人沉浸在天朝大国的遐想中,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落后。”


    “到时候整个民族都是灾难性打击。”


    贾诩,李善长略微一愣,沉默好一会儿:“主公所言固然有道理,可未免太过匪夷所思了吧?”


    “这会不会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