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跨时代的选拔制度——开科取士

作品:《三国:截胡曹操,开局抢了邹夫人

    “哦?”


    司马徽饶有兴趣道:“愿闻其详。”


    “若是能说服先生,能否出山,为天下苍生,为民族贡献最后一份力量?”


    司马徽犹豫了半晌:“我都一把年纪,哪里能跟年轻人相提并论?”


    “江山代有人才出,现在这个时代不属于我。”


    林玄笑道:“姜还是老的辣,水镜先生之能天下皆知,更别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您有大才,身边的人岂会差?”


    这话倒不是林玄恭维司马徽,而是确有其事。


    不管是徐庶还是诸葛亮,庞统都是其一手调教出来的,各个可都是三国时代顶级的谋士,得司马徽一人,白的三个顶级人才,这买卖太值了。


    更别提司马徽有提升人智力上限的技能,林玄还盘算着自己进修一番,智力值比飙升呢。


    司马徽对林玄的态度很满意,心情也很舒服。


    “好了,不必恭维我。”


    “按理说大汉朝的举孝廉制度很不错,选拔有才,有德之人,入朝为官,可是真落实到了实处,一切都变了。”


    “世家垄断,相互推荐,举孝廉制度硬生生的成了世家交易的筹码。”


    “四世三公简直可笑。”


    “别人我不敢说,袁槐,袁逢有什么本事,能位列三公?”


    此刻的司马徽活像一个愤青,哪里有半分隐士高人的模样?


    林玄笑着点头,附和道:“举孝廉制度听着不错,可实际上普通百姓毫无上进之路。”


    “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百姓连吃饭都难,字都不认识几个,怎会有德?怎会被选拔而出?”


    司马徽轻捻胡须:“想要普及文字,让天下人读书,难如登天啊。”


    林玄道:“普及文字难如登天,绝非现在能办到。”


    “可给那些贫穷百姓,知上进的寒门子弟一条路却不难。”


    “怎么叫不难?”


    林玄正色道:“开科取士,共同选拔,不分世家寒门,择优录取。”


    “谁有才就能入朝为官,造福天下。”


    司马徽眼前一亮,可片刻摇头:“刚才你也说过,仓禀实,则知礼节。”


    “百姓连吃都吃不饱,哪里有读书的机会?”


    林玄道:“如果朝廷在各州县免费建立书院,供寒门子弟读书呢?”


    “咝咝........”


    司马徽倒吸了口凉气,其凝重的看着林玄:“你知道这会花费多少的银两?”


    “即便天下富足,这也不可能实现。”


    林玄笑道:“天下谁最有钱?”


    司马徽一愣:“世家,商人。”


    林玄抚掌笑道:“说得对,如果将世家百年的积累一网打尽,随后对普天下所有商人收税,你觉得还会缺建造书院的钱吗?”


    司马徽眼神闪烁,别有深意的看着林玄:“你这可是要自绝于天下。”


    “只要此话传出,天下世家再无支持你的可能,你这是掘他们的祖坟,他们岂会善罢甘休?”


    林玄摇了摇头:“先生说错了。”


    “世家之人代表不了天下人。”


    “穷苦之人会义无反顾的支持我,因为只有我才能让他们有未来。”


    司马徽再度大笑:“想别人不敢想,为别人不敢为,难怪你能搅动天下风云。”


    “开科取士,若真能推行开来,从此再无世家对官员垄断之说,再无千年的世家。”


    “只是前路漫漫........”


    “最后一个问题,那些反对之人........”


    林玄眼中闪过一抹杀机:“有句话叫做‘ 一将功成万骨枯’,漫漫前路若无尸山血海陪伴,怎可能出现前所未有的盛世。”


    “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九州,脚下冤魂无数,多少年被人骂为暴君,可千百年后再提起秦始皇,谁都会竖起大拇指,称之为‘千古一帝’。”


    “历史不会辜负任何一个为民族强大而努力之人。”


    “虽然会骂在当世,可留下的确是千古的美名。”


    “先生可愿意?”


    这番话说的司马徽胸中热血激荡,其眼中射出夺目之彩,捋着胡须哈哈大笑:“难怪子柔会选中你。”


    “你果然与众不同。”


    “只要你真心为民族繁荣昌盛而努力,我这把老骨头岂能退缩?”


    “万千骂名抵不过青史留名。”


    “好!!”


    林玄眼神闪烁:“先生本就是来找我的?”


    司马徽笑着点头:“若不是北上宛城,怎会被困在新野?”


    “原想着观察甘宁几日,看其能力,为你送上一份见面礼,没想到迟缓两日竟然等来了你。”


    “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天意注定。”


    “现在有开始相信,你或许真是天命之子。”


    林玄哈哈一笑:“看来荆襄有望落入我之手。”


    司马徽捋着胡须:“不是有望,而是一定。”


    “因为蒯良已经准备献出荆襄。”


    “若是文聘,黄忠没有全军覆没,阻力或许会有,可现在,刘表已经成了傀儡,无法自立于荆襄。”


    林玄嘴角的笑容更浓郁几分:“愿听先生计策。”


    司马徽将蒯良与刘表演双簧逼迫蔡家联姻的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如今蔡瑁满心怨言,根本不会为刘表出力,刘表身边还有谁?”


    “只要将军振臂一呼,荆襄可安。”


    “不过我有一个疑问。”


    “蒯家也是世家之列,不知道将军准备如何对付?”


    “总不会过河拆桥,鸟尽弓藏吧?”


    林玄摇了摇头:“先生放心,我要建立的帝国是无数与我志同道合之人一同携手建立的。”


    “若不认可我的想法,那就是志不同道不合,如今的局势我不必委曲求全。”


    “因此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司马徽眼中欣赏之色更浓:“你就不怕煮熟的鸭子飞了?”


    “蒯家兄弟若改变想法,你要拿下荆襄还需要耗费不少力气。”


    “即便拿下,随后天下诸侯尽力攻击,你还能扛得住如此大的压力吗?”


    林玄自信一笑:“天下诸侯并非铁板一块,当年十八路诸侯奈何不了董卓,难道就能奈何的了我?”


    司马徽大笑,笑声爽朗,盘旋在这片天空,久久未曾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