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荆襄风云起

作品:《三国:截胡曹操,开局抢了邹夫人

    一大早刘表召集麾下文臣武将汇聚议事厅。


    将宛城之战的消息大概说了一遍,喟然一叹:“没想到曹操会败于一无名之辈手中,更没想到张绣竟然归降这个无名小卒。”


    “眼下曹操以朝廷的命令下达诏书,让我们从南面进攻宛城,与其兵合一处,灭掉林玄。”


    “诸位皆是大汉栋梁,荆襄支柱,有话但说无妨。”


    右边武将排名第一的蔡瑁上前两步,躬身一礼:“宛城本属荆州,在州牧大人治理范围之内,出现大规模贼寇,我们灭贼理所应当。”


    “如今有朝廷大义,又有曹丞相牵制其主力,此乃稳赚不赔之事。”


    “属下认为该出兵。”


    蔡瑁发表完意见,不少的将领纷纷表态。


    唯独排在第二位的文聘没有附和,短暂犹豫后,其冷静道:“曹操名为丞相,实为汉贼,自胁迫天子后,东征西战皆以皇帝的名义,可究竟是谁之意?”


    “日前曹操进攻宛城,明显觊觎我荆襄之地,如今受挫,希望咱们分担压力,此乃蛇鼠之心。”


    “若配合其行动,攻破宛城,宛城到底属于谁的?”


    “若曹操占据,相当于悬在我们头上的利剑,随时能斩在我们头上,主公不可不防。”


    刘表轻捻胡须,没有明确的站位,目光看向左边谋臣第一位的蒯越:“异度,你怎么看?”


    蒯越沉吟了半晌,笑道:“两位将军说的都没错。”


    “宛城分属荆襄,出现贼寇,州牧大人出兵平叛,乃分内之事,若无动于衷,有失民心。”


    “再者皇帝有诏书下达,若忽视,天下人只会说州牧大人不尊皇帝之命,野心勃勃。”


    “虽说无法判断是曹操之意,还是皇帝之意,可不能光明正大拒绝。”


    “至于文聘将军的意见也很清晰,他并非反对剿灭贼寇,而是为州牧大人的利益考虑。”


    “曹操新败,想要找回面子,灭了林玄这股流寇,却希望我们出兵,这证明他没有十足的把握。”


    “这种情况下于我们有利。”


    “州牧大人可与其谈谈条件,至少这宛城得重新回到咱们手中。”


    刘表频频点头,听完蒯越的话,目光看向其余文武:“你们呢?还有谁有意见?”


    荆襄三大巨头都发表了意见,其余人哪里会多言?


    均都低头沉默不语。


    刘表冷静考虑了一会儿:“综合诸位的意见,我觉得异度的想法更稳妥。”


    “蔡将军,听闻你与曹操有旧,有同窗之谊,你修书曹操,将我们的意思点名,出兵可以,但是拿下宛城得归咱们。”


    蔡瑁心中一咯噔,脸上正色道:“年少之时确与曹操在京都相识,只是多年未有联系,也不知能否联系上。”


    “不过我会尽快派人送去书信,为州牧大人争取宛城。”


    刘表笑吟吟点头:“蔡将军出马,此事必定成功。”


    “文聘将军,你速速整顿军马,随时准备出兵。”


    “诺!”


    “其余人都散了吧!”


    “诺!!”


    ............


    州牧府外。


    蔡瑁故意落后几步,等蒯越出来,这才凑上前:“异度兄,昨日咱们两家生意冲突,今个我知道后骂了梁掌柜,你可不能往心里去啊!”


    “这事我们错了,不该过界。”


    蒯越淡淡一笑:“不过是小事,下面的人自作主张惯了,有时候就得敲打一下,否则主子怎能安稳?”


    这话似有所指,让蔡瑁眉头紧锁,终于其双眼再度恢复清明。


    “异度兄,可有时间?咱们坐一坐?”


    “也算是我赔个罪?”


    蒯越笑了笑:“今日还真不行,家兄刚从北方归来,我得给他接风洗尘。”


    “嗯?”


    “子柔兄(蒯良的字)回来了?”


    蒯越点头,蔡瑁不再勉强:“既然有事,那我也就不耽误了。”


    “告辞。”


    两人短暂的碰头,各自离开,上了马车。


    襄阳城东,一处占地百余亩的大宅院。


    此地正是蒯家所居之处。


    蒯越从州牧府回来后,直接去往后院。


    蒯家后院有一方十余亩的小池塘,池塘中有一凉亭。


    凉亭中有一人身着粗布衣,手持钓竿,双眼微闭。


    池塘中鱼鳔突然抖动,其双眼陡然睁开,正欲提鱼竿,身后脚步声响起,池塘中的鱼儿受到惊吓,直接挣脱而逃走,这让钓鱼之人一脸的无奈。


    “就不能多等一会儿?好容易钓来的鱼又被你吓跑了。”


    “这些年吓跑了多少鱼?早知道不回来了。”


    蒯越一脸苦笑,赶忙躬身作揖:“请兄长恕罪。”


    “实在是事情紧急,这才不得不打扰兄长雅兴。”


    钓鱼之人正是蒯越之兄蒯良,说起来蒯良整个荆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先辅佐何进坐稳大将军,随后利用大将军威势发展蒯家,在何进不可扶时,早早地脱身,天下大乱后又辅佐刘表平定荆襄。


    原本刘表要对其委以重任,可蒯越再三的推辞,最后甚至不告而别,躲避官职,无奈之下刘表请出蒯越,如此蒯家的声势才一天比一天大,隐隐有压过荆襄第一世家蔡家的意思。


    蒯良放下钓竿,笑着说道:“告诉你多少次,想要成就大事,就得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胸怀。”


    “多大的事情,让你如此急躁?”


    “让我猜猜看,是不是因宛城之战而起?”


    蒯越眼中露出惊讶,没想到兄长游山玩水,竟然还知道这种事。


    惊讶过后,心中也松了口气:“我还以为兄长寄情山水,早就不过问天下大事。”


    “没想到您还一直关注着天下之事,如此我也可稍稍的放松一些。”


    蒯良笑了笑:“几年磨砺你还是爱偷懒的性格,论起聪明才智,你不如于我,论当这个家的家主,你手段比我更多。”


    “就是太懒了。”


    “将情况说来我听听。”


    蒯越略一沉默,凝重道:“曹操请刘表出兵相助,对付宛城的流寇,蔡家已经明面支持曹操,想来曹操暗中对蔡家的许诺不少。”


    “刚才蔡瑁还想与我暗中沟通,被我以兄长归来推辞过去,不过其心中已有决断,十有八九要与北面的曹操.......”


    “原本对于天下大势,我心中还忐忑不定,毕竟一子错满盘皆落索,咱们家大业大,不能走错。”


    “兄长归来,这副担子也该分担一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