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农场的周胜利
作品:《从69年开始的长白山狩猎生活》 李卫东打电话去的那个同学。
考上大学之前,是在同江边上的农场上班的。
他所在的地方就紧挨着就是界江,过去就是毛子的地盘。
这里才是真正的三江平原,50年代的时候,这里可是遍布着沼泽和荒原。
夏天的积水面积能超过百分之40,到了冬天就是千里冰封,冻土能达到两米厚,生存条件极其恶劣。
但是这里又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各种水生的鸟类在这里栖息繁衍,各种鱼类、野生动物数不胜数,‘棒打狍子瓢舀鱼’就是从这里传出来的。
但是经过了30年艰苦不断地开发建设,三江平原上已经完全变了样子。
从总共不到50万的人口,增加到了700多万人。
而耕地面积也从最开始的百十万亩耕地,开发到了5000多万亩的耕地。
每年可以产出200多万吨的粮食。
现在已经从北大荒完全变成了北大仓。
李卫东来这里,可不是为了看三江平原的景色,他来这里是为了打猎。
因为在佳市周边,这野生动物已经非常的稀少了,想要打到一些好一些的猎物,是不太现实的。
但是靠近北边,和毛子的边界那里却可以。
因为到了冬天,大江被冻住,这北边的山林和草甸子里边的各种野生动物,就能从大江上,直接溜达到江这边来。
所以能打到好东西的机会就比较大。
而且因为郝科长的媳妇儿喜欢时髦的东西,李卫东这次就想能到打到几只狐狸什么的,即便是自己打不到,当地也有很多的跑山打猎的人,从他们手里收购上一些也行。
到时候做个狐狸皮的大衣什么的,再弄一些野味儿给郝科长。
这样自己的事儿就成了个差不多。
李卫东之所以要给他的同学打电话,就想要让他帮着联系一下在那边农场里的朋友,去了之后好给自己安排个住的地方。
再给找条枪,自己好去打猎。
他的同学也非常给力,直接就给了他一个地址,说是自己在农场非常好的一个朋友,过去了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找他。
有了可以落脚的地方,李卫东也可以安心的过去了。
从佳市到同江的距离有200多公里,而且这个时候还没有铁路客运这条线,交通方式只有两种。
一种是航运,在佳市的码头上船,沿着松花江一直往东走,就可以直接到同江码头,航行时间8、9个小时。
不过航运只能是在夏季的时候进行,因为到了十月份以后到来年的四月,都是冰封期,没有办法走船。
另一个途径就是坐长途汽车走客运,前两年的时候,省道进行了加宽,使得道路好走了不少。
春夏秋没有积雪的时候,5、6个小时就到了,冬天稍微慢上一点儿,也在8个小时左右。
李卫东从上午的时候坐车出发,一直到了天黑之后,长途汽车才停到了同江的汽车站。
从县城到他同学说的农场还有30里的,这个时候要是再往那边走,到了地方都快天亮了。
自己又是不是那么着急,没必要赶着来。
于是,李卫东就在县城的招待所住了一个晚上,顺便打问了一下,在哪儿可以找到去农场的车。
招待所的服务员告诉他,在汽车站边上,现在有不少马拉爬犁可以雇的,只要给钱哪儿都去。
这就妥了,第二天起来,李卫东直接就往汽车站出口那里,谈妥了一架爬犁,花了2块钱,让人把自己送到农场去。
虽然现在农村里已经是包产到户,把土地都分到个人的手里了,但是农场现在还是属于集体生产模式。
不过相较于从前,也有了一些松动。
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农场的职工都是拿工资和奖金的,同样也是分工级计算,根据工种的不同,最低的拿32块钱,最高的可以拿到99元。
奖励就是根据每年的产量挂钩。
到了八十年代之后,就开始施行浮动工资了,工资直接和产量挂钩。
至于大包干还只是在试验阶段,没有正式的推行开来。
这些情况李卫东也就是简单了解过一些,具体什么样他也不是特别的清楚,不过这和他过来这里打猎没有丝毫的关系。
等到了农场46队,跟队里的人一打听,就知道了他同学朋友的家里。
李卫东同学的这个朋友,名字叫做周胜利,山东人,当年是从山东那边直接过来的支边青年,落户在了这里。
李卫东按照队上人的指引,走到了一处院子门口,大声的喊道:“老周大哥在家呢吗?”
“在呢,谁啊?”这屋里应了一声,很快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从屋里走了出来。
他有些疑惑的看着李卫东:“这位兄弟,看着眼生啊,你是找我吗?”
“您是周胜利周大哥吧?”
“我是啊,你是?”
“老周大哥,我叫李卫东,是陈向阳的朋友,我俩上大学的时候在一个宿舍住,他给我说的您!”
“哦,是向阳啊,对对对,那你找的就是我了,兄弟快上屋里来,外边冷!”
周胜利热情的招呼着李卫东进屋。
拿着笤帚帮着李卫东把身上和鞋上的霜雪扫干净:“老弟啊,赶紧上炕,这炕头上暖和!”
周胜利又转头对着自己媳妇儿说道:“家里的,这是向阳的朋友李卫东,你赶紧去弄饭去!”
“唉,好嘞,兄弟那你坐着啊,我去给你们弄饭!”
李卫东赶紧欠身:“哟,那谢谢大嫂了!”
“甭客气,你歇着!”
周胜利这时候也坐到了炕头的另一边,伸手拽过炕桌上的烟笸箩:“老弟啊来抽烟,自己卷啊,我和向阳可是有些年没有见到了,他现在怎么样?”
“挺好的,向阳现在在沈城那边上班,天天也是忙的脚打后脑勺,我给他打电话也是没说两句就挂了,他也跟我说老周大哥你是他在这儿最好的朋友,他总是想回来看看你,老是抽不开身!”
“嗨,我们这都好好的看我们干嘛,不过确实,我和向阳我们两个在这队上那是关系最好的了。”周胜利抽着烟回想着和之前他们的那些时光。
聊了几句之后,周胜利才问起来:“卫东老弟,你这过来找我是有事儿吧?你尽管开口,只要能办的我肯定没有二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