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用粮食换肉

作品:《从69年开始的长白山狩猎生活

    林三儿微微点了点头:“陈叔,不是我不想白给啊,这打猎也是要费枪费子弹的,而且是我们四个合伙打的,我也不能让兄弟们白受累不是。”


    陈村长琢磨了一下:“行,那你们说说想用什么换?”


    林三用询问的目光看了一下李卫东。


    李卫东开口道:“那就还是用粮食吧,你们村里估计钱也没有多少,最多的也就是粮食了吧,那就按照三斤小麦一斤肉的价格换吧,现在市扬上一斤小麦一毛五,一斤猪肉最少也得七毛吧!您肯定是不亏!”


    北大仓这里从五十年代开发建设,已经从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别看西林庄这里的人口不多,但是地绝对是多的。


    每年产出来的粮食也不少,69年整个东北三省总人口在7500万左右,粮食产量确实在2100万吨左右,人均的产量在280公斤。


    这可比人均200公斤的温饱线要高出来不少呢。


    不过,现在都是生产队模式,每家每户是按照工分分配每年的口粮,可能有的人家里人少,粮食不够吃。


    但村委会里的粮食绝对是不少的。


    每年村里的产出,除去交的公粮,收购粮还有分给村民的工分口粮,剩下的可都是在村委会的仓库里存着,作为储备粮使用。


    这个储备粮的占比一般是在总产量的10%到15%左右。


    西林庄别看只有30多户人家,却有3000多亩地,每年可以产出20多万斤的粮食,10%的储备,那就是2万多斤。


    换上两三百斤肉还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啊。


    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这样做陈村长会不会犯错误。


    但是显然这并不在陈村长的考虑范围之内,村里就这么多户人家,所有的事儿基本上都是他来决定,也没有人敢去举报他。


    上边也不会有人来他们这个小村子来检查储备粮的具体数目。


    而且,这再过上一个多月就要过年了,给村民们弄点福利怎么了,谁来了也不能不近人情吧!


    最后,陈村长大手一挥:“换了!”


    一千斤小麦换了350斤的肉,村民们欢天喜地的搬着肉走了,那一千斤小麦等着什么时候,李卫东他们离开西林庄,什么时候再去仓库里边搬走。


    陈村长那自然是不能让他走了。


    李卫东和林三邀请着他留下来一块儿喝酒。


    二莽子和大成子两人把剩下的肉,弄出一些来炖上。


    几个人就在屋里喝了起来,这期间陈村长也问起了黄桂芝。


    不过几个人早就已经统一了口径,就说是林三儿没过门的媳妇儿过来看他的,路上受了点儿冻伤,一时间也回不去了,得先在这儿养养。


    陈村长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等吃完饭,就剩下他们哥几个的时候。


    林三儿才对着李卫东问道:“东子,换那么多的粮食回来,你有什么打算啊?”


    “还能有什么打算啊,都分了呗,一家250斤,够我吃一年的,你们几个家里人口都多,那也够吃俩三月的了吧,什么都没有吃饱饭重要!”


    “那是,三哥,这次换的可是麦子,我都多长时间没有吃过白面馍馍了,等回去了之后,让我妈给磨成面,我也吃馍馍吃个够!”二莽子说着还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他边上的大成子开口:“光吃馍馍哪儿行啊,要我说还是葱油饼和大饺子好吃,葱油饼卷上肉那吃着叫一个过瘾!”


    李卫东笑着:“所以嘛,那些肉要是在咱们手里,还得弄到供销社或者城里去卖去,供销社给的那个价格太低了,到城里黑市上卖的话,风险太大了,还不如给村里呢,咱们直接拿粮食,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恩,这话说的没错,什么东西都不如粮食在手里让人安心,这早几年的时候,谁家里能有这么多的粮食啊,真是挨饿挨怕了!”


    林三儿的这话引起了众人的共鸣,尤其是灾害的那几年,真是连山里的野菜都被人挖绝了。


    每天能吃上一干一稀两顿饭那都算是好过的人家。


    几个人里尤其是黄桂芝更是感叹道:“你们这里还算是好的,一个人能有2、30亩地,在我们老家那边一人才一亩多点儿,还是一块儿一块儿的,要不是一年到头都能长庄稼,还有山上的野菜也多,那估计天天都得饿着肚子,就是现在还有很多人吃不上饭呢!


    “你们那里地那么少吗?”林三儿他们忍不住的问。


    要知道林三儿还有二莽子、大成子他们,父辈儿上虽然是从关内过来的,但是那也是在华北平原上来的,虽然人多地少,但是也能每人平均到两三亩地。


    就这两三亩地还不怎么够吃呢。


    这蜀地那边一人一亩来地,怎么过活啊!


    “对啊,我们那边都是山地多,平地少,也就之后蜀中那块儿平地多一些,像我们家里,都是山地,能种粮食的地方少的不行!家里孩子又多,多数人家都不好过!”


    想到自己家里的情况,黄桂芝又有些失落了起来。


    家里六七口人,每年就算是工分全都拿满了,也分不到足够全家人吃的口粮,她到东北来找她的未婚夫,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减轻家里的压力。


    所以当知道她那个未婚夫已经娶了别人之后,黄桂芝真的是万念俱灰的感觉。


    回不去家的她,这才这么轻易的就答应了嫁给林三儿的要求。


    “嫂子,你们家里肯定过的也不容易吧!”李卫东问起来。


    黄桂芝点了点头:“恩,大多数人家都差不多,我家现在有我爸和我哥两个壮劳力,现在比之前还能多挣点儿工分,前几年的时候才真的叫困难的!”


    “没事儿,现在好了,你嫁给三哥之后,你们两口子挣的工分,每年分到的粮食肯定比之前多多了,到时候可以往老家那边邮寄一些,让他们生活也能好过一些!”


    林三儿也跟着点头:“对啊,桂芝,我这每年都是满工分,能分到600来斤的原粮,脱粒之后也能有4、500,足够咱们吃了。


    我冬天的时候还上山打猎,弄点肉换点儿钱,以后你挣的工分粮就可以给家里邮回去,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


    “那可不行,我既然嫁给你了,就得为这边家里着想,不能什么都往娘家那边倒腾啊,我娘家那边要是实在过不下去了,咱们可以接济,平时没有这个必要的!”黄桂芝直接就否决了林三儿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