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断绝关系

作品:《红楼:林如海重生为女复仇

    明眼人都看得出,梅家嫌弃薛家二房如今败落了,两家不再门当户对。只是碍于脸面和名声,才未明确悔婚。


    横竖薛宝琴是姑娘家,比梅翰林之子更拖不起。


    贾敏不信,薛家众人都瞧不出梅家的意图。


    不过是想借林家之势,迫使梅家认下亲事,早些迎娶薛宝琴罢了。


    其实依贾敏之见,那梅家背信弃义、捧高踩低,并非一门好亲,薛家不如尽早退婚,另寻东床,免得当真耽误了薛宝琴。


    但薛家既然求到了林府,就摆明了不愿放弃。也是,他们身份低微,家业所剩无几,急需攀附权贵,重新光耀门楣。


    撇开薛家不谈,最令贾敏恼怒厌恶的是贾宝玉。


    恼他拿不相干的事去打扰林暄读书,以贾宝玉的秉性,这次勉强算是为了正事去找林暄,见林暄尚且给他留了三分颜面,下次就会得寸进尺,约林暄出去吃喝玩乐。


    林暄年纪小,又是林家唯一的儿子,是万万不能走上歪路的。


    同时,贾敏又恨贾宝玉蠢得无可救药,被薛家牵着鼻子走。


    或许薛家二房只是舍不下与梅家的亲事,但薛姨妈母女无利不起早,定然是想借此机会试探林家的底线。


    横竖贾宝玉这个侄子也没半点用处,贾敏想着,挑了个风和日丽的天儿,派了个婆子去薛家找贾宝玉传话。


    自从入京后,薛蝌白天几乎都在外面跑生意,贾宝玉跟他出去了两回,就冲薛姨妈撒娇,死活不愿再学什么“时贱而买,时贵而卖,薄利多销”的生意经了,那比仕途经济更令他头疼、厌烦。


    故而林家的婆子赶到薛家时,贾宝玉才吃了早饭,在院子里捣鼓胭脂呢。


    薛姨妈拿他没法子,薛宝钗也劝不动他,索性让他试着做些胭脂,若他做的不错,便拿去铺子上换钱。


    那婆子也不进薛家的门,请贾宝玉到巷子口说话。


    “我家太太有言,她与贾公子的姑侄关系到此为止。日后请贾公子莫要再打扰我家大爷读书。”


    蓦然听到这番话,贾宝玉先是愣了一瞬,而后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


    方才他还想着过两天再去找林家表弟一趟,因为上次分别得太匆忙,他没来得及向林表弟真诚道谢。


    没想到林姑妈竟如此绝情!为了一点小事就要与他断绝亲缘关系!


    婆子却不管贾宝玉在想什么,继续道:“我家太太说了,贾公子不知廉耻、不思进取、不务正业,她早就不想认你这个侄子了。”


    “你!”贾宝玉气得想破口大骂,到底记着今时不同往日了,只把一张脸憋得通红。


    婆子离开后,过了半晌,贾宝玉仍觉心气不顺,恨不得找个无人之处大哭一场。


    他不明白究竟是怎么了。


    从他小时候起,贾母、王氏都言之凿凿,说他一定会有大造化。


    为何到了贾赦、贾敏的眼中,他却成了一无是处的人?


    浑浑噩噩回到院内,薛宝钗正蹙眉看他,可能以为他偷懒去了,语气带着愠怒,“宝兄弟,你昨天不是才答应过我,会好好干活么?”


    说完也不等贾宝玉分辩,转身往屋里走,同时说道:“我去拿针线,待会儿就坐在门口看着你。”


    晚间,估摸着薛蝌回了家,贾宝玉便去向他致歉。


    薛家二房与薛姨妈他们住在同一个坊内,也是为了方便彼此照应。


    听贾宝玉说林家不愿帮忙,薛蝌沉沉地叹了口气,却并不意外。


    反倒安慰贾宝玉,“宝兄弟不必道歉,我已经想通了。”


    “梅家如今根本看不上我们,他家的儿子也配不上我妹妹。我要凭自己的能耐,为母亲和妹妹撑起这个家。”


    贾宝玉愣住了。


    他从未见过如薛蝌一般的人,神态坚毅、目光明亮,个头只比他高了一点,却像个大人似的。


    他突然觉得有些自惭形秽,不敢再直视薛蝌,匆忙告辞离去。


    ————


    九月十七,是钦天监卜算的黄道吉日,皇帝命内务府大臣与礼部左侍郎为正副使,前往林家行纳采、问名之礼。


    除了皇子规制的羊、鹿、绸缎布匹、酒黍稷稻米面以外,还有司徒珩亲自猎下的一对大雁。


    今儿并不需要黛玉出面,只需林如海接待来使,并将黛玉的生辰八字交给内务府大臣即可。


    虽然在皇帝赐婚之前,钦天监已经测算过司徒珩与黛玉的八字,说他二人是天作之合。


    但司徒珩执意走完六礼,一步也不能或缺,皇帝皇后自然顺着他的意愿。


    不过是一桩小事,众人都相当配合。


    于是听闻十月初十旬休这日,司徒珩会带着婚书拜访林家时,林如海也不觉得吃惊,一大早就命人大开中门,准备迎接五皇子。


    辰时刚过,司徒珩就到了林府门口。


    他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身穿玄青色五爪龙纹衮龙袍,头戴金冠,比往常多了几分贵气与威严。


    看到林如海后,便飞身而下,动作潇洒利落,隐约带了一丝急切。


    林如海刚要行臣子礼,就被一把扶住,“有劳岳父大人久等。”


    司徒珩难掩心中激荡,眉宇间意气风发,俊美耀眼得令人不敢直视。


    “玉儿呢?”他的心思一刻也藏不住了。


    他就是想快些见到黛玉,亲眼看她签下婚书,与他定下白首之约。


    “小女在正院恭候。”林如海答道。语气很是无奈,他真怕黛玉刚及笄,司徒珩就让钦天监占卜婚期。


    思及此,林如海试探性地说,“殿下,从前给小女治病的神医有言,女子不宜成亲过早……”


    本朝女子大多在十六七岁出阁,司徒珩也做好了准备,两三年后再成亲。


    不期然听到林如海的话,司徒珩怔了怔,才笑道:“您放心,我和玉儿的婚期,定会先问过您和岳母意思。”


    “多谢殿下体恤。”林如海摸着胡须,露出满意的笑容。


    此前,司徒珩从未在他的脸上,看到过这样的表情,不由心下一松,得寸进尺道:“听说永昭寺后山的梅花开得极好,我可否带玉儿去瞧瞧?”


    下一刻,就见林如海面色紧绷,就在司徒珩以为他要拒绝的时候,他瓮声瓮气地问了句,“只有你们二人么?”


    司徒珩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林如海是担心不合礼数。连忙答道:“还有我四伯母忠顺王妃和嘉悦堂姐。”


    觑了眼林如海的脸色,补充道,“若岳母有空闲,正好可以同去。”


    “多带些人手,注意安全。”林如海这才松口。


    “是!”


    司徒珩眉开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