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林家不敢怠慢

作品:《红楼:林如海重生为女复仇

    这是贾敏的私心。贾母毕竟生养了她,她偶尔去一趟贾府是应该的。


    黛玉却很是不必沾上那一家子人。


    却说黛玉进了门,王熙凤、三春等都站起身来,黛玉虽不曾见过贾府诸人,却听贾敏说起过。


    因而她先朝王熙凤见礼,称呼“琏二嫂子”。


    王熙凤上前一步,携着黛玉的手仔细打量一回,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儿,难怪姑妈藏得这么深,不叫我们瞧见,敢情是担心我们跟您抢人呢!”


    黛玉自幼所见的太太奶奶们,多半都对她喜爱有加,各色欣赏夸赞的话已是听惯了的。


    她只抿嘴一笑,轻轻柔柔地道:“琏二嫂子谬赞了。”


    王熙凤又赞道:“林妹妹果然是千金小姐,这通身的气派我竟是从未见过的!”


    “行了,你再夸下去,她就害羞了。”贾敏轻笑,“玉儿快见过你三位表姐妹。”


    黛玉听了看向厅中的四个姑娘,其中三个穿着相同的衣裳,钗环首饰也是一样的款式,明显是贾府的三春。


    那另一个呢?


    黛玉按下疑惑与三春厮见了,才看向薛宝钗。


    贾探春忙道:“林姐姐,这是我们太太的姨外甥女儿,闺名宝钗,我们都唤她宝姐姐。”


    黛玉点头,“薛姑娘。”


    薛家借居贾府的事儿,黛玉亦有耳闻。


    薛宝钗笑着唤了声“林妹妹”,便要去拉黛玉的手,说些姐妹间亲近的话,新雨却眼疾手快地扶住黛玉往贾敏身边去,“姑娘,您给三位表姑娘备的礼拿过来了,可是那位薛姑娘……”


    薛宝钗尴尬地收回了手。


    黛玉嗔道:“不过是些寻常玩意儿,让人再准备一份就是了。”


    王熙凤觉得自己左右不是人,薛宝钗是她带来的,她惹不起王夫人,可她当时却没有想到,她也惹不起贾敏啊。


    所幸贾敏并未迁怒于她,除了笑容浅淡,态度还算得上温和。


    王熙凤这边小心奉承,贾宝玉却在外捅了个大篓子。


    他坐车到了林府二门处,本想随着王熙凤往内院去,却被两个粗壮的婆子拦住了。


    贾宝玉当时便要发怒,到底记着不是在自己家里,硬生生忍下了,他好言好语地解释道:“我是你们太太侄子,我要去给她拜年。”


    “我们太太说了,前两日才刚见过,且她一切都好,宝二爷不必过去请安了。”一个长相凶神恶煞的婆子说道,她嗓门极大,震得贾宝玉耳朵生疼。


    不等贾宝玉再缠闹,几个婆子就把他请到了林如海的外书房。


    彼时林暄正在朗声背书,贾宝玉一时没有听出来他背的是什么。


    贾宝玉心中发苦,知道林如海又要考校他的学问了,他左右看看,想找个人去向王熙凤传信,却见书房伺候的小厮们个个垂首敛目,茗烟也不知跑到各处去了。


    贾宝玉灵机一动,扶着额头,有气无力地说自己头疼。


    可惜他面对的深谙他秉性的林如海,一眼就看出他是在装病。


    不过林如海并未拆穿他,一面吩咐人去请大夫,一面叫人给贾敏报信,请她安排几个仔细周到的婆子,送贾宝玉回家。


    贾宝玉急了,他今天的目的还没达到呢,怎能就这样离开?忙阻止林如海叫人准备车马,“姑父,我没有大碍,歇息一阵子就好了。”


    林如海正色道:“宝玉,你还小,有病就得及时疗治,否则落下病根,将来后悔一辈子也无济于事了。”


    说着看了眼林暄,“你亲自去和你母亲说明实情,让她问问你琏二嫂子和几个表姐妹,如果她们担心宝玉的话,就送她们一起回去。”


    林暄拔腿就走,他练习了两三年骑射功夫,一溜烟就不见了人影。


    贾宝玉瞠目结舌,连声说“我已经好了”,甚至为了证明确实没事,还当扬背了一篇《论语》中的文章。


    他口齿清晰,声音清脆,心说这下林姑父该相信了吧!


    却见林如海的神色更加紧张,按着他的肩膀让他坐下,忧心忡忡地说:“莫不是烧糊涂了,怎的说起胡话来?我方才让你背的是《孟子?告子》,你背的却是《论语》。”


    贾宝玉分辩道:“是我记错了,我还没有读过《孟子》……”


    “你快别说话了。”林如海打断他,“稍后你姑母就会派人送你回家。”


    说罢叫两个小厮扶贾宝玉去榻上躺着。


    贾宝玉挣脱不开,急得额头冒汗,忙说自己是装的。


    林如海语重心长地教导他:“宝玉,你千万不要讳疾忌医。小病不治就会酿成大病,届时你祖母岂不担心?再有贾昭仪省亲在即,倘若知道你是在我林家生的病,一怒之下怪罪下来,我们可担当不起啊。”


    贾宝玉呆住了,他不就是装个病偷个懒么,怎么就能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他还是个孩子啊!


    不管他心里如何想的,一刻钟后,贾敏不仅派了四个婆子过来,还说王熙凤等人已经在垂花门内候着了。


    贾宝玉被安置在软榻上,抬上了马车。


    王熙凤头一回觉得这个凤凰蛋令人生厌。


    她难得有空来一趟林府,想着把贾敏哄开心了,再从林如海那里打探打探贾琏的消息。


    毕竟贾琏是被皇帝派出去的,而林家姑父是她眼下唯一够得着的皇帝近臣。


    孰料贾敏才对她和颜悦色起来,贾宝玉就出了个幺蛾子。


    当贾敏说“宝玉得了急病”的时候,王熙凤心里纳闷,早上出门的时候还好好的,怎的突然病了?


    然后贾敏就问她:“宝玉是老太太的命根子,也是昭仪娘娘的亲弟弟。凤丫头,你们与他一起回去么?”


    王熙凤机敏伶俐,听贾敏提起了贾母和贾元春,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贾敏就是想让她们都离开林府。


    但她也不敢说自己不担心贾宝玉。座上还有贾宝玉的亲妹子,和王夫人的眼线呢。


    因而王熙凤立刻换上一副焦急的表情,“姑母,我们今儿失礼了。改天再来看您。”


    贾敏满意点头,让人送她们到垂花门。


    眼看她们都走了,贾敏对黛玉笑道:“走,咱们吃饭去。”


    贾宝玉回府后引起了一阵兵荒马乱,折腾了半日,众人才确信是虚惊一扬。乃是后话了,且与林家无关。


    初九这日,皇帝召开了今年第一扬朝会,宣布了三道圣旨。


    一是任命前两淮巡盐御史林如海为户部左侍郎。


    这事儿其实许多人早就知道了,如今尘埃落定,从前和林家有交情的、或素无往来的都开始琢磨送什么贺礼了。


    二是召回三年前去往南海沿子的二十余名“英武少年”。


    小太监宣读圣旨的话音才落,就有数位朝臣下跪谢恩,而散朝后这道旨意也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速传到了各家勋贵处。


    三是册封大皇子为恪郡王,二皇子为承郡王,命钦天监卜算吉日、礼部与内务府共筹册封典礼。


    朝堂上一片哗然。


    单从封号就能看出皇帝对两位皇子截然不同的期许。


    林如海则微微一愣,二皇子封王的时间比前世提前了一年。


    随即又释然了,和甄家、王家比起来,二皇子这点儿改变可以称得上微不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