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李蓉之死
作品:《清穿之我是四爷他妈》 李松觉得自己的父亲一生为官清廉,坚持为百姓伸张正义,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官。
可如今一直被他视为榜样的父亲竟然被一个太子“奶公”给打压的抬不起头。
少年中举,意气风发的李松,暗暗发誓自己以后一定要让凌普好看。
而李蓉则在想这三万两“保护费”的事。
她在想,如果自家拿出了这三万两,那父亲是不是就可以重新上值了。
前段时间,有个豪富之家的独子,秦霄,托媒人上门给她提亲,但是被自家母亲断然拒绝了。
因为秦霄是一个花天酒地,不务正业的花花公子。
李蓉自身肯定是看不上秦霄这样的男子的,所以她之前很是赞同自家母亲回绝这桩求亲的行为。
可如今,她看到自己的父亲陷入困境,李蓉心里滋生了要不然自己就同意了这桩婚事的想法。
秦霄这个人人品不行,但是他家确实有万贯家财。
秦家的豪富,在整个京城都是有名的。
如果她跟秦霄定了亲,那秦家应该是能拿出这三万两聘礼的。
毕竟从古至今都是士农工商,秦霄求娶自己,算是高攀。
李蓉知道自己这样做,以后嫁入了秦家以后,是一定会被夫家看不起的。
可是她没有办法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父亲走投无路。
但是李蓉心里很清楚,她这个想法不会得到家里任何一个人的支持的。
因为家里所有的人一直以来都希望她可以嫁给一个像父亲弟弟那样满腹经纶的人。
可是她又觉得,这是目前唯一一个可以解决眼前困境的办法了。
所以李蓉背着李夫人和李松,让丫鬟偷偷往秦府上送了封信,暗示秦霄可以再次登门求亲。
而秦霄收到李蓉的信后,满脸嗤笑。
他之前偶然在酒楼见过李蓉一面,惊为天人,所以才托人去李府求亲的。
他当时也是真心求娶。
可是李蓉的母亲竟然不识抬举,直接拒绝了他的求亲。
秦霄作为秦家独子,从小在秦家家主的纵容下长大,一向是心高气傲的。
所以他觉得李蓉母亲这样做,简直就是在羞辱自己。
从那天以后,秦霄的心里就一直存着一口恶气未出。
所以前两天他听说了李蓉的父亲被停职了的事以后,他还幸灾乐祸了很久。
让李蓉的母亲看不上自己,现在好了,他们一家怕是都要被凌普给赶出京城了。
自觉已经报仇的秦霄,心气终于顺了下来。
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今天竟然接到了李蓉的传信,还让他再去李府求亲。
呵~
当他秦霄是什么?哈巴狗吗??
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秦霄虽然是个花花公子,但是他从小就是秦家家主亲自教养长大的,所以他刚才就看明白了李蓉打的是什么主意。
啧,以前看不上我,现在遇到困难了,竟然想找我当冤大头??
真是可笑,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不过秦霄也没有打算就这样回绝了李蓉。
李蓉长的貌美如花,他可一直都惦记着呢。
所以秦霄就给李蓉回了信。
不过信上并没有提他要上李府求亲的事,而是约李蓉明天到月牙湖游玩。
李蓉收到信,看了信的内容以后,手指都捏白了。
这个秦霄打的是什么主意??
但是无论秦霄打的是什么主意,她都决定去月牙湖赴约了。
她的父亲已经好几天水米未进了。
她必须尽快解决眼前的困境。
所以第二天,李蓉找了个借口,就带着贴身丫鬟春柳出门了。
养在深闺的她,完全想象不到自己接下来会经历怎样的噩梦。
而李夫人和李松都正在忧虑李荆的身体,所以他们也就没有把李蓉出门的事给放在心上。
可是他们没想到的是,自家女儿(姐姐)这一走,到最后传回来的竟然是她的死讯。
原来李蓉到了月牙湖以后,秦霄刚开始还是很有风度的跟她攀谈了一会儿的,然后他便邀请李蓉去画舫上游湖。
李蓉看秦霄还算彬彬有礼,就跟着秦霄一起上了画舫。
她自觉带着贴身丫鬟,应该也不会出什么意外的。
可是她低估了秦霄的无耻。
刚到画舫上时,一切都还算正常。
她跟秦霄两个人在湖上欣赏风景,言谈还算投契。
但是画舫到了湖中心以后,秦霄便开始对她动手动脚了。
李蓉当即就大声斥责了秦霄。
但是秦霄却突然抱住了李蓉,并用尽全力把李蓉往船上的房间里拉。
李蓉毕竟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自然是挣扎不过秦霄的全力拖拽的。
而她的贴身丫鬟春柳也已经被秦霄带来的仆人给打昏了。
李蓉简直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最后,秦霄成功的在船上奸污了李蓉。
事了后,秦霄满面春风。
然后他还讥讽的对李蓉说,他会对李蓉负责,娶李蓉为妾的。
李蓉从小就是一个严守闺训的大家闺秀,刚刚她又经历了自己的人生至暗时刻,她这会已经心神恍惚了。
然后,她又听到了来自秦霄的羞辱,她当即就生了死志,然后选择了跳湖自尽。
秦霄也没想到李蓉竟然如此刚烈,说跳湖就跳湖了,他连忙跳下去救李蓉。
李蓉可不能真死了,不然他就完了。
但是他们现在正处在湖水的正中央,正是水最深的地方,而李蓉跳下去也不挣扎,很快就沉了下去。
秦霄看到李蓉沉了下去,当时就吓坏了,连忙让仆人往回划船。
他要赶紧离开这里,那样就没有人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
那李蓉的死也就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了。
他还有大把的人生没有享受呢,可不能背上了人命官司。
秦霄手忙脚乱的逃离了月牙湖。
正午时分,便有人在湖中发现了李蓉的尸体。
李蓉的尸体被打捞上岸后,旁边很快就围满了一层又一层围观的人。
有好心的人就去大理寺报了案。
因为有人死亡,所以大理寺的人很快就到了现场。
他们疏散了围观的百姓后,就开始让仵作验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