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蒙乌斯阿拉

作品:《清穿之我是四爷他妈

    然而,任凭大阿哥的心情再怎么焦灼,他也只是一杯一杯的喝起闷酒来。


    他很清楚,自己的果西楚喀作为皇阿玛的长孙女,是注定是要做一个好的榜样,前去抚蒙的。


    兄弟们中有哪一个真心愿意让自己金尊玉贵养大的女儿们抚蒙呢?


    可是除了皇阿玛偶尔的优待,又有谁真正把所有的女儿们都留在了身边呢??


    想到这,大阿哥喝酒喝的更凶了:都是自己这个做阿玛的没本事!


    而太子看着大阿哥大口喝酒的样子,似有所感:孤的玲珑,是一定会嫁在孤身边的。


    太子骄傲的勾起了嘴角,和一位朝臣远远颔首,饮下了杯中的酒。


    这个世界,一向是有人欢喜有人悲的。


    ……


    宴会结束,公主们在京城中逗留了一个月以后,再怎么不舍,也还是要踏上回蒙古的路了。


    不过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毓婉意料之中却还是让她心里有点难受的事。


    今年已经17岁的博西勒被康熙赐婚了。


    赐婚对象是多罗郡王松喇布的弟弟蒙乌斯阿拉。


    松喇布在康熙三十五年时,因率军协助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有功,被康熙册封为了多罗郡王,并兼任鄂尔多斯札萨克。


    他提出允许汉人进入鄂尔多斯耕种,是第一个接纳汉人入蒙的蒙古部落首领。


    可是天妒英才,才刚刚二十七岁的松喇布去年突生恶疾,如今已经起不来床了。


    眼看着是要不行了。


    然而松喇布膝下并无子嗣,他只能将自己的郡王的爵位传给他的弟弟蒙乌斯阿拉。


    可是蒙乌斯阿拉人如其名,是蒙古少有的外表斯文俊秀的男子。


    因为蒙乌斯阿拉是松喇布的阿玛和一位汉人女子所生的孩子,所以长相随母了的他,身上完全没有一丝蒙古男儿的粗狂之气。


    他的性格也和勇猛暴躁的蒙古男儿大相庭径,从小便害羞文雅,而且,他很喜欢汉人的诗词歌赋。


    所以蒙乌斯阿拉小时候一度被玩伴们排挤,说他不配做长生天的孩子。


    好在松喇布的阿玛非常喜欢蒙乌斯阿拉的额娘。


    不仅破例封了蒙乌斯阿拉的额娘为自己的侧福晋,还在蒙乌斯阿拉六岁的时候,给蒙乌斯阿拉请了一位汉人的大儒进行启蒙。


    因为他已经有松喇布这个骁勇能干的长子顶门立户了,所以他也不就强求蒙乌斯阿拉一定要做一个威名赫赫的巴图鲁。


    他的蒙乌斯阿拉,平安富贵一生也是很好的。


    然而现在,天有不测风云,蒙乌斯阿拉就要失去松喇布这个为他遮风挡雨的兄长了。


    而松喇布自身也确实是放心不下蒙乌斯阿拉的。


    他想到诺大的部落就要交付到自己这个文弱的弟弟手里,他觉得自己死也是没办法安心闭眼的。


    不是说他不赞同蒙乌斯阿拉承袭他的爵位,而是他是真的放心不下把蒙乌斯阿拉放在群狼环伺的蒙古各族之中。


    松喇布自己没有子嗣,一向很是疼爱蒙乌斯阿拉这个和他相差了十一岁的弟弟的。


    他之前也一直以为自己是能够护蒙乌斯阿拉一生周全的。


    可谁曾想长生天和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他竟然命不久矣了。


    病中的他,殚精竭虑,一直在想着临死之前该如何给蒙乌斯阿拉做下最好的安排。


    当他知道各部落有意一同上京拜见康熙时,他竭力促成了这次联名上奏。


    因为他突然想起,皇贵妃娘娘的膝下,还有一个尚未婚配的女儿。


    和蒙乌斯阿拉年龄相仿。


    他打算让蒙乌斯阿拉去京城,搏一个锦绣前程。


    所以在蒙乌斯阿拉来京城之前,松喇布便已经给康熙这个君主写了一封句句泣血的奏请。


    这份长达数万字的奏请,把康熙看的十分动容。


    这份奏请,简而言之下来就是,松喇布这个命不久矣的哥哥想给蒙乌斯阿拉这个年幼的弟弟,求娶一位康熙膝下的公主。


    而现在康熙膝下唯一适龄的女儿就是博西勒了。


    康熙看到这份奏请时,是有犹豫的。


    毕竟博西勒如今养在自家表妹膝下,博西勒的婚事最好是能得到自家表妹的同意才好。


    可是表妹之前就把佛拉娜留在了京城里,她现在难保不是也想让博西勒嫁在京城中的。


    然而松喇布这个忠臣,在奏请中的恳切之意,简直要溢出言表。


    康熙也确实不忍心就这样回绝了。


    所以他打算先看看这个蒙乌斯阿拉再说。


    宫宴时,康熙虽然忙着跟众位公主聊天,但是也没忘抽空关注了一下蒙乌斯阿拉。


    他也挺意外松喇布的弟弟竟然长的如汉人一般俊秀。


    毕竟松喇布可是一个身高八尺的壮汉。


    一场宴会观察下来,康熙对蒙乌斯阿拉这个未来的女婿就满意了七成。


    因为蒙乌斯阿拉长相俊秀不说,一举一动也很是斯文大气。


    当他的女婿倒也算合格。


    唯一需要他烦恼的事就是,他该怎么跟表妹商量这件事才好。


    宫宴结束后,康熙便跟毓婉一起回到了承乾宫。


    毓婉看着康熙这欲言又止的样子,就知道这个老登八成没憋好屁。


    可是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毓婉便主动询问了康熙。


    康熙便给毓婉讲了松喇布替弟求娶公主的事。


    对此,毓婉倒并没有像康熙想的那样激烈反对。


    其实随着博西勒的长大,她也一直在操心着博西勒的婚事的。


    所以她曾经询问过博西勒自己的意见。


    博西勒的立场很坚定,她想和荣宪姐姐一样嫁到蒙古。


    她觉得,在京城,她就永远只能是皇阿玛和贵额娘的女儿,四四和十阿哥,十三阿哥的妹妹。


    但是她要是嫁到了蒙古,她就可以做像荣宪姐姐那样手握兵权的女王。


    博西勒跟毓婉说这件事时,整个人都显得野心勃勃。


    毓婉并不觉得这样的博西勒有什么不好。


    所以毓婉心里已经做好了让博西勒去抚蒙的心理准备了。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两年她并没有张罗着给博西勒找额驸人选。


    如今,康熙问到了她的面前,毓婉自然不会一口否决。


    但是她也清晰的跟康熙表达了她想要征求博西勒自己的意愿的想法。


    毕竟,博西勒想要抚蒙,也并不是一定要嫁给蒙乌斯阿拉才行。


    如今蒙古各部想要求娶康熙膝下公主的人,可是不在少数。


    康熙也同意了自家表妹的想法。


    所以康熙走后,毓婉便去博西勒的寝殿,给博西勒详细的讲了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而博西勒听毓婉说有人求娶自己时,非但没有害羞,甚至表现的还有点亢奋。


    她觉得,这个蒙乌斯阿拉文弱点也挺好的啊,那自己就可以做草原第一人了!


    不过她还是跟毓婉说,她想要先见一下这个蒙乌斯阿拉才行。


    对此,毓婉自然是大力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