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双季稻

作品:《清穿之我是四爷他妈

    太子之所以亲自去求康熙赐婚,是因为他觉得,喜塔那腊氏这些年来过的确实不易。


    如果能有一道皇阿玛的赐婚圣旨的话,应当是能给她的婚事增添一些光彩的。


    所以他便亲自来求自家皇阿玛赐婚来了。


    而康熙这边其实是有些不中意喜塔那腊氏的,毕竟喜塔那腊氏的父母都已经亡故了。


    太子的侧福晋完全可以有更好的人选。


    但是他也一直都还记得喜塔那腊.载淳的忠勇的,所以他确实有些张不开口来否定这桩婚事。


    罢了,喜塔那腊氏的弟弟也是个得用的,以后未必不能重现父辈的风光。


    既然保成自己中意,那他就成人之美吧。


    就这样,康熙将喜塔那腊氏赐给了太子作侧福晋。


    三个月以后完婚。


    就这样,时隔几年,毓庆宫又迎来了一位新侧福晋。


    而喜塔那腊氏进了毓庆宫以后,那真的是安分极了。


    她每天除了会到毓庆宫正院跟瓜尔佳氏聊聊天以外,其他的所有时间她全都窝在了自己的房间里闲散度日。


    她可真是太喜欢这种不需要操心,只需要吃吃喝喝的生活了。


    至于太子的宠爱,有更好,没有拉倒。


    只要有自家表姐在,她怎么样都是可以过的很好的。


    太子也是不反感这个事少的侧福晋的。


    所以他偶尔也会到喜塔那腊氏这里过夜。


    不过两人那真的是纯肉体的交欢,一点精神上的交流都没有。


    太子清晰的意识到:喜塔那腊氏好像很不在意自己啊。


    不过他觉得,这样也挺有意思的。


    而太子妃瓜尔佳氏自从解决了康熙这个"恶婆婆"出的难题后,也算是能放下心来踏踏实实的过日子了。


    她和太子的嫡长子弘昇如今都已经十二岁了,已经很有风神俊朗的样子了。


    所以瓜尔佳氏最近已经开始琢磨起自家宝贝儿子的婚事了。


    而喜塔那腊氏这个表姨,对于大外甥弘昇的婚事也真的是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两个人每天都拿着一大堆的京中贵女们的画像凑在一起嘀嘀咕咕的,把太子看的忍俊不禁。


    这喜塔那腊氏究竟是嫁给了孤,还是嫁给了她的表姐啊?!


    喜塔那腊氏嫁入毓庆宫后,倒是给毓庆宫增添了不少欢快的氛围。


    太子也算是终于实现了妻妾和美。


    时间过的飞快,一眨眼来就是两年后。


    而四四也已经在研究院吭哧吭哧的种了两年的地了。


    不过倒真是让他给种出“花"来了。


    起因是戴梓他们去了福建造船以后,痛失小伙伴的四四最终还是忍不住跑去福建找他们去了。


    而四四到了福建以后,刚好赶上福建的农闲季节。


    老百姓们种植的水稻都已经收割完了,只剩下了一望无际的光秃秃的土地。


    只有零星的地方有一点绿意。


    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景象的四四很是惊讶:这么多的土地就一直在这空着吗??


    这多浪费啊。


    他找了一个当地的农夫,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四四现在看起来就是一个阳光俊朗青年人,还是很容易让人卸下心防的。


    农夫很自来熟的跟四四唠了起来。


    农夫告诉四四,像这种情况每年都要持续小半年左右的。


    也就是说,在这小半年里,土地里都是没有任何收成的。


    所以每年收割了水稻以后,大家对于家中的吃食都是精打细算极了。


    就怕家中的余粮撑不到下一次水稻收获。


    对此,四四十分不解:“难道就不能在这空闲的小半年时间里种一些其他的作物吗?”


    农夫继续说道:“会有一些人在这段时间里在地里种油菜花的。因为油菜花的生长非常适合这一段时间的气候。


    但是油菜花的产量极低,而且大家现在也都偏向于吃荤油,所以时间久了,大家也就不乐意种油菜花了。”


    四四追问:“难道就不能一年种两季水稻吗??那样的话,一年就多了一倍的收成啊!”


    农夫却坚定的告诉四四,是不可以的。


    因为当下的水稻品种成熟的比较慢,完全不可能实现一年两熟。


    了解了情况后的四四当即就有点不服输了。


    爷都在研究院里见到过一棵树上结几种果子的树了,还能研究不出来一年两熟的水稻??


    所以四四在福建陪了戴梓他们几天以后,便马不停蹄的赶回了研究院。


    他首先便找人把全大清的水稻品种都找了过来。


    然后便拉着农学院的官员们一头扎进了农田里。


    他们在一年中,把每块地里都种上了不同品种的两种水稻。


    然后认真观察记录水稻的生长情况和收获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十二阿哥这个科研天才给他们提供了可以人为控温的大棚和可以有效增加土地肥力的肥料。


    当然,这些都是在毓婉那里取的经。


    毓婉知道了自家四四竟然在研究双季稻以后,当然是大力支持的。


    她可是知道双季稻的好处的。


    如果四四能够成功研究出双季稻,那绝对是功在千秋的大好事。


    所以在毓婉和十二阿哥的倾力相助下,四四带着农学官员们成功搭配出了一种可以一年两熟的双季稻。


    他们采用连作间作等栽培方法,早稻选用矮杆品种,晚稻以高产品种为主,成功实现了水稻一年两熟。


    看到胜利的果实的四四简直开心的像个小孩子一样~


    他就说他们是能培育出一年两熟的水稻的!


    不过,还是得把双季稻实地种到福建去才行,看换了环境以后,还能不能成功的实现一年两熟。


    毕竟他们这一年里也只是用大棚模拟了南方的生态环境而已。


    还是要因地制宜的。


    种了两年的地已经很有经验的“农夫”四四,开始思考该怎么把双季稻搞到福建去弄试点了。


    首先,四四便把双季稻的事以奏折的形式呈给了康熙。


    毕竟他要去福建一两年的话,还是需要康熙这个皇阿玛的同意的。


    康熙看了四四呈上去的奏折,龙颜大悦。


    如果老四奏折上说的是真事的话,那大清以后将再无饿民!


    所以他不但痛快的批了四四想去福建弄试点的提议,还把研究院一半的农学官员都批给了四四。


    朕可就在京城等着老四的好消息了!


    而毓婉这边知道了四四要去福建一两年的时间以后,心里自然是不舍的。


    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虽然自家四四不是去上战场,没有人身危险,但是福建离京城可有四千里远呢。


    她这一两年内想要见自家好大儿怕是不容易了。


    好在戴梓他们也都在福建。


    可以跟自家好大儿彼此之间有个照应。


    孩子有心为百姓做事是一件好事,自己这个做额娘的,还是要大力支持的。


    所以毓婉给四四准备了非常多非常多的东西,然后强装镇定的把四四送上了去福建的车队。


    但是她转身便流下了眼泪。


    呜呜...


    这真的是她的好大儿第一次要离开自己这么久啊!


    而康熙看着偷偷流泪却又强撑着不承认的表妹,长叹了一口气:表妹怎么好像永远都长不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