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研究院落成
作品:《清穿之我是四爷他妈》 虽然毓婉很满意阿尔松阿这个额附人选,但毕竟也不是她和阿尔松阿大婚啊。
所以还是得佛拉娜自己中意阿尔松阿才行。
于是十阿哥自告奋勇,组织了一群宗室勋贵家的少男少女们一起去郊外踏青。
佛拉娜和阿尔松阿便都在此列。
草长莺飞二月天,充满活力的少年少女们结伴在湖边踏青,简直没有比这更美好的景象了。
身上带着任务的十阿哥,踏青活动一开始,便把他的小跟班阿尔松阿带到了佛拉娜面前。
佛拉娜见了阿尔松阿以后,还算满意,至少,她很喜欢阿尔松阿的长相。
佛拉娜很清楚自己能避免抚蒙的命运就已经很幸运了,她很珍惜这样的幸运。
她知道,只要她嫁在了京城里,那她后面的一生应该都是能过的顺遂无忧的。
毕竟她的贵额娘和亲哥哥都在这京城里,她身后有足够的靠山。
所以,找个什么样的额附对她来说倒并没有那么重要了。
在毓婉这几年的教导下,佛拉娜已经很有皇室公主的自觉了,她清楚的知道,她这辈子最大的依靠就是她高贵的出身,而不是她的额附。
十阿哥看到自家妹妹满意的表情后,便提溜着阿尔松阿到一旁去了。
等阿尔松阿再次回到佛拉娜身边时,他就对佛拉娜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踏青活动结束的第二天,阿灵阿便进宫来求康熙赐婚了。
毓婉早就和康熙在佛拉娜婚嫁一事上达成了一致,所以康熙很是爽快的下旨给佛拉娜和阿尔松阿赐了婚。
只等佛拉娜满十八岁以后,便可以大婚了。
解决了佛拉娜的婚事后,毓婉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她忙活了这一年多,可算是大功告成了。
她一定要好好的放松一下。
这些年来她作为几个孩子的额娘,可真的是操了不少的心啊。
孩子多了是挺好,就是费妈~
刚好,现在研究院已经投入使用了,毓婉就想出宫去参观一下。
说不定她还能给十二阿哥他们提一些建议呢。
当然,光靠毓婉自己一个人想出宫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康熙爱撒娇的表妹又上线啦~
毓婉让小厨房做了一碗乌鸡汤,然后便拎着食盒去了乾清宫。
康熙如今已经非常明白他家表妹一旦主动来乾清宫找他那绝对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
所以在他笑纳了毓婉带来的乌鸡汤后,便十分上道的问起了毓婉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想跟他说呀。
毓婉当即便提出了她想去研究院参观一下的请求。
康熙觉得,这多大事儿啊,必须满足表妹。
第二天,两人便携手来到了研究院。
毓婉看着眼前坐落在城郊的占地巨大的研究院,不禁感叹:康熙在研究这方面还真是挺舍得花钱的啊。
而十二阿哥听下人们禀告说康熙和毓婉来了,便已经迎了出来。
然后十二阿哥便带着康熙和毓婉参观起了研究院。
在毓婉看来,这研究院内部的布局设计很合理而且功能还挺齐全。
除了供官员们上值时使用的休息区和餐饮区这两个最基本的区域外,整个工作区域被巧妙地划分成了许多个不同的模块。
其中,有专门存放和研究农具的区域,这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传统农具以及一些当下经过改良和创新的新型农具。
另外,还有日常用品区,这里展示着各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从简单的生活用品到复杂的出行工具,应有尽有。
区域最显眼的地方,便摆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
如今,自行车在九阿哥的推广下,已经风靡了整个大清。
不过由于朝廷对于铁的严格把控,自行车现在还属于官僚富商们才能拥有的出行工具。
在市面上可以说是一车千金了。
这让九阿哥再次赚了个盆满钵满,离他的亲王爵位又近了一步。
此外,还有冷兵器区和火器区。
冷兵器区收藏了从古至今的各种冷兵器,如刀剑、弓弩等。
而火器区则展示了各种大清现有的枪支、弹药,大炮等火器装备。
最令毓婉惊讶的是,研究院还专门划分出了一大片广阔的农田,用于进行种植实验。
现在,这片农田已经种满了各种传统农作物,还有一些毓婉都不认识的植物。
整体看下来,现在的研究院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大清当下的研究需求了。
毓婉不禁对研究院的设计者康熙同志刮目相看。
康熙同志在设计方面实在很有天赋啊。
他之前设计的畅春园经过这些年的扩建已经越发的有皇家园林的气派了,而如今他又设计出了这么一所功能合理的研究院。
而毓婉参观了研究院以后,心里便有了挺多的想法。
特别是关于铸铁和农作物杂交方面的。
现下的铸铁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根本满足不了工业的发展需求。
毓婉觉得她可以尝试着改进一下现有的铸铁工艺,以提高铸铁的质量和效率。
毕竟再过几十年,英国都要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了。
既然不想大清以后再落后挨打,那便先下手为强吧。
而钢铁一直以来都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大清现在的铸铁工艺不行就算了,炼钢工艺可以用非常差来形容了。
当下最主流的炼钢方法还是传统的百炼钢工艺。
钢的产量可以说是非常低了。
所以要想在大清推进工业上的大改革,那钢铁的质量和产量问题便是第一大难关。
同时,毓婉也想把农作物杂交的实验搞起来。
毓婉在现代时听过一句话:康熙康熙,吃糠喝稀。
可以想象,大清现在的农作物产量还是非常低的。
基本上大部分的农民在辛辛苦苦劳作了一年以后,都还在温饱线上挣扎。
所以虽然毓婉在现代时对生物方面并没有太多的研究,但是她现在还是想尝试一下。
好歹她曾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受了十几年的现代教育,最基本的孟德尔遗传定律她还是懂的。
说不定她就把杂交农作物搞出来了呢。
可能效果远远没有现代的袁爷爷那么厉害,但是能提高一点农作物的产量,可都会多养活一些老百姓呢。
但是现在有康熙同志在,她也不便多说,等她回宫后一定要和十二阿哥好好的探讨一下。
这一刻,毓婉有了让康熙提前退休的想法。
毕竟老公当皇帝和儿子当皇帝还是不一样的。
等四四登了基,她才能放开手脚去搞发展呀。
毓婉如愿以偿的参观了研究院以后,便心满意足的回了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