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康熙与太子再生嫌隙

作品:《清穿之我是四爷他妈

    距离康熙上次亲征准噶尔已经过去一年了。


    经此一役后,康熙都已经觉得准噶尔不再是大清的威胁了。


    可如今,边境守卫传来消息,噶尔丹带着他的那些散兵游勇们仍然活跃在伊犁一带作乱。


    康熙得到消息后十分震怒。


    他立马决定要再次御驾亲征准噶尔。这次,他一定要亲手拿下噶尔丹的项上人头。


    康熙这次出征,毓婉就没有那么紧张了。毕竟她知道康熙这次出征是肯定能达成所愿,灭了噶尔丹的。


    但是毓婉还是前前后后的忙碌起来给康熙准备了不少东西。


    因为上次四四去赈灾时,毓婉忙的恨不得能长出三头六臂,给四四准备了很多东西。


    那时康熙就有点醋了:他觉得自己出远门时,表妹就没有那么紧张贴心过。


    所以,康熙这次出征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是毓婉亲手准备的。


    康熙对此很是满意。


    康熙这次出征,仍旧是带着大阿哥一起,然后让太子留京监国理政。


    太子吸取了上次监国理政的教训,在康熙出征期间,朝廷上但凡有什么特别重大的事情,太子都会先给康熙写封书信,问一下康熙的意见。


    康熙也很是满意自家保成对他的依赖。


    其实他都觉得保成在书信中写的政务处理方案已经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了,保成现在真的是一个成熟的国之储君了。


    但是保成在做决定之前先问了他这个老父亲的意见,康熙也觉得自己受到了自家好大儿的尊重。


    所以,这次出征期间,康熙和太子之间很是父慈子孝。


    后来,康熙大败准噶尔,逼的准噶尔首领噶尔丹服毒自尽。准噶尔自此不成气候。


    康熙连续御驾亲征三次,终于解决了准噶尔这个心腹大患,自然喜不自胜。


    更何况他如今还逼的他的老对头噶尔丹服毒自尽了呢。


    康熙很是志得意满的带着大军班师回朝了。


    但是他才刚回京没几天,便再一次发作了太子。


    起因是有朝臣在他面前嚼舌根说,在他出征的期间,太子一反往日清高做派,私底下拉拢了很多的朝中大臣。


    康熙半信半疑,便让贴身侍卫去查了一下他出征期间太子的动向。


    但是他看了贴身侍卫查到的结果后,勃然大怒。


    保成竟然真的在背着朕跟朝中大臣们结党营私!


    朕千秋犹在,他想做什么?!


    康熙觉得自己受到了太子的背叛。


    其实太子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因为没有安全感。


    他和大阿哥之间争斗已久,这次大阿哥又随着康熙去了战场,一旦得胜归来,名望必然会再次大涨。


    而他刚刚囚禁了侧福晋齐佳氏,失去了齐佳氏一族的支持。


    如今,他和大阿哥之间的势力已经有些失衡了。


    刚好毓庆宫内有位幕僚劝谏他说:“太子殿下乃是以后的天下共主,朝中大臣们自然是对殿下趋之若鹜的。


    只不过殿下平日里太过高高在上,大臣们不敢亲近,所以才让大阿哥钻了空子拉拢了这些朝臣。


    一旦殿下您开始礼贤下士,那些朝臣们自然就会知道谁才是明主,进而投靠到殿下这边的。”


    太子觉得这位幕僚说的也有道理。


    所以,他便开始放下储君的架子,礼贤下士。


    但是他的初心也只是想在面对大阿哥的挑衅时,拥有反击之力而已。


    他真的没有想要分散康熙这个皇阿玛的皇权的意思。


    但问题是先有人在康熙面前说了他的闲话之后,康熙才看到他跟朝臣来往频繁的证据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康熙多疑的性格自然会浮想联翩。


    恐怕现在在康熙的心中,太子就是在觊觎他屁股下的皇位。


    所以,康熙很快便以太子亲近小人的名义,处死了毓庆宫的几名幕僚。


    这跟直接扇了太子一个耳光没有任何区别。


    太子作为一国储君,却被自己的皇阿玛指责他亲近小人,这是多么大的一个罪名。


    太子觉得委屈愤懑极了。


    而大阿哥听说了这件事后,开心的带着他的两个嫡女出城打猎去了。


    毓婉听说这件事后,有点纠结。


    她要不要去调和康熙和太子之间的矛盾呢?


    她一直都不太赞成康熙把大阿哥培养成太子的磨刀石这件事的,这样不但会养大了大阿哥的野心,还很容易让太子在情急之下行差踏错。


    毕竟,哪个储君能允许自己的兄弟频繁挑衅他的威严呢?


    康熙这样做完全是要把大阿哥和太子逼到兄弟阋墙的地步。


    可是康熙他自己恐怕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因为毓婉很清楚,康熙他从来就没有过换储君的想法。


    他一直以来都认定了太子是他唯一的继承人。


    但是太子不知道这件事,被康熙故意给了希望的大阿哥更不知道。


    所以现在太子和大阿哥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而且现在年龄渐大的康熙也开始防范起他这些已经长成的儿子们了。


    大清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太子便首当其冲。


    但是以后被他防范的儿子绝不仅仅是太子而已,也有可能是是大阿哥,三阿哥,甚至四四…


    毓婉想到以后九龙夺嫡的乱象,她头都大了。


    不行,她不能放任康熙再这样下去了。


    康熙作为君父,他才是九龙夺嫡的真正发起者。


    他后期养儿子简直像在养蛊一样,都有点疯了。


    自己一定要竭尽全力去阻止这样的乱象发生。


    那毓婉为什么还会犹豫呢?


    因为她害怕如果她插手了康熙父子们之间的事以后,也许可以避免九龙夺嫡的惨剧,但是后来登基的人也可能不再是四四了。


    其实毓婉真的觉得太子是一位很优秀的储君,如果最后是太子荣登大宝了的话,毓婉也是没有意见的。


    但是她在纠结,如果历史的走向真的变成这样了的话,她是不是有点对不起四四。


    如果四四知道自己未来有机会做皇帝的,却被她这个亲额娘蝴蝶掉了,四四会不会怪她呢?


    毕竟,没有哪个男人会不向往九五至尊之位吧?


    毓婉陷入了深深的纠结当中。


    就在这时,四四来到了承乾宫,他是专门来找毓婉的。


    四四听说了自家皇阿玛和太子二哥之间的事后,寝食难安。


    四四觉得他太子二哥是完全没有想要分散皇阿玛的权力的想法的。


    太子二哥从小便没了额娘,皇阿玛便是太子二哥唯一的至亲了。


    他一向很是爱重皇阿玛,又怎么会做对不起皇阿玛的事呢?


    所以四四本来是打算去乾清宫找康熙帮他太子二哥求情的。


    但是他走到一半,突然想到康熙现在生气的原因就是,康熙觉得太子在结党营私。


    那他这样贸贸然的去找康熙求情,是不是不太合适?!


    同样陷入了纠结的四四,脚下一转便来到了承乾宫。


    他想问问自家额娘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