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等同谋逆

作品:《绿茶表妹欲上位,我搬空全府休渣夫

    “本公主要借兵!”


    没有丝毫的犹豫,没有半句的解释。


    她的声音不大,却裹挟着一股令人无法抗拒的雷霆万钧之势,狠狠地砸在每一个亲卫的心头。


    一百名玄甲亲卫,皆是萧承煜千挑万选的精锐,心性远非寻常士兵可比。


    他们只是微微一怔,便立刻回过神来。


    公主殿下,自有她的道理。


    他们要做的,就是执行。


    “云芷。”沈知夏的声音再次响起,冷静得不带一丝温度。


    “属下在!”


    “你带十人,留守此地。”


    沈知夏的马鞭,遥遥指向北城门下那片混乱的人群,“混入其中,给我盯死了城楼上的动静。”


    “若有异动,不必硬拼,立刻撤离,想办法通知我。”


    云芷抱拳领命,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是!公主放心!”


    沈知知夏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剩下的九十名亲卫。


    “其余人,随我来!”


    西山大营。


    帅帐之内,气氛压抑。


    主位之上,端坐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将军。


    他身形魁梧,即便只是静静地坐着,身上那股久经沙场的铁血煞气,也足以让寻常人胆寒。


    此人,正是西山大营主帅,从一品镇军大将军,魏征。


    一个追随了先皇一辈子的老人。


    一个在这西山大营,驻守了整整十七年的定海神针。


    他的下方,左右分列着四名副将,一个个皆是愁眉不展,面色凝重。


    “将军,这都第三日了。”左首第一位的副将,终是忍不住开了口,声音里满是焦虑,“大长公主的调令,我们……总不能一直这么拖着吧?”


    “若是惹恼了那位殿下,只怕……”


    他话未说完,但其中意思,不言而喻。


    另一名性子急躁的副将,猛地一拍桌子。


    “怕什么!她大长公主,还能一手遮天了不成?!”


    “这九万大军,是陛下的!是先皇留给陛下的!凭什么她一道懿旨,就要我们拱手相让?!”


    “还要我们将兵符,交给东郊那个叫陶宇的……那小子算个什么东西!不过是公主府里养的一条狗!”


    魏征抬了抬眼皮,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他没有说话,只是端起桌上的茶盏,轻轻地抿了一口。


    茶,已经凉了。


    就像他此刻的心。


    三日前,大长公主府的密令,由陶宇亲自送达。


    措辞严厉,要求他立刻拔营,率领西山九万兵马,前往东郊大营汇合。


    美其名曰,联合操练。


    实则,是要他交出兵权。


    魏征在军中摸爬滚打了一辈子,什么风浪没见过?


    他敏锐地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京城的天,要变了。


    他以“粮草未齐,军士需休整”为由,将陶宇打了回去。


    没有明确拒绝,也没有立刻答应。


    坐在末位的副将,叹了口气,声音里透着一股深深的无力。


    “话虽如此,可眼下的局势……对陛下,实在是太不利了。”


    “荣安侯世子手握北疆十五万大军,镇南大将军手握十万兵马,可他们……远在天边啊!”


    “眼下京中,陛下除了几百名御林军,几乎……再无可用之兵。”


    “我们若是贸然与大长公主撕破脸,万一……万一宫中那位有个什么闪失,我们这九万将士,可就成了孤军,成了……叛军了啊!”


    此言一出,整个帅帐,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每一个人的心头,都压着一块沉甸甸的巨石。


    忠君。


    报国。


    这是他们刻在骨子里的信念。


    可如今,君在何方?国将何往?


    他们看不清。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之中,帐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报——!”


    一名士兵,快步冲入帐中,单膝跪地。


    “启禀将军!大营之外,护国公主求见!”


    一瞬间。


    帐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集中到了那名士兵的身上。


    护国公主?


    沈知夏?


    她怎么会来这里?!


    魏征那双握着茶盏的手,猛地一紧,眉头也瞬间拧成了一个川字。


    那个名字,他并不陌生。


    以一己之力,献上前朝宝藏,解大宁国库之危。


    以女子之身,状告夫家,休夫断亲,震动整个京城。


    这是一个……传奇般的女子。


    可她此刻前来,所为何事?


    那名性子急躁的副将,眉头一皱,脸上露出一丝不屑。


    “她来做什么?”


    “一个原先不过是养在深宅里的妇人,就算侥幸得了些功劳,封了个护国公主,也该懂得安分守己!”


    “这军机重地,是她能来的地方吗?”


    “砰!”


    魏征手中的茶盏,被重重地放在了桌案上,发出一声闷响。


    他抬起头,苍老而又威严的目光,如利剑一般,射向那名副将。


    “住口!”


    魏老将军的声音,低沉而又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副将,收起你那份轻视之心!”


    “不管她过去是谁,现在,她是以一人之力,为我大宁贡献了足以再养二十万大军的国之功臣!”


    “仅凭这份胸襟,这份格局,就不是你我能够随意非议的!”


    “我等身为大宁将士,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可以不懂朝堂权谋,但绝不能没了敬畏之心!”


    一番话,掷地有声。


    王副将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呐呐地低下头,不敢再言语。


    其余几位副将,也是心中一凛,神情肃然。


    魏征缓缓地站起身。


    他沉吟了片刻,似乎做出了某种决定。


    “走,随老夫一起,去会一会这位……护国公主。”


    说罢,他率先迈开大步,走出了帅帐。


    四名副将对视一眼,也立刻跟了上去。


    大营之外,黄沙漫天。


    沈知夏静静地坐在马背上。


    从北城门一路疾驰而来,未曾片刻停歇,风霜早已染上了她的眉梢。


    她的脸色,带着一丝长途跋涉的憔悴与苍白。


    嘴唇,也有些干裂。


    可她的腰背,却挺得笔直。眼神,更是亮得惊人。


    她就那样安静地坐在那里,身后是九十名玄甲亲卫。


    一人一马,却仿佛自成一方天地,散发着一股令人不敢小觑的强大气场。


    “吱呀——”


    大营的栅栏门,被缓缓地打开。


    魏征带着四名副将,大步流星地走了出来。


    当看到沈知夏的那一刻,饶是魏征这样见惯了风浪的老将,瞳孔,也不由得微微一缩。


    他预想过很多种可能。


    或是焦急万分,或是盛气凌人,或是楚楚可怜。


    却唯独没有想到,会是眼前这般……平静。


    仿佛她不是来求援的……


    双方的目光,在半空中交汇。


    没有言语。


    却仿佛已经进行了一场无声的交锋。


    魏征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好惊人的气势!


    这……绝不是一个深宅妇人能有的眼神。


    是他熟悉的,只在先皇和摄政王眼中,才见到过的眼神!


    最终,是沈知夏,率先打破了沉默。


    她没有下马。


    不是倨傲,而是为了保持那份,足以与对方平等对话的气势。


    她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字字清晰,如金石落地。


    “魏老将军,京城,乱了。”


    没有寒暄,没有客套。


    开门见山,直击要害。


    魏征身后的四名副将,脸色皆是一变。


    他们虽然猜到了京中出事,但从沈知夏口中得到证实,那份冲击力,依然让他们心神剧震。


    魏征的脸上,却没有什么表情。


    他只是抬起头,用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深深地看着沈知夏。


    “公主殿下,何出此言?”


    沈知夏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老将军镇守西山十七年,与京城,不过半日路程。”


    “这三日,京城戒严,百官禁足,宫门落锁。”


    “老将军,会不知道吗?”


    她的声音,如同一柄重锤,一下又一下,敲打在魏征的心上。


    她……竟然连自己收到大长公主调令的时日,都算得一清二楚!


    这份心智,何其可怕!


    不等魏征回答,沈知夏的声音,再次响起,语速极快,却条理分明,“想必老将军您也猜到了,如今的大宁,风雨飘摇,而京城的朝局,也已经大乱。”


    “不瞒老将军,本宫是从北疆回来的,今日来此,不是与你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