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端午祭祀风波

作品:《囚姝色

    快到汴河边,东宫一行人下了马车,元睿又对着郑姝瑜耳提面命地告诫了一遍,才阔步去了圣前。


    朱福将方形手牌交到了郑姝瑜的手上,“老奴还有旁的事务在身,姑娘在此处散散心,到了时辰去营帐就好。”


    郑姝瑜抓着令牌,眺望着祭祀台那儿人头攒动,想必正在为正午要举行的祭祀大典做准备。


    她没有资格去亲见大典盛况,于是按照朱福的吩咐,沿着河岸边慢慢游走,享受来之不易的自由。


    五月虽被称为毒月,但也是最为生机勃发的仲夏。


    艳阳高照,汴河的水闪动着粼粼波光,如青碧宝石般璀璨夺目。两岸杨柳依依,枝条上错落系着五颜六色的彩绳,随风翩翩起舞。不远处的水面上,错落停着十来艘崭新的龙舟,为肃穆的端午祭祀平添了几分热闹。


    不多时,三五成群的男子结伴向自己的方向走来。为了避嫌,她加快了脚步,打算走到垂柳的后面避避嫌。


    可惜的是,那几人先她一步的动作发现了她,其中一人更是高声唤道:“樊大人,她是不是就是那日击败你的东宫婢女?”


    听到“东宫婢女”,郑姝瑜松了一口气。


    对于现在的自己而言,做婢女比做谋逆的郑家女要省不少麻烦。


    可毕竟被人点了名,她只好转过身,对着三五男子规规矩矩地行了大礼,“见过各位大人。”


    最先开口的人用折扇挑起了她的下巴,语气极为轻佻,“呦,没想到还是个美人。樊大人,你输得不亏啊。”


    樊荣昌维持着僵硬的假笑,“东宫人才济济,在下输得心服口服。”


    “京都第一琴手的名号,看来樊大人要拱手让人了,”另一位男子调侃道,“好在圣上不知那日之事,否则樊大人就失去今日祭曲独奏的机会了。”


    郑姝瑜知道,自己这是被当枪使了。


    她不动声色地朝后退了一步,“不打扰各位大人的雅兴……”


    “哎,美人别走啊,”那人将折扇一收,反手拉住了她的手腕,轻松将她拉了回来,“樊大人不解风情,可我怜香惜玉。不如,我去求了太子殿下,将你赐给我如何?”


    他朝着樊荣昌扬了扬眉,“如此一来,我便能日日赏得远胜京都第一琴手的丝竹,岂不妙哉?”


    郑姝瑜用力挣扎着,“还请大人自重!”


    樊荣昌笑得轻蔑,“看来,小美人没看上你啊。”


    那人见取笑樊荣昌不成,反倒让自己没了面子,顿时恼羞成怒,扬手就朝郑姝瑜招呼去,“一个贱婢,也敢……”


    “几位大人不速去祭祀台,在这儿做什么呢?”


    卢思源笑容满面地走了过来,看清眼前景象后,佯装诧异地问:“咦,这姑娘我好似在哪里见过?”


    其中一人答道:“是太子殿下的婢女,那日击败樊大人一举夺魁的。”


    樊荣昌脸色变了变,硬生生忍住了怒气,朝着卢思源礼貌地点了点头。


    卢思源恍然大悟,指了指仍旧抓着郑姝瑜的那只手,调侃道:“她毕竟也是东宫婢女,诸位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哪!否则,我这御史台的小吏,可就又有活干了。”


    那人像被针扎了一般,立刻松了手,讪笑道:“是在下一时失了分寸,还望卢大人口下留情。”


    等几人走远了,卢思源才低声道:“那几人都是礼部的,向来不对付,下次若是见到了,便躲远些。”


    郑姝瑜本就不想惹是生非,道谢后,很快朝营帐去了。


    此时,许恒从树后走了出来,拍了拍卢思源的肩膀,“多谢。”


    卢思源无奈,“这样英雄救美的机会,你自己为何不上?”


    许恒想起那日与郑姝瑜的“不欢而散”,沉默了几息才道:“你是御史台的,拔刀相助乃职责所在;我是兵部的,此时冒头就是多管闲事。”


    “我说不过你,”卢思源耸了耸肩,“反正我又不要博美人欢心。”


    许恒扶额,很快正色道:“礼部的事最近如何了?这几人,狂妄得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还差些关键的证据,”卢思源揽过许恒的肩膀,“你放心,作为你的兄弟,他们敢欺负你的心上人,我一定重重地查办他们。”


    许恒踉跄了一下,“卢思源!”


    卢思源双手举过头顶,“行,我不说了,我替殿下好好办差,和你无关,总行了吧。”


    凭着手牌上的标志,郑姝瑜很快找到了对应的营帐,通过查验后,走了进去。


    营帐中,来运正在专心致志地布置着茶点,丝毫没注意到有人进来。郑姝瑜也不打扰他,将营帐的窗帘卷起后,静静地坐在窗下,无所事事地瞧着来来往往的人。


    虽说是出宫散心,可由于刚刚的变故,自己又被迫“禁足”在营帐中。正郁闷着,营帐的窗帘后忽然冒出了一张俊脸,“阿姝!”


    郑姝瑜大喜过望,立刻站起了身,“行之哥哥,你来了!”


    孟行之兴致勃勃道:“河边正在赛龙舟,走,我带你去瞧瞧!”


    郑姝瑜正要应下,却想起元睿的叮咛,犹豫道:“算了,我还是不去了吧。”


    孟行之的眸色暗了暗,很快,他又劝道:“阿姝,一年一次的龙舟赛只在今日,若是错过了,就又要等一年。”


    他可怜兮兮地看向郑姝瑜,“明年这个时候,想必我不在京都了,就看不到了。就当是心疼我,陪我一同去吧。”


    郑姝瑜有些心软,可依旧踟蹰着,“我恐怕不方便去,要么还是你自己去吧。”


    孟行之佯装生气道:“好,你就是嫌弃我,不想与我一同站在人前,是吗?那好,我走了!”


    见他转身就走,郑姝瑜慌了,立刻小跑着冲出了营帐,追了上去,“行之哥哥,我从未那么想过,你相信我!”


    孟行之放慢了脚步,牵起了她的手,笑容灿烂,“好,那走吧。”


    “郑姝瑜,你这是要去哪儿?”


    郑姝瑜立时顿住了脚步,战战兢兢地转过身,根本不敢直视来人的眼睛,“殿,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