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神仙老爷给你们下银子雨啦,真不来试试吗
作品:《负债开局:看我直播养全家》 【汉家文化:来了来了!小主持人不错啊!这匣子我要了!三两银子!】
【biubiubiu~:三两?看不起谁?我出四两!这嵌工绝了!】
【78年老太:哎哟,这小丫头片子还挺敢喊!五两!给我家孙女当嫁妆!】
【追风少年:六两!楼上老太别跟我抢啊!】
数字在天幕上飞快滚动,看得底下村民眼花缭乱,目瞪口呆。
三两、四两、五两……
那一个个数字,在他们眼里就是一堆堆能买米买肉、盖房娶妻的铜钱银子!
舒锦嘴角笑意更深,适时地在小妮儿耳边提点一句:“喊,最高到六两了!还有没有神仙老爷加价?”
小妮儿心领神会,再次鼓起勇气,声音比刚才更响:“六两了!神仙老爷出到六两了!还有没有更高的?过了这村没这店啦!”
【汉家文化:七两!】
【吃你个大头鬼:八两!豁出去了!】
【biubiubiu~:……九两!】
“九两!神仙老爷出九两啦!”
小妮儿的声音因为激动彻底放开了,带着点难以置信的尖厉。
舒锦见好就收,立刻拍板:“好!九两成交!恭喜这位名为biubiubiu的神仙老爷!”
她对着天幕拱了拱手。
几乎在她话音落下的同时,哗啦啦。
一阵清脆悦耳的金属碰撞声响起!
就在小妮儿脚边的泥地上,凭空落下了一小堆黄澄澄的铜钱!
系统当即抽走30%,还余下六两三钱,又主动掉出来一半,是三两一钱加五十文。
剩下的一半自然是给舒锦留着了。
那铜钱在夕阳余晖下闪着诱人的光。
“钱!真掉钱了!”
“老天爷……九两啊……”
“神仙……神仙真给钱?!”
人群彻底沸腾了!
惊呼声、吸气声、不敢置信的喃喃声混成一片。
所有人的眼睛都死死黏在那堆铜钱上,贪婪、震惊、狂热交织。
小妮儿也傻了,呆呆地看着脚边那堆属于自己的铜钱,仿佛在做梦。
直到舒锦轻轻推了她一把:“愣着干啥?你的钱,收好啊!”
小妮儿猛地回神,巨大的狂喜瞬间冲垮了所有胆怯。
她“嗷”地一声蹲下去,手忙脚乱地脱下自己的外衫,把那堆沉甸甸、冰凉凉的铜钱一股脑儿兜了起来,紧紧抱在怀里,小小的身体因为激动而微微发抖。
舒锦特意解释了一句:“这神仙镜啊,是要银子把持着的,所以到你手里一部分,也就是三两多银子。”
村民们看着她怀里鼓鼓囊囊的包裹,眼睛都红了。
那灼热的目光,几乎要把小妮儿的衣服烧穿。
王麻子第一个忍不住,舔着干裂的嘴唇凑到舒锦跟前,脸上挤出谄媚的笑:“舒锦丫头……哦不,锦姑娘!这、这神仙镜……咱们……咱们也能上去喊喊不?”
李婶子站在人群后,脸拉得老长,嘴里不干不净地小声嘟囔:“哼!丢人现眼……跟要饭似的……”
可她那双眼,却不受控制地往小妮儿怀里那鼓囊囊的包裹上瞟了又瞟,怎么也挪不开。
舒锦将众人神色尽收眼底,也不点破,只对着王麻子,也对着所有竖起耳朵的村民,笑眯眯地扬声道:“当然能!神仙老爷就爱看咱们的‘真本事’!”
“谁有拿得出手的好东西、好手艺、好活计,明儿个,就在我院门口这天幕底下,亮出来!让神仙老爷们瞧瞧!只要他们看高兴了,这铜钱雨……”
她故意拖长了调子,目光扫过一张张被贪婪和渴望烧红的脸。
“……下给谁,可就不一定了。”
她顿了顿,语气带点倦意,“今儿都散了,天幕也乏了,改日再开。”
天幕流光霎时收敛,村口骤然暗了几分。
人群嗡嗡低语着,目光黏在小妮儿鼓囊囊的衣兜上,一步三回头地散去。
小妮儿紧紧抱着那包沉甸甸的铜钱,小脸通红,脚步发飘地往家跑。
院门吱呀合上,隔绝了外头残余的嘈杂。
舒锦舒了口气,转身却见舒林野和舒林慧蔫头耷脑地杵在堂屋门口,两张小脸皱成了苦瓜。
“哟,新衣裳也哄不好啦?”舒锦走过去,一手一个揉了揉脑袋,“小嘴都能挂油瓶了,愁什么呢?”
舒林野抬起眼皮,黑亮的眼珠里盛满不安:“阿姐,那个李栓儿……”
“嗯?”舒锦蹲下身,与他平视,“镇上医馆门口那个?”
舒林野用力点头,声音闷闷的:“我去镇上卖柴火,碰见过他几回。他爹没了,家里就一个娘,比咱家还难。”
他顿了顿,偷眼看了看舒锦脸色,才小声继续说,“后山,有次我套着只野兔,他也正好在,还帮我堵了兔子洞,后来、后来兔子被、被之前的阿姐抢走,送去林秀才家了。”
话头止住,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新衣的边角。
舒锦心里了然。
那个恶毒的原主,抢了弟弟辛苦打来本可救命的猎物去讨好林耀宗。
她现在都对原主的行径免疫了。
她看着舒林野低垂的脑袋,这孩子记得李栓儿一点微末的援手,更记得那点善意被自家亲姐生生掐断的难堪。
“你想帮帮他?”舒锦声音放柔了些。
舒林野猛地抬头,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有些迟疑:“他家怕是连药钱都……阿姐,那土蛋蛋,你不是认得?我想着……”
“想着我或许有法子,让那能毒死人的土蛋蛋,变成能救他命的粮食?”
舒锦替他说完,见他用力点头,才笑了笑,“成,阿姐知道了,那发了芽的土豆,我正琢磨呢。”
“不过今天太晚,镇子去不成了,明儿是乞巧节,咱们正好去镇上逛逛,顺道瞧瞧。”
舒林野紧绷的小脸终于松快下来,用力“嗯”了一声。
舒林慧也悄悄靠过来,小手牵住了舒锦的衣角。
翌日乞巧,天光晴好。
一家子都换上了簇新的细棉布衣裳。
舒王氏拘谨的抚平衣襟上并不存在的褶皱,舒才问佝偻的背似乎也挺直了些。
两个小的更是欢喜,新衣新鞋,连走路都带着雀跃。
“王师傅,今儿过节,你们也歇歇?”
舒锦扬声问院外忙活的王瓦匠。
“歇!歇一天!”
王瓦匠笑呵呵地抹了把汗,“锦姑娘带家人好好逛逛!”
舒锦应了声,仔细锁好院门。
一家人沿着村道往镇上去,晨风拂面,新衣的布面摩擦出细微的声响。
镇上人流如织,比往日更添喧闹。
舒锦先领着舒才问拐进陈记木器行。
铺子里刨花飞舞,榫卯敲击声清脆。
掌柜见是她,忙放下墨斗迎上来:“姑娘来得巧!料子都下好了,您瞅瞅这榫头,严丝合缝!”
舒才问难得没露怯,凑近那半成品的八仙桌腿,粗糙的手指细细摩挲着榫卯接口,眼里透出点踏实的光,低声嘟囔:“是好料子,是实在手艺……”
舒锦一听,也很是满意,随后又挑选了一番,想找点儿新奇的小玩意儿,但是没有。
没有也就罢了。
她打了招呼,便带着家人继续在外面逛。
晌午,舒锦挑了家干净的面摊。
热腾腾的汤面端上来,浇头是油亮的肉臊子。
舒王氏看着碗里满满的肉粒,又看看旁边铺子挂着的精巧乞巧小物件,犹豫再三,还是压低声音对舒锦道:“锦儿,娘不是要管你花钱,就是、就是这银子流水似的出去,修房子、买家什、置衣裳……”
“你、你多少也给自己留点体己,姑娘家,总得有些压箱底的,就算、就算真不成亲,手里有银子,腰杆子也硬气不是?”
她语气小心翼翼,带着点不易察觉的讨好和担忧,生怕惹了如今主意极大的这个可以称之为女儿的人不快。
舒锦咽下嘴里的面,对上舒王氏不安的眼神,心里明白这份谨慎源于何处。
她终究不是原主,这份亲情里始终横亘着一点微妙的隔膜与试探。
她没戳破,只点点头,语气平和:“娘放心,我心里有数,银子是挣来花的,花在刀刃上,让咱家日子越过越好,就是最硬的腰杆子。”
她夹了块肉臊子放到舒王氏碗里,“快吃吧,面坨了。”
舒王氏这才松了口气,低头吃面,只是眼眶微微有些发红。
吃完饭,一家人汇入熙攘的乞巧人潮。
街道两旁摆满了卖巧果、花灯、绒花的摊子,小贩吆喝声此起彼伏。
舒林慧被一个卖五彩丝绦的小摊吸引,舒林野则盯着喷香的糖画挪不开眼。
舒锦自然是毫不犹豫给他们俩买了下来。
正热闹着,街角处一阵小小的骚动。
舒锦随意瞥去,脚步不由一顿。
只见醉香楼那描金绘彩的门帘一挑,林耀宗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一身酒气,衣襟半敞,脸上带着宿醉未醒的浮肿和餍足。
他身后跟着个浓妆艳抹的鸨母,正谄笑着往他怀里塞了个香囊。
几步开外,顾苏苏和陆九渊正站在一个卖珠花的摊子前。
顾苏苏手里捏着一朵粉色绢花,眼睛却死死盯在林耀宗身上。
那张精心描画过的俏脸上,毫不掩饰地浮起浓烈的厌恶与鄙夷。
仿佛看到了什么极肮脏的东西,下意识地用帕子掩了掩口鼻,脚步也微微后退了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