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手工业太落后?那会影响我生活质量!

作品:《摸鱼县令:皇上,求您别再升官了

    陈默捻起一杯茶,指尖能清晰地感受到杯壁传来的细腻触感,与之前那些粗糙扎手的劣质陶杯截然不同。


    然而,他只是呷了一口,眉头便不自觉地蹙了起来。


    茶是好茶,水是好水。


    可这茶水入口的滋味,总觉得差了那么一丝圆融。


    他放下茶杯,目光落在书案上。


    那支新买的狼毫笔,笔杆接缝处已经有了细微的裂痕。


    砚台的石质也有些松散,磨出来的墨,总带着一股不纯粹的土腥气。


    再看身下这张太师椅,每次稍微挪动一下身体,便会发出“吱呀”的抗议声,仿佛随时都会散架。


    生活品质,正在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


    陈默叹了口气。


    这种感觉,就像是习惯了4K高清屏幕的人,突然被换回了马赛克画质的黑白电视。


    不是不能用,而是用了就浑身难受。


    清河县的经济是搞上去了,百姓的腰包也鼓了。


    可这手工业的水平,却还停留在“能用就行”的原始阶段。


    这严重影响了他摸鱼的幸福感和体验感。


    “来人。”


    陈默的声音里透着一丝慵懒的烦躁。


    师爷小跑着进来,见陈默对着一整套崭新的茶具皱眉,心中一动,立刻进入了“脑补”模式。


    “大人,可是这茶水不合口味?”


    陈默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没有直接回答。


    他伸出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


    “师爷,你看我这县衙里,从笔墨纸砚到桌椅茶杯,可有一件,能称得上‘精品’二字?”


    师爷一愣。


    他顺着陈默的目光看去,这才发现,县衙里的用具,确实都透着一股廉价的粗糙感。


    他瞬间明白了!


    大人这是在借物喻人,借器喻事啊!


    器物之不精,代表的是民生之不细,是清河县百业繁荣之下,隐藏的短板!


    大人果然高瞻远瞩,我只看到了表面的繁华,大人却已经洞察到了深层的隐患!


    一个县的脸面,不仅仅是税收和治安,更是体现在这些日常器物之上的匠心和底蕴!


    “大人明鉴!”


    师爷躬身一揖,满脸敬佩。


    “下官愚钝,只看到了商贸之利,却忽略了这百工之基。我清河县虽商路通达,但所产货物,多以粗劣闻名,利薄且难以持久。长此以往,恐成空中楼阁啊!”


    陈默看着师爷激动的样子,默默端起了茶杯。


    很好,你自己就把我想说的话,全都润色拔高完了。


    省心。


    【宿主因生活品质下降而感到烦恼,成功触发“摸鱼也要有格调”任务。】


    【奖励发放:‘百工开物’大礼包!】


    【内含:《天工开物之器物改良图纸》,《手工业流程优化手册》。】


    陈-默的脑海里,瞬间涌入了无数精妙绝伦的设计图纸。


    从如何改良纺车,让丝线更细更韧。


    到如何优化窑炉,让瓷器烧制温度更均,成品率更高。


    再到如何改进刨刀,让木匠的活计更省力,成品更光滑。


    ……


    这些知识,就像是刻在他脑子里一样,清晰无比。


    陈默放下茶杯,表情恢复了古井无波。


    他对师爷吩咐道。


    “去,把城里那些有名望的老师傅,什么木匠、铁匠、陶匠、织工的头儿,都给我请来。”


    “就说,本官想跟他们聊聊,怎么让手里的活计,做得更体面些。”


    师爷领命而去,脚步都带着风。


    “聊聊怎么让活计更体面”,这话说得多么有水平!


    既不伤及匠人的自尊,又点明了问题的核心!


    大人之言,字字珠玑!


    半个时辰后,县衙后堂里,稀稀拉拉地站了七八个汉子。


    他们身上都带着各自营生的气息,有木屑味的,有铁锈味的,还有泥土味的。


    这些人都是清河县手艺人的头面人物,此刻站在县令大人面前,一个个都显得局促不安,手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他们想不通,县令大人日理万机,怎么会突然关心起他们这些“下九流”的差事。


    陈默没有让他们站太久,直接让人上了茶和凳子。


    “诸位师傅,不必拘谨,坐。”


    众人受宠若惊,小心翼翼地坐了半个屁股。


    陈默开门见山。


    “今天请大家来,没别的事。就是想问问,咱们清河县产的东西,为什么卖不上价?”


    一个年长的老木匠,壮着胆子站起来回话。


    “回……回大人,咱们手艺人的本事,都是祖上传下来的,一代传一代,都是这么做的。东西……糙是糙了点,但结实耐用。”


    陈-默点了点头。


    “结实耐用,是本分。但不够。”


    他拿起桌上那支笔杆有裂纹的毛笔,举到众人面前。


    “就说这支笔,竹节没选好,接缝也没处理妥当。用不了几天,就得开裂。你说,外地的客商,谁会买这样的东西?”


    他又指了指身下的椅子。


    “还有这椅子,榫卯结构没做到严丝合缝,坐上去就响。这要是卖到州府去,岂不是丢了我们清河县的脸面?”


    匠人们的脸,瞬间涨得通红。


    这些问题,他们心里都清楚。


    可一没更好的图纸,二没更巧的工具,三来大家都是这么干的,得过且过,也就没人愿意去费那个心思琢''磨了。


    陈默将众人的神情尽收眼底,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他从袖中慢悠悠地抽出几卷图纸,摊在桌上。


    “这些,是我闲来无事时,画的一些小玩意儿的改良图纸,还有一些优化流程的法子。”


    他的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说今天天气不错。


    “比如这纺车,改动几个零件,纺出来的线,能比现在细上一倍不止。”


    “比如这烧窑,改一下风口和火道,就能让次品率,降低七成。”


    “还有这刨子,换个角度,就能让木料表面光洁如镜。”


    ……


    他每说一句,那些匠人的眼睛就亮一分。


    一开始,他们还只是好奇。


    可当他们凑上前,看清图纸上那精妙到不可思议的设计时,每个人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


    这哪里是“小玩意儿”!


    这简直就是足以改变他们一辈子手艺的“神物”!


    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处改动,都精准地戳中了他们平日里干活的痛点,给出了他们想都不敢想的解决方案。


    老木匠的手颤抖着,抚摸着那张刨刀的图纸,像是看到了稀世珍宝。


    “大人……这……这真是您画的?”


    “随便画画。”


    陈默云淡风轻地摆了摆手。


    “东西给你们了。愿不愿意改,愿不愿意学,是你们自己的事。”


    他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下了最后的通牒。


    “我只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后,县衙要采买一批新的公物。谁家的东西好,我就买谁家的。”


    “不仅如此,我还会以县衙的名义,给手艺最好的那几家,颁一块‘清河名匠’的牌匾。”


    “这牌匾,我会亲自题字。”


    话音落下,整个后堂,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紧接着,便是轰然一声。


    所有的匠人,全都跪了下去!


    “大人!您这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啊!”


    “大人放心!我们就是不吃不喝不睡觉,也一定把这手艺学到手!绝不给您丢脸!”


    他们磕头如捣蒜,激动得语无伦次。


    什么叫信任?


    把如此珍贵的图纸,毫不保留地交给他们,这就是最大的信任!


    什么叫激励?


    不罚款,不强迫,而是用县衙采买和“清河名匠”的牌匾来引导他们,这就是最高明的激励!


    他们看着陈默那张年轻却又深邃的脸,心中只剩下无尽的敬仰和感激。


    陈默坦然地受了他们一拜。


    他心里盘算着,有了这块牌匾,以后自己再想定制什么东西,他们还不得拿出十二分的本事来伺候?


    嗯,这波不亏。


    接下来的一个月,清河县的手工作坊区,彻底变了样。


    往日里日落而息的匠人们,如今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工坊里的灯火,常常彻夜通明。


    铁匠铺里的风箱呼呼作响,火星子溅得比过年放的烟花还旺。


    木工房里的刨子声、凿子声交织成一片,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韵律感。


    窑口边的陶匠们,更是寸步不离地守着火候,眼神专注得如同看护自己的孩子。


    一个月后。


    一批崭新的公物,被送进了县衙。


    陈默坐在新换的黄花梨木太师椅上,椅子严丝合缝,光可鉴人,他晃了晃,纹丝不动,安静无声。


    他手里端着新烧出来的薄胎瓷茶杯,杯壁晶莹剔透,轻叩之下,发出清越的脆响,犹如玉磬。


    他满意地笑了。


    这才是生活。


    而他没看到的是,几日后,一支来自南阳州府的商队,在清河县的集市上,被一批精美绝伦的丝绸和瓷器惊得走不动道。


    商队管事捧着一个青花小碗,翻来覆去地看,满脸的难以置信。


    “这……这真是清河县产的?这手艺,快赶上京城的官窑了!”


    一旁的师爷捋着胡须,满脸自豪。


    “我们县令大人说了,器物,乃一县之颜面。我们清河县的颜面,自然不能差。”


    商队管事当即拍板,将所有能买下的精品,全部扫货。


    此后,“清河名匠”的名声,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飞出了这个小小的县城。


    陈默正躺在后院新做的摇椅上,悠哉地享受着午后时光,师爷又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脸上是压抑不住的狂喜。


    “大人!大人!天大的喜事!”


    陈默眼皮都没抬一下。


    “说。”


    “州府的布政司派人传话了!说我们清河县的手工业制品,‘格调高雅,匠心独具’,打算将我们县,列为州府衙门的指定采办点!”


    陈默摇着蒲扇的手,猛地一顿。


    他缓缓睁开眼,看着一脸兴奋的师爷,脸上的惬意,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指定采办点?


    那岂不是意味着,以后州府会三天两头派人下来检查质量?监督生产?


    这清净日子,又要到头了?


    他手里的茶杯,忽然觉得有些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