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文化生活贫瘠?那会影响我找乐子!
作品:《摸鱼县令:皇上,求您别再升官了》 陈默躺在专门打造的摇椅里,闭着眼,鼻尖萦绕着新茶的清香。
微风拂过,竹林沙沙作响,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那么安逸。
可他就是觉得,浑身不对劲。
一种深入骨髓的空虚感,像潮水一样,慢慢淹没了他的四肢百骸。
太无聊了。
在那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下班后有刷不完的短视频,看不完的电影,玩不腻的游戏。
而在这里,太阳下山,整个世界就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除了风声,就是虫鸣。
这种极致的安静,对一个现代灵魂而言,不是享受,是一种酷刑。
他猛地睁开眼,从摇椅上坐了起来。
不行。
再这样下去,他非得闲出病来不可。
必须给自己找点乐子!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如同燎原的野火,再也无法遏制。
他要看戏,要听书,要享受丰富多彩的下班生活!
就在他这份强烈的个人娱乐需求达到顶峰时,脑海中,那熟悉的机械声如约而至。
【检测到宿主对‘精神文明’的迫切渴求,系统正在生成解决方案……】
【文艺复兴大礼包已发放!】
【奖励一:新概念戏曲剧本《白蛇传》简化版。】
【奖励二:评书演义技巧大全。】
【奖励三:文化发展基金管理办法。】
陈默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第二天,县衙大堂。
清河县仅有的两个戏班子的班主,还有三个在茶馆里说书的先生,全都一脸忐忑地站在堂下。
他们不知道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县令大人,为何突然要召见他们这些“下九流”的艺人。
陈默坐在案后,痛心疾首地一拍惊堂木。
“各位,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沉痛。
“本官闲暇之余,也曾听过你们的戏,听过你们的书。”
“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出《张生煮海》、《打金枝》,还有什么才子佳人的老套故事!”
“你们不腻,本官都听腻了!”
两位班主和三位说书先生顿时面如土色,以为县令大人是要砸他们的饭碗,一个个腿肚子都在打颤。
“大人息怒,我等……我等才疏学浅……”
陈默摆了摆手,神情变得高深莫测。
“今日叫你们来,不是为了责罚,而是为了给你们指一条明路。”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用一种咏叹般的调子,缓缓“口述”一个全新的故事。
“话说那西湖断桥,烟雨蒙蒙,有一白衣女子,名曰白素贞,同一青衣小婢,名曰小青……”
他没有说得太细,只把白娘子盗仙草、水漫金山、被压雷峰塔这几个最具冲突和情感爆发力的情节,用极具画面感的方式讲了出来。
堂下五人,从一开始的惶恐,到中途的错愕,再到最后的痴迷,整个人都听傻了。
他们这辈子,何曾听过如此曲折动人、荡气回肠的故事?
这已经不是才子佳人了,这是仙凡之恋,是与天抗争!
接着,陈默又看向那三位说书先生,抛出了几个概念。
“你们说书,要有悬念,要有‘扣子’,要在最关键的时候停住,让听众抓心挠肝,明天还想来听!”
“人物不能只有好坏,要有成长,有弧光!”
他将《评书演义技巧大全》里的精髓,信手拈来,随意点拨了几句。
那几个说书先生听得如遭雷击,又如醍醐灌顶,看向陈默的眼神,已经彻底变了。
这不是县令大人。
这是祖师爷下凡!
看着他们那副见了神仙的表情,陈默心里很满意,他知道,鱼儿上钩了。
“光有故事还不够。”
陈默慢悠悠地抛出最后的重磅炸弹。
“本官决定,从那条商业街的税收里,专门拿出一部分,成立‘清河文化基金’!”
“凡是能将本官说的新故事,编排出新戏、新书,受到百姓欢迎的,皆有重赏!”
“谁的戏最叫座,谁的书最火爆,赏金就越多!”
金钱的刺激,加上艺术的感召,彻底点燃了这群艺人心中的火焰。
他们对着陈默纳头便拜,激动得热泪盈眶,嘴里喊着“谢大人再造之恩”。
陈默挥了挥手,让他们退下,内心只有一个念头:总算搞定了,希望能快点看到成品。
他完全没注意到,旁边的师爷和主簿,已经用一种近乎崇拜的目光在看着他。
大人此举,不仅是提振了文化,更是用税收反哺,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经济文化闭环!
高,实在是高!
在名利双重刺激下,清河县的文化圈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半个月后,改良版的《白蛇传》在县里最大的戏台上演。
当“水漫金山”那一幕,班主用上了陈默提议的蓝色布幔和干冰(硝石制冰的副产品)营造出滔天巨浪的效果时,全扬观众都发出了震天的惊呼。
整个清河县,万人空巷。
茶馆里,说书先生用上了新的技巧,讲起了《三国演义》的片段,“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说得是惊心动魄,扬扬爆满。
清河县有“神仙戏”和“天人书”的名声,很快就传了出去。
周边县城的百姓、富商,甚至州府的官宦人家,都驾着马车,不远百里,专程赶来清河县,只为一睹为快。
这又一次极大地促进了清河县的客栈、酒楼、商铺的生意,主簿看着再次暴涨的税收,激动得胡子都在抖。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陈默,此刻正像个大爷一样,坐在戏楼二楼最好的雅间里。
他嗑着瓜子,喝着热茶,看着台下如痴如醉的观众,听着戏台上那哀婉动人的唱腔。
啊,这才是生活。
这才是下班后该有的样子。
他为自己亲手创造的这一切,感到由衷的满意和舒坦。
一曲终了,陈默心满意足地打着哈欠,哼着小曲,准备溜达着回县衙。
刚走到街角,一阵喧哗吵闹声就钻进了他的耳朵。
只见两伙村民,正为了谁家的鸡吃了谁家的菜这种破事,当街对骂,唾沫横飞。
更有甚者,已经抄起了扁担和锄头,看样子马上就要上演全武行。
那刺耳的叫骂声,比戏台上武生的动静还大。
陈默脸上的惬意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皱起了眉头,散步的雅兴被破坏得一干二净。
“民风如此彪悍,太影响我散步的心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