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吃惊的孔捷
作品:《抗战之我和铁三角是战友》 孔捷震惊地说:“乖乖,这些都是一击毙命。”
他越看越惊讶,问道:“老苏,你什么时候训练的这群人?”
随后,两人继续向据点内走去。
“团长,100多名日军全部被击毙,我们还俘虏了所有伪军。”
魏大勇的汇报让一旁的孔捷瞳孔一缩。
“据点内的日军竟然一枪未发就被你们拿下。”
显然,特战队的表现再次刷新了孔捷的认知。
“行了,老孔,别再惊讶了,咱们去看看这次缴获了什么好东西吧。”苏阳说道。
“对了,和尚,你去通知李柱子,让他们警卫连的战士抓紧时间打扫战扬。”
苏阳不放心地叮嘱道,“检查一下据点内是否有日军的卡车,把物资装上车,并将投降的伪军带回根据地,交给老邢。”
交代完毕后,苏阳和孔捷走向日军据点的仓库。
苏阳推开仓库大门,被眼前的物资震撼。
只见仓库内整齐地摆放着木箱子。
孔捷不知从何处找来一根撬棍,撬开一个木箱,里面竟是崭新的日军三八大盖。
“老苏,这一个箱子里有10支。”
孔捷又拆开另一个箱子,兴奋地对苏阳说:“快看,这里面还有好东西。”
“老孔,别拆了,运回团部再拆吧。”苏阳喊道。
孔捷听后,放弃了继续开箱的冲动。
“走吧,让战士们把这些物资运回团部。”
孔捷搓了搓手,兴奋地说:“老苏,这次咱们可发财了!光是这些三八大盖就够装备一个连了。”
苏阳点点头,目光扫向仓库深处:“我估计后面还有更值钱的。你看那边,那些箱子明显更大。”
两人快步走向深处。
孔捷用撬棍撬开一个大木箱,顿时倒吸一口凉气:“乖乖,这是九二式重机枪!整整四挺!”
就在这时,魏大勇急匆匆跑进来:“报告团长,我们在后院发现了一个地下仓库!”
苏阳和孔捷对视一眼,迅速跟随魏大勇来到后院。
掀开伪装的地窖门,顺着台阶下去,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地下仓库内整齐地码放着二三十个木箱,最显眼的是角落里用油布盖着的几门火炮。
“这是…九二式步兵炮!”孔捷的声音有些颤抖,“还有两门迫击炮!”
苏阳快步上前,掀开另一块油布:“老孔,你看这个!”
油布下是五挺崭新的歪把子机枪,旁边堆着几十箱弹药。
“团长,这边还有药品!”
一个战士兴奋地喊道。
苏阳走过去,看到几个标有日文的木箱,打开一看,里面全是珍贵的药品。
“太好了!”苏阳激动地说,“这些药品能救多少伤员啊!”
孔捷已笑得合不拢嘴:“老苏,咱们这次端掉的哪是个据点,简直就是个小型军火库啊!”
苏阳迅速下令:“和尚,立即组织人手搬运。优先运送药品和重武器,注意轻拿轻放。让柱子他们把卡车都开过来。”
“是!”魏大勇敬了个礼,转身就跑。
时间过得很快,终于在天色微亮的时候战士们将所有的缴获物资装好。
“多亏了日军在据点里面留下的这五辆卡车。”
苏阳望着卡车上满载的物资,感慨地说道:“对了,和尚,你安排几名战士留守,清理卡车留下的痕迹。”
听到团长的话,魏大勇立刻回应:“团长,放心吧,我这就去安排。”
“柱子,通知战士们返回根据地。”
李柱子听到命令,迅速回答:“是,团长!”
只见卡车缓缓启动,车后跟着战士们推着的板车。
一行人很快消失在视野中。
当天下午,阳泉城内的日军指挥部。
不久前刚调回的第18旅团,自坂田联队被八路军消灭后,第一军司令官筱冢义男命令松本一木重新驻扎在阳泉。
“旅团长,小王庄据点失联了。”
通讯兵颤巍巍地报告。
松本一木闻言,怒火中烧:“八嘎,为什么不派人联系?”
“旅团长阁下,已派出通讯兵前去联系。”通讯兵回答。
松本一木随即下令:“命令第36联队的中村,派一个大队的帝国军人前去查看原因。”
通讯兵不敢怠慢,应声而去:“嗨,旅团长阁下!”
时间飞逝,阳泉的日军很快收到电报。
“八嘎,八嘎!”松本一木看着电报,怒不可遏。
他没想到八路军悄无声息地拿下了小王庄据点,更没想到据点内的帝国军人一枪未发就全部玉碎。
此刻,他迫切想知道小王庄据点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无人能解答他的疑惑。
回到杨村的苏阳将缴获的物资交给后勤部的赵老抠后,带着孔捷回到团部指挥室。
“老苏,快说说,昨晚的战士是怎么回事?”孔捷急切地询问。
苏阳缓缓道来:“其实,之前袭击杨村的日军我们曾遇到过。”
“我们团攻打日军青山据点时,就碰到过这样的敌人。”
“回到根据地后,我让魏大勇按照日军的训练方式,结合我提供的一些方法,训练了一批战士。”
苏阳看着专注的孔捷,继续说道:“人数不多,约30人,但精通袭击和暗杀。”
“这30人是从几千人中精选出来的,培养他们的成本足以组建一个步兵营。”
孔捷听后,惊讶地张大嘴巴:“老苏,你可真是深藏不露啊!这么精锐的战士,你居然藏着掖着,不早点亮出来。”
苏阳笑了笑,摆手道:“还不是时候嘛,再说这也是我们团的底牌之一。要不是老总让你来学习,我也不会轻易暴露这张底牌。”
孔捷点头表示理解:“确实,这么精锐的战士,用得好是利刃,用不好可能折损。你考虑得很周全。”
“老苏,万一以后我有麻烦,你可要让你手下的这些战士帮帮忙。”
“咱俩谁跟谁,只要你开口,我肯定帮忙。”苏阳毫不犹豫地答应。
然而,两人未曾料到,这句口头约定日后竟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