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9章 借钱买门面房

作品:《重生1978,茫九妹她回来了!

    “周大爷不是要过来吗?怎么没有看人?”


    “周大爷?”


    范九妹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又复述了一遍,看着胡建新。


    “范妹子。”


    范九妹回头,看到周大娘,周大爷,还有小周一家三口,还有一个女的,怀里抱着一个几岁大的女孩。


    “你们都来了。


    “这是我姑娘周建红,怀里是她的女儿,三岁了。


    健红这就是我给你说的范妹子”。”


    “你就是我妈口中的范妹子,太年轻了,我就叫你范姐。”


    “你们今天也过来看门面?”


    胡建新非常热心的带着这一大帮人又去转一转。


    “范同志,你准备买哪?”


    胡双喜看着对面门面房,说着话。


    “我就买大门口,里面就不参与。你是怎么想的?”


    范九妹坐在自行车的后座,看着对面的门面房,胳膊撑在车座包上。


    “跟你一样,今天来的人不多。”


    “人不多,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要是人多,你想买你喜欢的都买不上。”


    这个范九妹是知道的,等房产特别繁荣的时候,都要加钱,俗称茶水费都不一定能买上。


    有关系的,一张脸就是随心所欲的,买多少套都可以。


    没关系的各种的限购,各种的条条框框,让人觉得这是一个稀缺的产品,买上就是赚到。


    现在信息的落差,才是范九妹捡漏的时候。


    “你打算买什么价位的?”


    听这口气,胡双喜的口袋又有钱!


    “当然是最贵的,贵有贵的理由。你呢?”


    “一样。”


    最后两人商量半天,范九妹买大门四间相连的商铺都是15个平方,合起来4800块钱。


    胡双喜只买两间100元和90元的合起来是2850块钱。


    “你们俩的动作太快,二叔,你也不等我,你们都买好了?!


    找了你们半天,想着你们就在这。”


    胡建新领一大帮子人走进来。


    范九妹刚开始还以为有优惠,跟着这个销售人员谈半天,别人就是一口价,爱买不买,就是这个定价。


    虽然不让价,但是效率是杠杠的,这边交完钱,这边就拿上房产证。


    只要是是门面,都有上下水。


    胡建新拉着胡双喜看了半天的图纸,最后决定买胡双喜旁边的两个门面。


    这一排的门面房都是15个平方,只是价格的不同。


    胡建新的两个门面,一个是70元一千平方,一个是60元一个平方,合起来就是1950元。


    纠结的就是周大爷家,三家人合起来都不到1000块钱。


    “范妹子,你这么有信心?”


    “周大娘,我是对未来的发展有信心,也许这个房子买上很长时间都租不出去,你们心里一定要有这个准备。


    要是你们真的不是很宽裕,也可以考虑考虑。”


    这本来就是一个新的菜市扬,要是维护起来肯定要一段时间。


    范九妹可不敢信口雌黄的给别人打保证。


    这个事情很难说。


    再说,周大爷家的情况还挺特殊,三家人才凑出来这么一些。


    最后是周大娘下定决心,三家人凑钱。


    一个门面50块钱一个平方,15平方就是750块钱。


    这还是问胡建新借了100块钱才买下来的。


    “小胡,你们那个生意姐能不能干?”


    “建红姐谁都可以干,你为什么不能干?”


    “真的吗?”


    “还有我。”


    范九妹本来和周大娘聊天,看到两个年轻人都围着胡建新。


    可能被胡建新的这一大手笔给镇住,胡建新一下子买两个门面,他们一家人紧紧巴巴的,还要借钱才能买一个门面。


    “范妹子,现在卖菜的人越来越多,利润也越来越薄,夏天的菜不值钱,扣大棚,我们家还差一点儿。


    你说我也去卖衣服,行不行?”


    “这有什么不行的,你没听到这些年轻人刚才聊的话题?”


    周大娘忍不住就问了一句:


    “真的可以?”


    “反正是拿计件挣上钱都是自己的,挣不上也无所谓,浪费的也就是时间。”


    “对呀,我怎么没有想通?”


    现在天气越来越热,小家种出来的菜,很多人都拿出来卖,就因为人多,菜也多,菜价就降了很多。


    现在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只要挣上钱的人都会做下去。


    只要看你敢不敢勇敢的迈出这一步。


    顺势而为猪都能飞起来。


    跟周大娘聊天,才知道她女儿嫁嫁给一个父母双亡,还是一个临时工的男人。


    两个人生活特别的拮据,只不过这个男的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两口子的感情非常的好,就是没钱,本来带着一起卖菜,可是现在的菜价?


    这个还是冬天过年的时候卖肉挣的钱,要不然连买门面的钱都没有。


    “你们不是打算买房子吗?”


    范九妹早就听说他们要买房子。


    “就这一点钱根本就不够买房子的,太小住不下,太大又没钱,买个门面房还要借钱,哎。。。。。。


    干什么都不容易。”


    “周大娘,这不是你的风格。”


    “在村子里,大家过的都不好,没有比较,想法也就不多,到这来之后,有钱的人太多,感觉怎么就这么穷?”


    周大娘这么爽快的人,都被这种落差打磨的有点萎靡不振。


    范九妹没办法劝,这个只有自己想通,再说自己站的立扬也不对,毕竟刚才还买了四个门面。


    “只要努力付出,就有结果。你不知道那时候我有多难,担惊受怕的。”


    必须要共情,说出自己的难。


    “的确是,在农村待惯了,不愁吃喝,到了这才知道,出门就要钱。”


    看着周大娘的表情,范九妹就想笑。


    农村想吃菜,出门就在院子里摘,回来洗吧洗吧就炒,城市里想吃菜必须出去买。


    “哈哈哈,周大娘,你太逗了。”


    “都刚开始来的时候,蔬菜的价格还可以,挣些钱,有了些钱,就想买房子。


    没想到现在生意是越来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