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天祭
作品:《女扮男装后,她成了京城权贵的白月光》 或许在别人看来皇帝的确是拒绝了这件事。
君心难测。
听到的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凭借李衡意跟在皇帝身边这么多年来看,此事已经成了。
皇帝说的是,岁考之后,凭绩授官。
也就是说,只要岁考那天,韩明蕴不是考得太难看。
司农寺少卿的位置就只会是她的。
这其实也是皇帝对韩明蕴一个小小的考验。
李衡意轻扫一眼台下的少年。
我已经为你做到了这个地步。
你可千万别让我失望啊,定国公世子。
……
宴会结束,众大臣跪拜谢恩,离席而去。
韩明蕴与老太君,裴氏等人在承天门汇合。
“韩世子。等等我。”
喊她的不是旁人,正是当时吃了发芽土豆的胖官员。
胖官员是宗正寺卿,赵修然。
宗正寺管理皇族事务,审理皇族案件和负责祭祀。
日后很多事上,韩明蕴都要用到此人。
她与赵修然万万不能交恶。
韩明蕴浅笑行礼:“赵大人。”
赵修然赶紧托着她欲要行礼的身体:“世子莫要这样,今日要不是世子所救,我怕是离不开紫宸殿了。”
“世子今日救了我一命,以后世子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开口。
我必定极尽所能。”
“赵大人客气了,救人乃我分内之事。
若是见死不救,岂有脸面站在这高堂之上。”
赵修然听到这话笑眯了眼,还想再同韩明蕴客气一番。
却没想到韩明蕴话锋一转,仿佛上一刻礼貌是他的幻觉。
“不过,我的确有事要请你帮忙。”
赵修然想要夸赞韩明蕴懂事的话,堵在了嘴边:???
少女眸中闪过一丝狡黠。
后天是大魏皇帝每年一度的祭天仪式。
皇帝将会亲自奔赴天坛,举行祭天礼。
而太常寺和宗正寺则是主要负责祭祀的部门单位。
原著剧情中这场祭天的最后一个流程,燎祭。
也就是焚烧玉帛,祝文时,燎炉的大火由红变成绿色。
与此同时,太庙三根柱子连断,天坛乌鸦盘旋。
大祭司听到神祈。
说上天不满如今皇帝的作为,欲要降下大祸。
但熟知剧情的韩明蕴知道,这是人为的。
为的就是掩盖今年江南即将发生的水灾的真正原因。
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引起大魏人民的恐慌。
为那件事造势。
一开始韩明蕴也不知道,这几件事之间有什么干系。
直到她今天从成王口中听到两浙路转运使进京。
就说明这两段,看似毫无关联的剧情,其实是紧密相连的。
她想要扳倒成王,祭祀之祸就不能冷眼旁观。
“你想让我帮你什么?”
赵修然的声音将韩明蕴拉回现实。
“大人你也知道,定国公府早已落魄,府上中馈早已入不敷出。
我母亲今年更是为了元日宴,排场不输其他世家,超额支出。
今年初一晚的家宴怕是……”
赵修然立马听明白了,韩世子这是想来他们家趁饭。
他定睛打量了一下韩明蕴。
暗自评价:细胳膊细腿。
又低头看了看自己圆滚如球的肚子。
定国公府也真是寒碜。
连饭都吃不起了。
定国公夫人也是的,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
怎么能为了面子,饿孩子的肚子呢。
“我和韩世子正是投缘,为了感谢世子今日的救命之恩。
韩世子可愿意赏脸,今晚来赵府一聚?”
顶着赵修然怜爱的目光,韩明蕴当即点头,深怕赵修然反悔。
她喊来小厮白朔:“你去通知老太君和母亲一声,今晚我不在府中用膳。
叫他们不用给我留饭了。”
而后头也不回的上了赵修然的马车。
……
到了赵府。
韩明蕴一下车,入目眼帘的是一匹特别熟悉的马。
她又想不起来,等她跟着赵修然进了府才知道,为什么她会觉得这匹马似曾相识。
马的主人不是旁人,正是镇北王世子,赵知钰。
韩明蕴脑中豁然开朗。
赵知钰姓赵。
赵修然也姓赵。
没想到她误打误撞,竟然救了赵知钰的人一命。
赵知钰看见赵修然身后跟着韩明蕴,霎时也是愣神片刻。
她怎么会来这里?
又想到今天紫宸殿上,韩明蕴救了赵修然一命。
心中立马理清了前因后果。
顾忌着不能让外人发现他们认识,赵知钰环手而立,挑眉讥讽。
“定国公府是一顿晚饭也吃不起了吗?”
“大年初一就来别人家趁饭?”
韩明蕴自然是明白赵知钰的用意,可听到他的嘲讽,心里还是气得牙痒痒。
“定国公府这么多年无人入朝为官。
自是比不上镇北王府的朱门绣户,衣冠望族。”
“我来赵府是情有可原,世子殿下来此又是欲意何为?”
听到这番话,赵修然顿感冷汗连连。
定国公世子也真是胆大,居然敢硬刚赵知钰。
他偷偷瞄了一眼赵知钰的神情。
也不知道殿下会不会放过他。
赵修然想要张口缓解一下气氛,毕竟韩明蕴也算他的救命恩人。
转念想到,要顶着赵知钰身份的压力,为其辩解。
赵修然突然又觉得不值得。
为了一个落魄的定国公世子得罪殿下,他反而更加愿意让韩明蕴吃点苦头。
改一改这个口无遮拦的毛病。
毕竟,韩明蕴日后是要当官,不能不明白祸从口出这个道理。
经过一番思想斗阵后,他决定不帮韩明蕴说话。
可出乎意料的是,赵知钰好像并不准备惩罚韩明蕴。
比这更一反常态,平常挂着个死人脸,看谁都像蝼蚁的殿下。
被骂了之后,居然笑了。
赵修然没有等到韩明蕴受罚。
反而是赵知钰如同脑抽筋一样。
听到怼他韩明蕴。
不仅不反驳,还哼着歌转身离开了。
赵大人陷入了深深怀疑。
难不成他从未了解过殿下?
比起笑脸相向,殿下更喜欢恶语相迎?
不过这也挺好。
忠言逆耳利于行。
比起喜欢听口蜜腹剑的小人阿谀奉承的上司。
他更愿意辅佐赵知钰这种虚怀若谷,宽宏大量的主子。
只是赵大人不清楚。
他的殿下只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对待特别的人,才会如此胸怀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