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兔子急了也会咬人
作品:《恶毒咋啦,本宫是妖妃啊》 “难不成是想着他们那些人都是天兵将士,不吃不喝也能够打胜仗?”
这诛心之言,已近乎质问君主,大不敬。
萧天明第一次发觉,原来他这位一向温婉的贵妃,言辞竟可以如此锋利。
他甚至能感觉到额角在隐隐作痛。
这已经完全脱离了他的掌控。
他将话题拉回来,用一贯的温情口吻安抚。
“瑶儿,你听朕说。”
裴芸瑶却冷哼一声,打断了他的话。
那双漂亮的凤眸中,迅速蓄满了水汽,泪珠在眼眶里打着转,欲落未落。
“不是臣妾不想听陛下说,而是陛下做的事情实在是让臣妾心寒!”
她的声音带上了哭腔,充满了委屈。
那副模样,任是铁石心肠的人见了,也要生出几分怜惜。
萧天明看着她这副梨花带雨的模样,心中却无半分怜惜,只觉得一阵烦闷。
这哭哭啼啼的做派,实在是上不得台面。
可偏偏她说的每一句话,都戳中了他的要害,让他无法轻易发作。
西北战事吃紧是事实,未曾增派粮草也是事实。
这些事情若是传扬出去,寒了将士们的心,对他没有半点好处。
他必须先将她稳住。
“瑶儿,你先别哭。”
萧天明的声音放缓了些,轻声安抚她的情绪。
“有什么事情,朕都会为你解决的。”
“你万万不可只听信旁人的一面之词。”
他刻意加重了后面几个字,意有所指。
“毕竟,朕才是你最亲近的人。”
裴芸瑶的哭声果然渐渐小了下去。
她抬起一双泪眼,婆娑地望着他,里面还带着未曾散尽的怀疑。
那模样,既脆弱又倔强。
他总是这样,用最温柔的话,说着最不可信的谎言。
若非亲身经历过一世的彻骨之痛,她恐怕又要被他这副深情的模样所欺骗。
可惜,她已经不是从前的裴芸瑶了。
“可是外面的人都那样说。”
裴芸瑶抽噎着,声音断断续续,充满了委屈。
“臣妾也是一时心急,又被凌儿那孩子闹得没有办法了。”
“这才来问陛下,想要一个确切的答案。”
她将自己的行为归结于担忧家人和被侄子逼迫,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好似一个无辜又无助的女子。
萧天明见她态度软化,心中那股烦闷才稍稍退去。
这便对了。
女人就该有女人的样子,乖乖听话,不要掺和那些朝堂之事。
他顺势而为,声音愈发温柔起来。
他缓步走向裴芸瑶,在她身前站定,然后伸出手,将她轻轻圈入怀中。
这个怀抱,曾经是她最眷恋的港湾,如今却只让她感到刺骨的冰凉。
裴芸瑶顺从地依偎在他怀里,身子却几不可查地僵硬了一瞬。
“你说的这些,朕都有考虑。”
萧天明的下巴轻轻抵着她的发顶,声音温柔的安抚着她。
“朕还是那句话,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们着想。”
他顿了顿,在斟酌用词。
“况且,至于没有给粮草这件事,更是无稽之谈。”
“朕正谋算着,先送两万担粮食过去,以解燃眉之急。”
裴芸瑶的身子猛然一震。
她从他怀中抬起头,睁大那双湿漉漉的眼睛,一瞬不瞬地看着他。
那双漂亮的凤眸里,还挂着晶莹的泪珠,此刻却写满了不敢置信。
“陛下说的是真的?”
她的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不知道是激动,还是别的什么。
“你当真有这种打算?”
萧天明看着她这副样子,心中最后一点儿疑虑也打消了。
看来,她果然只是听了些风言风语,被吓到了而已。
女子终究是女子,头发长见识短,三言两语便能哄好。
他心中得意,面上却是一片坦然。
他甚至抬起手,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做出了保证的姿态。
“君无戏言。”
“你只管放心。”
这四个字,掷地有声。
裴芸瑶的心,却随着这四个字,彻底沉入了谷底。
君无戏言?
真是天大的笑话。
上次说出这话的时候也是信誓旦旦,却未做到分毫,好似这句话在他这里,就只是随口一言。
但裴芸瑶面上却未曾显露分毫。
她面上挂着泪,一双眸子湿漉漉地望着他,里面盛满了全然的信赖。
裴芸瑶带着浓重的鼻音,抽噎着开口。
“臣妾不是不相信陛下。”
“只是……只是大兄那边的情况,实在是等不得了。”
“您莫要再耽搁了,即刻起就让内务府的人来安排此事吧。”
她说完这句话,便从他怀中抬起头,一瞬不瞬地看着他,那双含泪的眸子里满是恳求,逼得他不得不立刻作答。
萧天明脸上的温情瞬间僵住。
他原本只是随口一说,想着先将人哄住,把今天这关应付过去。
明日再寻个别的由头,随便拨一点粮食过去做做样子,也就足够了。
谁曾想,她竟这般不依不饶,非要亲眼看着他将这旨意下达才肯罢休。
真是妇人之见。
朝堂大事,岂是她一个后宫妇人可以随意置喙的?
但这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
他不能发作,至少现在不能。
他还需要裴家,还需要她这个贵妃来替自己稳住前朝后宫。
萧天明很快便想好了新的说辞,用来搪塞她。
他重新将她揽入怀中,轻轻拍着她的背,动作轻柔。
“朕自然知道,这件事情该如何解决。”
“你当朕不急吗?那也是朕的将士,朕的江山。”
“可是瑶儿,调动粮草非同小可,不是朕下一道旨意那么简单。”
“朕需要同众位大臣商议,该送出多少粮食,从何处调拨,又要派多少兵马护送才最合适。”
“这些都需要时间。”
“你先安心回宫等着,等朕商议好了,一定第一时间就去找你,好不好?”
他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现了自己的深思熟虑,又将拖延的理由说得冠冕堂皇。
任何一个懂事的后妃听到这里,都该知情识趣地告退了。
可裴芸瑶听到这话,心头却是一阵冷笑。
商议?
只怕商议到西北的将士们都饿死冻死,也商议不出一个结果来。
这不过是他惯用的拖延之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