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前朝的事你也想插手?
作品:《恶毒咋啦,本宫是妖妃啊》 他的姿态放得极低。
明月见状,连忙从地上爬起来,拿起搁在妆台上的那把象牙梳,小心地上前一步。
为她通着那一头如瀑的青丝。
裴芸瑶看着箫天明,朱唇轻启。
“陛下,这后宫的事情是解决了,可前朝的事情,还没完呢。”
萧天明的面色,倏地冷了下去。
他搭在膝上的手指,不自觉地蜷缩了一下。
“瑶儿何出此言?你从前,不是从来不管前朝之事吗?”
他的声音里,带上了几分警惕。
裴芸瑶轻飘飘地开口。
迎上他骤然冰冷的视线,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陛下,有些事情,臣妾本也不想管。”
“只是您瞧。”她的声音顿了顿才慢悠悠地抛出问题:“那南海贡珠失窃一事,从采买,到运输,再到入宫,最后神不知鬼不觉地被调换,这牵连甚广,动静如此之大,您觉得,单凭王雪谣一人,她能有这个通天的本事吗?”
他心中猛地一沉。
这桩事,是他亲手安排的。是他利用了王雪谣对他的痴心,暗中授意,帮她换掉了贡珠。
可裴芸瑶是怎么知道的?
萧天明强撑着没有让脸上的表情彻底崩裂,扯出一个安抚意味的笑容。
“瑶儿,你想多了。”他的声音刻意放得更柔。
“王雪谣一个深宫女子,哪来这么大的胆子和人脉。朕想,大约是她身边的奴才仗着王家的势,在外头狐假虎威,撺掇着她犯下此等蠢事。”
他顿了顿,伸手覆上裴芸瑶的手。
“此事可大可小。你我都清楚,王家毕竟是母后的母族,盘根错节。若真将这盆脏水往王家身上泼,只怕母后那边,我们不好交代。”
他将我们两个字咬得很重,像是在提醒她,他们才是一体的,他们的敌人,应该共同面对,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由她来质问他。
裴芸瑶没有抽回自己的手,任由他握着。
面色温和,语气却异常冷硬。
“那陛下的意思是,这件事情就这么算了?”
他耐着性子解释道。“倒也不是算了。只是此事牵连甚广,若真要一查到底,闹得太大,你我眼下,都不好收场。”
他以为,这已经是最大的让步。
可裴芸瑶却像是根本没听见他的为难,她缓缓抬起头,迎着他的目光,那双清亮的凤眸里,此刻竟带上了逼人的锐气。
“不好收场?”她挑起一边的眉毛,那动作张扬,说出的话字字诛心:“难不成,皇上还惧怕王家不成?”
何止是惧怕。
是忌惮,是憎恶!
他做梦都想将王家连根拔起,将那个压在他头顶十几年的王太后彻底踩在脚下!
可不是现在!
萧天明眼底的阴鸷一闪而过,快得让人无法捕捉。
他松开裴芸瑶的手,缓缓站起身,踱步到窗边,背对着她,声音也跟着沉了下来。
“事情自有轻重缓急。”
他转过半个身子,垂眸看着她,语气里带上了几分责备的意味。
“况且,你已经私下罚了王雪谣去浣衣局,此事在后宫已有了定论。若是再因此事闹上朝堂,你让前朝那些言官如何议论?只会说你这贵妃恃宠而骄,干预朝政,到时候,王家那些党羽,更是有了攻讦你的由头。”
他用为她着想的姿态,想结束这场让他心力交瘁的谈话。
裴芸瑶闻言,却发出了一声极轻的嗤笑。
“罢了。”
她说。
“既然皇上都无法抉择,那臣妾一个妇道人家,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萧天明以为她终于妥协了,心下稍安。
可她接下来的话,却字字冰冷。
“这件事情,臣妾不追究,自然有的是人会议论。反正,消息终究会传出去的。”
“到时候,天下人也只会觉得,皇上您对王家,还真是颇为包容,颇为……忌惮啊。”
她的声音顿了顿,转过头,一双凤眸直勾勾地盯着他。
“至于,是我们先发制人,将王家钉在窃取贡品的耻辱柱上,被人说一句手段狠辣,还是我们忍气吞声,坐等这桩丑闻发酵,让天下人议论皇上您被外戚压得抬不起头……这两者,究竟哪个更厉害,哪个……更能动摇您的江山。”
“那,就不得而知了。”
萧天明看着裴芸瑶那副云淡风轻一股无名火从胸腔深处烧起。
这女人!
她永远都知道,刀子要往哪里捅,才能让他最痛,最无法反驳!
她竟然拿他的江山来压他!
萧天明背对着她,紧紧攥着拳。
思虑后他对着裴芸瑶,露出一个赞许的微笑,那笑意却不达眼底。
“果然还是瑶儿思虑周全。”
他走回她身边,语气是刻意的亲昵:“是朕糊涂了,只想着息事宁人,却忘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道理。朕这就下令,让大理寺和刑部共审此案,务必将这偷换贡珠,意图构陷忠良的幕后黑手,给朕揪出来!”
恰在此时,一直垂首屏息的明月,将最后一支碧玉簪稳稳插入乌黑的发髻中,轻声道:“娘娘,好了。”
裴芸瑶抬手,指尖轻轻拂过鬓边点缀的珠花。
她从镜中看着萧天明那张写满大度的脸,缓缓站起身来。
“陛下。”她开口:“彻查是应当的,但也不必如此着急。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王家盘根错节,真要立刻动手,怕是会引起朝局动荡。”
萧天明一愣,没料到刚刚还咄咄逼人的她,竟然会主动退让。
裴芸瑶却话锋一转,凤眸望向东宫的方向,眸光倏然变得柔软。
“眼下时辰还早,陛下……是否该去看看颙儿了?”
后宫出了这么大的事,太子受了惊吓,他这个做父皇的,理应前去探望安抚。
这桩事若是传出去,只会说她裴芸瑶这个妖妃行事跋扈,手段狠辣,可萧天明若去了,那便是帝王对储君的看重与厚爱,是稳定人心的最佳举动。
萧天明本不想去。
却听裴芸瑶幽幽地又补了一句。
“凌儿也在东宫陪着太子读书,算起来,这几日他也没见着陛下一面。臣妾的大兄若是问起来,凌儿年纪小,怕是也只能实话实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