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妥善处理好百姓们的问题,苏筱他功德无量
作品:《让我当妾?转身搬空库房当女皇!》 苏筱为什么这么做。
一个是因为挖矿确实用不了这么多人。
一个是现在还是农耕文明,不可能把所有的劳动力都用在了矿业上。
本质上,还是需要更多的人口去种地。
现在让他们都去挖矿,是因为南京和镇江都没有做好准备,而这么多人,白白闲着,又是极大的浪费。
而且容易滋生一些问题,打架斗殴,偷鸡摸狗什么的。
不如给他们找点事情先干着,先解决了温饱问题,再考虑安置的问题。
南京知府和镇江知府都找到苏筱,跟她商量,这群人的安置问题。
所以苏筱就让他们自己做选择。
愿意继续干活挣钱的,就继续留下挖矿。
愿意继续种地的,就继续去种地。
双向选择。
但是,苏筱猜到,大部分人,其实还是想种地的。
因为土地是华夏大地百姓们最大的馈赠,也是最大的依靠。
种地种菜,简直成了国人骨子里的最深沉的基因。
没看后世的人们,登陆月球第一件事就是问能不能种菜吗?
种菜,已经成了国人的执念了。
果然,这个选择一交给百姓,百姓们百分之九十五都愿意继续种地!
好,很好,非常好!
这很符合大家的预期。
于是,苏筱就跟南京知府和镇江知府商量了一下,从两个地方划拨一块土地,专门用来安置这些流民。
让他们恢复生产,加大生产,生儿育女,繁衍生息!
本来南京知府只想随便拨一块地,把流民给打发了。
苏筱不同意。
直接跟对方拍了桌子,撂下话:“你要是敢糊弄百姓,我就然让你当不成这个知府!不信,我们走着瞧!”
南京知府哪里敢跟苏筱拍桌子?
只能忍气吞声的赔礼道歉:“是下面人不懂事,随便划了块土地糊弄事儿。我一定好好的教训他!苏公子,消消气,消消气!咱们有话好好说!”
“这块地,就它了!”苏筱指着一块平原区域,说道:“闲着也是闲着,就用它来安置百姓了!”
“可是……”
“没有可是!”苏筱冷傲的说道:“我知道你的小舅子看上这块土地了,想据为己有。你回去告诉他,趁早歇了这个念头。我看上的地方,他敢占一分地试试?”
“不敢不敢。”南京知府不停的擦着冷汗。
他小舅子的事情,苏筱都知道,看来他别的事情,苏筱也知道。
得罪不起啊!
南京的难民问题给解决了。
镇江知府那边都不用苏筱出面,友通志已经安排的明明白白了,给难民流民划拨的土地,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是绝对不是最差的,随便拿来糊弄的。
是真的有为灾民难民考虑,适合他们的土地。
苏筱亲自盯着那些想要种地的百姓,真的落实到了那块土地上,并且每一家每一户都给了一定数量的粮食、盐,确保他们最基础的生活。
那些百姓们,简直都感动的要疯掉了!
纷纷给苏筱下跪磕头。
苏筱拉都拉不住。
只能任由他们给自己磕头。
看着这一地的百姓,能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苏筱不由得微笑了起来。
她这些日子吃的苦受的罪,都是值得的!
“苏筱他真的是功德无量啊!”衙役周仓忍不住对自己的同伴说道:“我长这么大,就从来没见过一个人,不为钱不为利不为地位不为其他,只为一个仁义,就做到这个份上。这些功德,都是他该得的!”
“是啊!我要是有这样的上峰,那我也死心塌地的跟着他干!”另外一个衙役赞同的说道:“这些日子,我可算是长见识了。原来这个世界上,也不全是黑暗,还是有一抹光明,能照暖人心的!”
“我没你们俩这么会说。反正吧,如果苏公子哪一天想当皇帝了,我第一个赞同!跟着他,错不了!他不会亏待自己人!只要是能被他纳入保护羽翼,那就是十足的人生坦途了!”
其他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安置完了剩下的流民,只剩下一万多人选择了继续开矿。
苏筱提前准备的班底,这个时候就用上了。
这一万多人以雇佣的方式,在矿场做工。
每个月准时付薪水,可以让他们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住的地方,还是原先的活动板房,只不过,苏筱收走了大部分,只留下了足够他们居住使用的。
吃饭也可以继续吃食堂,付钱就是了。
总之,他们表示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让朝廷头疼的流民安置问题,就这么被苏筱轻松的给解决了。
太后收到这个消息,那是长长长长的松口气啊!
还好有苏筱!
不然,这股流民一旦拧成一股绳子,起兵叛乱,那事儿也就麻烦了!
现在,叛乱的因素,悄无声息的被解决掉。
极大欢喜。
深夜。
苏筱出现在了矿区,将这段时间流民、难民们开采下来的矿石,全都收进了空间里。
剩下的矿石,等她将来有空再收。
湖北湖南距离这里也不远嘛。
现在当务之急,是让姜大儒他们走完流放的流程,然后跟着他们转道湖广。
所有的一切都安排的明明白白,日子也就到了阴历的十月。
苏筱离开的那天,照旧是万民相送的壮烈景象。
道路两边的人,全都在掉眼泪,依依不舍。
苏筱他们走的可沉重了。
“苏公子,你以后可一定要回来啊!”
“苏公子,将来有用到我的地方,尽管开口!是你救了俺们一家老小的命,我这条烂命就是你的!让我干啥我就干啥!”
“苏公子,你可千万记得我们,不要忘了我们!将来你安顿好了,千万告诉一声,你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
“对对,我们决定好了,将来苏公子在哪里住,我们就搬过去一起。我们不信别人,我们只相信苏公子!”
老百姓们的言语可能不会那么华丽,但是每一个字都是那么朴实的信任。
苏筱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一一的跟他们握手告别。
这一幕看在南京知府和镇江知府的眼里,可不是滋味了。
他们身为父母官,都没有这个待遇。
苏筱一个平民布衣,却做到了他们所有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惭愧啊!
友通志也在想,要是大豫朝没了,他也去投奔苏筱算了。
跟着这样的上峰干活,得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