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镇江赈灾,能救一个是一个!
作品:《让我当妾?转身搬空库房当女皇!》 第二天早上,宋氏他们全部都动手,架起大锅熬姜汤。
这次不仅仅是姜大儒一家人,另外两家流放的也跟着沾光,每个人都分到了一碗浓浓的姜汤驱寒。
甚至是人牙子和那群孩子,也都分到了。
不少人连连道谢。
宋氏却说道:“我儿子心善,不忍心看到任何一个生命凋谢。希望你也能善待这些孩子!能给他们找个好去处就找个好去处吧。也算是给自己积德了。”
几个人牙子纷纷点头说是。
他们已经见识到了这个小公子的厉害,既然小公子的母亲都开口了,他们自然是不敢违逆贵人的意思的。
这群孩子,就别送青楼了,调教两年,送到各大权贵家里,混口饭吃吧。
苏筱自己都没有想到,因为自己的一时不忍,拯救了这一批孩子。
吃饱穿暖,再次上路。
这一次,所有人都穿上了最厚实最暖和的衣服,艰难的朝着镇江行走着。
可能是因为大家听说,前方去镇江能休息两天,所以都不用衙役催促的,大家走的都挺快的。
而且,也不敢停下来啊,一停下来就冻的要死。
还不如一直走路,活动身体,保持热量,还能觉得好一点。
苏筱他们在马车上,也是不停的点燃着炭火,烧着热水。
烧好了热水,就给那些人喝一口,暖和暖和身体。
就这样,马不停蹄地赶路的情况下,他们在第三天的时候,终于到了镇江。
镇江,也是一个历史名城,曾经出过不少的文化人。
那些逃难去扬州又被拒绝的难民,最后都停留在了镇江。
镇江用温柔的胸怀,接纳了这些苦难的人民。
然而,这一次的天灾,是镇江也承受不住的严寒。
因此,这两天的时间里,镇江死伤无数。
直接冻死的人不多,但是冻伤的人不少。
底层百姓也是有自己的求生智慧的。
他们在感受到温度变化的第一时间,就聚集到了一起,集中手里的柴火到一起,点燃一个大点的火堆,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
大家都彼此挤在一起取暖,就跟一群小鸡仔似的,尽管冻的瑟瑟发抖,却也能保住自己的命。
就是不少人冻伤,耳、手脚上长出了冻疮。
这个倒也还好,就是温度骤降,导致大片大片的人感染风寒。
在这个普遍没有抗生素的年代,一场风寒就死掉的人,真的是大有人在的。
所以,整个镇江都笼罩在了死亡的阴影之中。
苏筱他们赶到镇江的时候,面对的就是这么棘手的画面。
苏筱知道自己必须出手了,不然镇江的百姓,真的就完蛋了!
苏筱对荀子卿他们说道:“你们在这里等我。我先去见镇江知府,这次救灾必须有官府的参与才行,只有我们几个人,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而且灾情严重,必须加快加急,不能再拖了!”
“好!”荀子卿点头,严肃的说道:“我们这边需要准备什么吗?”
“上次我让你搓的药丸,开始搓起来,接下来会是一个海量的消耗!发动能动弹的人,全都过来搓药丸!”苏筱下达指令。
“明白!”
“二姐!”苏筱转头看向苏真:“你和女眷们马上赶制一批纱布口罩,就按照我做的样式去做。”
“明白!”苏真马上严肃的点头答应了下来。
“母亲,做好明细账,我会跟知府对账!”苏筱又吩咐说道:“镇江知府名声一直不错,是个做实事的。想必,他不会赖账!”
宋氏点头:“放心!”
“好了,我先过去了!”苏筱解开了一匹马,翻身上马,就朝着镇江知府那边哒哒哒的过去了。
镇江知府很快就找到了。
苏筱翻身下马,不等有人阻拦,直接报上了名号:“我是苏筱,我要见你们知府大人,我有办法可以帮助百姓们度过这次的严寒天灾!”
说完,苏筱就展示了太后给自己的令牌。
对方一看金牌,马上就跪下了,说道:“属下这就去汇报!”
不过是片刻的功夫,苏筱就看见一个须发都花白的男人,穿着官服急匆匆的从里面走了出来。
双方一见面,同时抱拳行礼:“在下镇江知府,友通志。”
“苏筱!”
“我听过苏公子的名字,太后娘娘更是对苏公子赞不绝口。这次有苏公子襄助,我们镇江有希望了!”友通志也不废话直接进入主题:“不知道苏公子的办法是什么?”
“先说说镇江的情况。一共多少人,受灾百姓有多少?多少人死亡?多少人受伤?多少人生病?生病的人是否隔离?镇江一共有多少医馆大夫?他们有几个人是擅长风寒治疗的?”苏筱直接问出了几个最关键的问题。
“走,我们进去说,边走边说。”友通志抬手邀请苏筱进了知府大门,一边走一边回答:“原本镇江的人口只有五十万,因为难民的大量涌入,目前还没有具体清点清楚,但是最少也有十万以上的人口。”
“目前,这批难民被安置在了镇江南边,本来是打算给他们划拨一些土地,让他们驻扎下来,结果还没来得及,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天灾。”
“目前死亡人数,已经得到统计的是三万余人。被冻伤的人群中,高烧的就有数万人,其他人都是其他的症状。”
“未曾隔离,因为没有条件。镇江已经满载负荷,根本抽不出地方隔离了。”
“我已经让人去全城统计擅长治疗风寒的大夫了,但是据目前来说,擅长的人不多。”
“医馆一般都是世代经营,一代传一代,很多大夫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镇江,而镇江一直都是地势温润,极少出现这样的严寒,所以缺乏有效的经验。”
“就算是有经验,药材也不够啊!全城几乎没有囤多少专门治疗冻疮的药!”
苏筱一边走一边听一边点头,听到友通志说完最后一句,给了他一句定心丸:“这个不怕,药材我有,治疗的特效药我也有。但是,必须划出一个区域隔离生病的百姓。否则一旦传染到整个镇江,就真的控制不住了!”
“好,这个事情你来做主,我听你调遣!”友通志真是一个搞实事儿的人,跟徐州王是一个类型的。
但是友通志是太后的人,所以才对苏筱这么言听计从。
这也是苏筱第一时间找友通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