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姜大儒流放之路开启,苏筱随行保护
作品:《让我当妾?转身搬空库房当女皇!》 时间一晃,就到了姜大儒全家要流放的日子了。
苏筱他们也都早早收拾妥当,驾驶马车在城门的位置等候了。
跟着姜大儒一起流放的,还有另外两家。
一家是因为站队错误,被牵连到了。也是太后跟小皇帝斗法的倒霉蛋。
一家是因为是被自己的隔房长辈连累。隔房长辈贪污受贿被查出来了,他们都被斩立决了,被分出去的这一支就被流放了。
是的,在古代,只有权贵阶层才有资格流放。
普通人就直接砍了。
这个时候都是讲家族的,只要家里有一个人犯事儿,基本上七大姑八大姨都得跟着被连累。
这一群人,都是因为这样被连累的。
这也是苏筱跟姜大儒聊到法治这一条的时候,苏筱的理论是:罪不及妻儿,祸不及家人。一人做事一人当。
连坐这种制度,只适合低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不需要用连坐的方式震慑宵小和罪恶了。
当姜大儒提问,如果不用这么雷霆手段震慑犯罪分子,会不会让犯罪分子有恃无恐?
苏筱的回答是:当国家机器极其强大的一定程度的时候,足够震慑一切犯罪分子。当然,为了让犯罪分子有一定的顾虑,因此未来当官参军都必须查三代以上。三代清白的,才有资格享受国家福利。受过罪犯好处的,必须连坐。但是其他的亲眷不曾受过他的好处,却要因为他的过错被连累,这对其他人不公平。她的国家,第一件事就是要法治、公平。
姜大儒大为震撼,并心生向往。
此时,晨光熹微。
大牢的门打开,一群穿着囚服的人们,身上带着脚铐手铐鱼贯而出。
这没人比较,还看不出来什么。
有人做对比,差距马上就显现出来了。
那两家流放的人员,穿的衣衫褴褛,在大清早冻的抠抠搜搜,哆哆嗦嗦的。
而姜大儒一家老小,全都穿上了棉背心棉马甲,暖暖和和的,精精神神的。
别人都是带着沉重的枷锁,一串串的跟蚂蚱似的,串在了一起。
姜大儒他们则是仅仅脚铐锁在一起,防止他们逃跑就行了。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是让那两家大跌眼镜。
十几个孩子,每个人都挎着一个小篮子,一拥而上,每个人都排队发东西。
第一个孩子发的是适合长途跋涉的鞋子。
第二个孩子发的是更保暖更吸汗的棉线袜子。
第三个孩子发的是保护踝关节的套筒。
后面年龄小的孩子,则是过来发包子、饼、鸡蛋。
反正这十几个孩子发完,姜大儒全家的装备瞬间焕然一新!
那两家眼珠子掉了一地,然后就去问负责押送的衙役:“大人,为什么只有他们有,我们的呢?”
负责押送的衙役,也收到了苏筱他们准备的礼物。
只是没有那么详细,而是送的品质更好的手套头套鞋子和食物。
所以,他们自然是向着姜大儒他们说话了:“这是他们的家里人给准备的。想要?你也让你家里人准备啊!”
对方不服气:“可是我们全家都已经下监狱了啊!怎么送?”
衙役懒洋洋的瞥他一眼:“那我就不管了,谁叫你没朋友呢!谁叫你人缘不好呢?”
一句话就给怼回去了。
对方哑口无言。
苏筱他们也不说话,就那么抱着手站在一边,喜滋滋的看热闹。
姜大儒的家人是第一次见到苏筱。
他们纷纷朝着苏筱行礼道谢:“多谢苏公子!”
“哎呀不可不可!姜夫人可是长辈,我怎么能受您的礼?”苏筱一个箭步冲过去,扶起了姜大儒的妻子,姜李氏。
姜李氏,原名李渔,姜大儒叫她渔娘。
苏筱不能这么叫啊!
所以,苏筱就称呼姜李氏为姜夫人。
姜大儒却说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们姜家一门,从今天开始,就是跟着苏公子了。所以,这一礼,你受得!”
这是明确表态,要以苏筱为主了。
苏筱为主公,他为臣。
臣对主公行礼,该得!
苏筱松开手,让姜李氏完整的行完了这一礼,姜大儒也对着苏筱郑重行礼。
然后苏筱回以隆重一礼。
这一刻,君臣之礼,已成。
姜大儒彻底绑上了苏筱的战船,成为了苏筱未来征伐天下的智囊之一,以及管理国家的左臂右膀之一。
苏筱身后的荀子卿等人,上前纷纷行礼,并且做自我介绍。
“荀子卿。河南人士,自小跟随师父入山学艺。如今学成归来,但求一良主,辅佐左右。”
“于婧仪。东南于家嫡女,前任楚王妃。如今跟着苏公子浪迹天涯,行侠仗义,救助百姓。他给了我第二次选择的机会,他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擅长兵法。”
“谢行舟。前任禁军教头。师从少林。现在跟随苏筱。”
“宋家嫡女宋婉宁,苏筱的母亲。”
“妾身柳湘霏,苏筱的生母。”
“苏灵、苏真、苏筱。我们是苏筱的姐姐。”
伴随着每个人的自我介绍,姜大儒和他的家人都一起行礼。
双方见礼完毕。
就是自己人了。
“好了,我们别耽误衙役大哥们的工作。”苏筱让开一步,说道:“咱们规矩是规矩,人情是人情,不能让衙役大哥们难做!”
几个衙役纷纷对苏筱抱拳道谢。
苏筱这拎得清的姿态,让大家都好做人。
囚犯们排成队,一点点的朝着城门走去。
苏筱他们则上了马车,在后面慢慢的跟着。
队伍很长,但是也很快通过了城门。
按理说,扬州这边的秋天,是很温暖舒适的。
可是今年的中秋,觉得这温度却是诡异的低了不少,差不多跟河北一带的温度持平了。
所以这让不少人都感染了风寒。
队伍里的人太多,而且太密集,一旦有人感冒传染其他人,那就是一倒一大片。
姜大儒的家人里还有不少的孩子。
如果病倒了,是很麻烦的事情。
所以,苏筱就让家里人在马车里点燃了小炉子熬药。
熬好一个就喝一个。
排队来,都有都有。
甚至是衙役都有。
至于其他的囚犯,不好意思,没有。
是不是自己人,区分的还是很清楚的。
到了中午休息的时候,别人都是排队等衙役们分发一个黑漆漆散发着馊味的馒头或者是大饼。
而姜大儒他们吃的是香喷喷的小馄饨、米饭、炒菜。
要问这些饭菜哪儿来的?
哦,在马车上做的。
实际上都是苏筱从空间里拿出来的,可方便了!
本来几个衙役是有意见的,但是当他们看到自己也有份儿的时候,顿时就没意见了,甚至睁只眼闭只眼,默许姜大儒他们坐到了苏筱的队伍里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