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谭家烧鸭

作品:《四合院之我有一个灵泉空间

    清晨的阳光洒在四合院的青砖地上,林木推着自行车出门,后座绑着个竹筐,里面是两只肥美的灵泉鸭和几把翠绿的蔬菜。


    今天要给娄家送食材,小轿车太显眼,他特意没让娄家派车来接,而是自己送过去。


    路过中院时,正碰上何雨柱扶着腰从房间出来,一脸疲惫却掩不住喜色。


    "傻柱!"林木挑眉,"昨晚没累着吧?"


    何雨柱老脸一红,支支吾吾:"没有,就是床太硬。”


    看到傻柱的样子,林木有点忍俊不禁。


    不过看何雨柱这模样,怕是折腾得不轻!


    "悠着点。"林木拍拍他肩膀,"我姑姑身子弱..."


    "我知道!"何雨柱急得直摆手,"我很温柔的!"


    这话从"四合院战神"嘴里说出来,莫名有喜感。


    正说着,里屋门吱呀一声开了。


    姑姑探头出来,发丝还有些凌乱,脸颊带着淡淡的红晕:"小木,起这么早..."


    "姑姑,早。"林木憋着笑,"傻柱说他腰疼..."


    "啊?"姑姑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脸唰地红到耳根,"胡说什么..."


    何雨柱手足无措地站在那儿,走也不是留也不是,一米八几的大个子缩得像只鹌鹑。


    林木大笑,推车离开:"我去趟朋友家,大丫小丫还在房间里睡觉,你看着点。"


    骑出胡同,晨风拂面,格外清爽。


    娄家小院位于西城区一条僻静的胡同里,青砖灰瓦,门楼低调却透着股不凡气度。


    林木敲门,开门的竟是娄晓娥。


    "林大哥!"小姑娘惊喜地叫道,"我就知道你今天来!"她蹦跳着引林木进门,"妈妈等你好久了!"


    院子里,娄振华正在打太极拳,见林木来了,收势笑道:"小林!来得正好!我刚打完拳!"


    娄夫人谭淑华从厨房探出头,围着围裙,手里还拿着锅铲:"林同志!鸭子带来了?"


    "带来了。"林木解下竹筐,"两只鸭,还有些青菜。"


    娄夫人快步走来,检查鸭子品质。


    这两只灵泉鸭羽毛雪白,体态肥硕,宰杀后仍能看出生前健康活泼。


    娄夫人捏了捏鸭胸肉,又闻了闻,眼睛一亮:"好鸭!真不知道是怎么养大的。"


    娄振华凑过来看,也连连点头:"这鸭子...不一般啊!毛色光亮,肉质紧实,小林,你朋友是养殖专家?"


    "算是吧。"林木转移话题,"娄叔叔身体好些了?"


    "好多了!"娄振华拍拍胸脯,"多亏了你!"


    正说着,娄夫人已经麻利地开始处理鸭子。她手法娴熟,拔毛、开膛、清洗一气呵成,一看就是行家。


    林木注意到,她特意保留了鸭肝、鸭胗和鸭心——这些内脏在谭家菜里都是宝贝。


    "小林,"娄夫人突然问,"留下来吃饭吧?我做个谭家烧鸭让你尝尝。"


    林木本想婉拒,但娄晓娥已经拽住他的袖子:"林大哥!必须留下!妈妈做的烧鸭可好吃了!比全聚德还棒!"


    盛情难却,林木点头答应。


    娄晓娥欢呼一声,拉着他去参观房间。


    ……


    厨房里,谭淑华已经开始烹制烧鸭。


    先用沸水烫鸭皮使其紧绷,再刷上秘制酱汁风干。


    最后用文火慢烤,整个过程中,她对火候和调料的把控精确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中午,一桌丰盛的菜肴摆上桌。


    主菜当然是谭家烧鸭,金黄酥脆的鸭皮泛着油光,切成薄片整齐码放,旁边配着小碟甜面酱和荷叶饼;


    配菜有清炒灵泉青菜、鸭架汤和一道精致的凉拌三丝——鸭胗、鸭心和鸭肝切丝凉拌,淋上特制酱汁,香气扑鼻。


    "来!趁热吃!"娄振华热情招呼,"淑华的烧鸭,国宴水平!"


    林木夹起一片鸭肉。鸭皮晶莹剔透,如琥珀般诱人;鸭肉粉嫩细腻,纹理分明。蘸点甜面酱,用荷叶饼卷了送入口中——皮脆肉嫩,酱香浓郁,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堪称完美!


    "好吃!"林木由衷赞叹,"皮脆肉嫩,酱香十足!"


    娄夫人满意地笑了:"鸭子好是关键。你那朋友的鸭子,品质确实罕见。"


    娄晓娥迫不及待地夹了块鸭腿给林木:"林大哥!最好吃的给你!"


    林木有点受宠若惊。这鸭腿确实金贵——整只鸭最精华的部分,通常要给最尊贵的客人。


    娄晓娥这丫头,是真把他当自己人了!


    吃完饭,几人坐在桌子上聊天。


    "小林,你对现在的局势怎么看?"娄振华的问题像块石头,重重砸在平静的水面上现场的气氛突然凝固。


    娄夫人识趣地起身:"晓娥,帮妈妈收拾厨房。"


    小姑娘不情愿地嘟着嘴,还是跟着母亲离开了。


    餐厅里只剩下林木和娄振华两人。


    "娄叔叔,"林木压低声音,"这话不该问我吧?"


    娄振华抿了口酒,眼中精光闪烁:"小林,这儿没外人。我娄振华在商海浮沉三十年,看人从没走眼过...你,不简单。"


    窗外的槐树沙沙作响,投下斑驳的光影。


    林木知道,这是一个关键节点。


    娄振华在试探他,也在寻求出路。


    作为穿越者,他清楚未来二十年的惊涛骇浪——公私合营、十年动荡...多少资本家在这场风暴中家破人亡。


    "娄叔叔,"林木直视对方,"你真想听?"


    "但说无妨。"


    "那我就直言了。"林木声音压得更低,"局势会越来越紧。公私合营只是开始,接下来资产国有化是必然趋势。"


    娄振华手指一顿,虽然早有预感,但从林木口中如此明确地说出,还是让他心头巨震。


    "至于时间..."林木蘸着茶水,在桌上写了个"56",又迅速抹去,"最迟这个节点。"


    娄振华面色凝重。1956年,只剩不到一年了!


    "小林。"他声音发紧,"依你看,我该怎么办?”


    "两条路。"林木竖起手指,"第一,主动配合,争取个''红色资本家''的名头,但产业保不住。"


    娄振华苦笑。这条路他想过,但把几代人打拼的家业拱手相让,实在不甘心!


    "第二呢?"


    "鸡蛋不放一个篮子。"林木目光炯炯,"可以向外求,比如香港。"


    "香港?"娄振华皱眉,"英国人的地盘..."


    "正是因为是英国人的地盘,才有操作空间。"林木分析道,"香港法治健全,资金进出自由,最重要的是将来内地开放,香港就是跳板!"


    娄振华眼中闪过一丝惊诧。这年轻人,竟有如此长远的眼光!开放?现在这形势,谁敢想"开放"二字?


    "小林你这''开放''的说法..."


    "娄叔叔,"林木意味深长地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这形势,不会永远持续。"


    娄振华深吸一口气,起身踱步。


    窗外,蝉鸣声嘶力竭,仿佛在为这个燥热的午后呐喊。


    "具体怎么做?"他突然转身,目光如炬。


    林木知道,娄振华动心了。


    “那就要看你想做什么了,如果只是出去避难,那你把资产转移出去就行了。”林木淡定的说道。


    “我是商人,不可能坐吃山空,肯定是要做生意的。”


    “那你可以注册一个贸易公司,做转口生意。”


    "转口什么?"


    "什么都行。药品、机械、纺织品...关键是建立渠道。"林木顿了顿,“当然你也可以和我合作,咱们一起开个食品厂。”


    “为什么是食品厂?”


    “我拿过来的食材品质你也知道的,我可以提供同样品质的小麦给你,只要跟普通小麦混合,”林木笑了笑,继续道“做成饼干,味道肯定比普通饼干好,我们甚至可以打造一个奢侈品牌,到时候出口到国外。”


    林木说得开心,给娄振华画起了大饼。


    林木的想法不错,如果拿出来的小麦也是这个品质,那确实可行。


    但如果同意,就意味着要放弃内地根基,远走他乡。


    "小林,你的想法不错,但我这些厂子,可是几代人的心血啊..."


    "娄叔叔,"林木正色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这句话像记重锤,砸在娄振华心上。是啊,人都保不住,要厂子何用?


    "风险呢?"他沉声问。


    "主要在国内。"林木直言不讳,"转移过程若被发现,那就麻烦大了,所以必须谨慎,分批进行。"


    "小林,你为什么帮我?"


    “因为我有件事需要你帮忙。”林木笑了笑说。


    “是什么忙,你说。”


    “现在你帮不了我,等开食品厂开起来再说吧。”


    "好!"娄振华突然拍桌,"就按你说的办,我会尽快安排人转移的!"


    “慢慢来,反正有的是时间,最重要的是安全。”林木觉得安全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