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四九城的关注

作品:《四合院:从铁路民警到京圈大佬

    李卫东听到这话,表情微微一变。


    现在的风气好了许多,也有很多人平反。


    但这并不意味着,李卫东可以胡作非为。


    有些事情的界限,反而要画得更清楚。


    “他们的身份的确有点问题。”


    “但我们可以转换思路。”


    李卫东好像是发现了什么漏洞一样,眼睛发光:


    “比如把他们聘为老师。”


    在李卫东的讲述下,一个大胆的计划酝酿了出来。


    那些人因为过往的经历,不适合进入体制或者参与某些更加重要的科研任务。


    但是他们有才华,也有学识。


    李卫东刚好想要从根本上改变教育体系。


    他打算先把这些知识分子放在教育系统中,再过几年,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让他们继续进入科研系统,发光发热。


    有了李卫东作出的决定,相关计划开始快速推行实施。


    而李卫东也去了这座特殊的学堂。


    见到了那些本应该意气风发,可如今却身形消瘦甚至神态恍惚的知识分子。


    他叹了一口气:


    “我明白你们的辛苦。”


    “也能够体会你们的付出。”


    “现在我的计划只是一个折衷之计。”


    “但是我保证,不会忘记任何一个人的功劳。”


    在李卫东的讲解下,一个更加健全的教育培养体系被描绘了出来。


    而他们这些满身污点的人,在李卫东的眼里,就是伟大起航的奠基石!


    看到众人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李卫东回去之后,还特意根据这些人的身体状况,调配了合适的保养药方。


    这些知识分子可都是宝贝。


    他们的健康,也是李卫东最关心的状况。


    解决完这方面的问题,李卫东回到了办公室。


    看向正在值班的姚克葛:


    “督查小组那边有没有什么消息?”


    督查小组是凌驾于现有体系之外,直接向李卫东报告的。


    但是李卫东也要求他们认真负责的同时,也要做到依法并且依照证据行事。


    姚克葛立刻抬头,将一份整理好的文件送到李卫东面前。


    文件里都是对玄昌市现有体系官员的审查。


    而李卫东打算以督查小组为起点,打造一个全方位的纪律监督体系。


    可这样做就等于在政府之外,又套了一层壳。


    李卫东没有给督查小组的成员定下正式的职位,只是将他们挂靠在公安系统、特警体系中。


    “有些事,还是不适合我做。”


    李卫东摇摇头,又拿起一张纸。


    他打算再给陈老写一封信。


    忙完了督查小组的事情,李卫东又拿起衣服向外面走去。


    姚克葛立刻跟上。


    李卫东除了制定计划之外,还要求所有人包括自己必须深入基层。


    李卫东强调的是,改革不能脱离实际!


    现如今玄昌市的经济发展,已经有了起势的苗头。


    甚至有许多外地人闻讯而来。


    在这个没有全面改革的年代,想要来到玄昌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更难得的是,他们能够敏锐地捕捉到玄昌市的风向!


    李卫东对此是欣赏的态度。


    他甚至直接看向姚克葛:


    “你觉得这些人如何?”


    姚克葛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如实说出自己的感想:


    “闻风而动,虽然能配合咱们的计策,却给人一种随时准备投机倒把的感觉。”


    李卫东点点头:


    “你的感觉没错。”


    “这些人的感官非常敏锐,如果利用好了,那他们就会成为我们成功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的最好引擎。”


    “如果没有利用得当,就会让他们钻空子,获取更大的利益。”


    “到时候,反而会让如火如荼的经济建设蒙上一层烟尘。”


    听着李卫东冷静的分析,姚克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跟在李卫东身边时间久了,姚克葛对这位顶头上司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这是一个不喜欢说废话,更不喜欢白费工夫的人。


    李卫东说这话,是为了向外界传递某些信号?


    不过姚克葛又想起另外一件事:


    “上午您出去调研的时候,徐以国局长来找过您。”


    “他说是因为某些懒汉想要汇聚起来,反抗多劳多得的政策。”


    “他们不光想煽动群众闹事,甚至还打算曲解您的规划。”


    李卫东完全不在意。


    他听完之后,笑着反问一句:


    “徐以国局长是不是有了应对的办法?”


    姚克葛点头:


    “他按照您之前的指示,已经对各地的几个著名懒汉建立了监察机制。”


    “来找您,只是想询问一下,这次的执法力度要如何定?”


    李卫东笑着说:


    “徐局长就是太小心。”


    “他要是再来,如果我不在,你就告诉他。”


    “我已经把权力放下去,如何拿捏尺寸,也是对他们的考验。”


    姚克葛立刻表示明白。


    而真正的懒汉,并不是特别多。


    绝大多数人看着是懒汉,其实更多的还是像阎埠贵那样,想要占便宜的人。


    当他们冷静下来,并且看到了李卫东的改革政策带来的改变后,就再也不想闹事了。


    因为这部分人之前想要当懒汉,是因为他们很聪明。


    做多做少,到手的几乎没差别。


    他们多做了,不就等于给别人白打工?


    可现在多劳多得,如果有本事,能一下子挣到一万块钱,那也是他们自己的!


    所以整个玄昌市的风气,开始变得持续好转。


    在这种欣喜的关头。


    李卫东却开始强调规则与秩序。


    他的心里深刻地记着前世的教训。


    不能因为经济发展而抛弃一切!


    而在陈老这里,他刚看完李卫东写的那封信。


    不论是对于某些污点知识分子的重新启用。


    还是建立全新的监察体系。


    对陈老来说,都有一种独特的震撼感。


    可偏偏李卫东并不是头脑一热。


    在李卫东给出的规划中,陈老能够看到李卫东的信心。


    于是他看向一旁的助理:


    “你觉得小李的改革如何?”


    助理直接指出其中的不稳妥:


    “前期基于实际,后期却显得天马行空。”


    没想到,陈老哈哈大笑:


    “这就是我让小李去做改革,而没有让你们这些人去的原因。”


    “你们看得不如小李远,做得也不如他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