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祖龙登基,人王霸道
作品:《洪荒:隐居不周山,我巫族不莽了》 光阴流转,又是数载春秋。
殷商王朝的第二十八代君主帝乙,在经历了晚年的励精图治与开疆拓土之后,终究是没能抵过岁月的侵蚀。这位一生要强的铁血帝王,在留下一声“时不我待”的叹息后,于朝歌王宫之中,溘然长逝。
帝乙驾崩,举国缟素。
然而,悲伤的气氛并未持续太久,便被一场更为盛大、更为庄严的登基大典所取代。
帝乙次子,寿,在万众瞩目之下,正式继承王位,史称——帝辛!
这一日,朝歌城内,万人空巷。
百姓们自发地走上街头,他们穿着最整洁的衣裳,脸上带着敬畏与期盼,夹道迎接他们的新君主。
王宫之前的祭天高台,早已布置得庄严肃穆。九十九级白玉阶梯之上,九尊巨大的青铜方鼎一字排开,鼎中燃烧着特制的香料,青烟袅袅,直入云霄,仿佛要将人间的祈愿,上达天听。
吉时已到,钟鼓齐鸣。
身着十二纹章玄鸟王袍,头戴平天冠的帝辛,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一步一步,沉稳地走上了那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祭天高台。
他身形魁梧,面容俊朗,一双乌黑的眼眸深邃如海,开阖之间,竟隐隐有紫金色的龙气在流转。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一股与生俱来的,睥睨天下,唯我独尊的皇者霸气,便如无形的风暴,瞬间席卷了整个广场。
那股威压,比之当年的帝乙,竟还要强横三分!
高台之下,所有人都被这股气势所慑,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偌大的广场,一时间竟是落针可闻。
“祭天!”
随着大祭司那苍老而又悠长的声音响起,繁复的祭祀仪式正式开始。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位新君主会像历代先王那般,对着天地神灵三跪九叩,祈求庇佑之时,帝辛,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举动。
他没有跪。
他甚至连腰都未曾弯一下。
他只是负手而立,抬起头,用一种近乎审视的目光,淡漠地扫了一眼那苍茫的天穹,仿佛那高高在上的天道,那执掌众生命运的诸天神佛,在他眼中,不过尔尔。
这一个动作,让台下的文武百官瞬间炸开了锅。
以比干、商容为首的一众老臣,更是吓得脸色煞白,险些当场昏厥过去。
“大王!不可啊!”比干第一个冲了出来,跪倒在地,声音都在发颤,“祭天不拜,乃是大不敬之罪!会触怒上天,为我大商招来灾祸的啊!”
“灾祸?”
帝辛缓缓低下头,目光落在比干身上,那眼神平静,却带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威严。
他没有动怒,只是用一种陈述事实的语气,淡淡地开口。
“七叔,你告诉孤,我人族自诞生以来,何曾有过一日,不活在灾祸之中?”
“上古之时,妖族屠戮我族,食我血肉,炼我魂魄,那时,天在何处?神在何方?”
“近古以来,天灾人祸,洪水猛兽,哪一样不是悬在我族头顶的利剑?孤只看到我人族先辈,于血与火中挣扎,于绝望之中抗争,何曾见过那所谓的神灵,降下半分怜悯?”
他这番话,说得比干哑口无言,冷汗直流。
帝辛不再理会他,他转过身,面向那数以万计的朝歌军民,声音陡然拔高,如九天龙吟,响彻云霄!
“孤今日在此,不为祭天,只为告天!”
“告它,我人族,生而自由,顶天立地,从不弱于任何一族!”
“告它,我人族的命运,当由我人族自己执掌!无需任何神灵的施舍与怜悯!”
他张开双臂,仿佛要将这整片天地都拥入怀中,那股源自祖龙真灵的无上霸道与桀骜,在这一刻,展露无遗!
“自今日起,我大商境内,王权,大于神权!”
“人,大于天!”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大商之土!凡我大商子民,只敬人王,不拜鬼神!”
轰!
这番话,如同一道道惊雷,狠狠地劈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头。
广场之上,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帝辛这番惊世骇俗的言论,震得脑海中一片空白。
挑战天道权威?
将王权置于神权之上?
这……这简直是疯了!
朝中那些忠心耿耿的老臣,一个个面如死灰,如丧考妣。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无尽的业火自九天降下,将这繁华的朝歌,将这鼎盛的王朝,烧成一片焦土。
而以费仲、尤浑为首的一众新贵,则是眼珠乱转,心中飞速地盘算着,如何能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大变革中,为自己捞取最大的好处。
武成王黄飞虎立于武将之首,他看着高台之上那意气风发,霸气无双的君主,那双燃烧着火焰的眼眸中,竟是闪烁着前所未有的狂热与崇敬。
这,才是他愿意追随的王!
巫神小世界内。
赤阳通过洪荒山河镜,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他看着镜中那个与自己记忆中截然不同,不再是沉迷酒色,而是充满了雄才大略与无上霸气的“帝辛”,嘴角,缓缓勾起了一抹无人能懂的,满意的弧度。
“祖龙啊祖龙,你这股子唯我独尊的霸道,还真是一点都没变。”
“不过,这样才好。”
“这盘棋,若是没有一个敢于掀桌子的棋手,那该多无趣?”
他端起石桌上那杯早已凉透的清茶,一饮而尽。
茶汤微苦,一如这即将到来的,风起云涌的大时代。
帝辛登基,雷霆手段,霸道宣言,如同一场十二级的飓风,瞬间席卷了整个殷商王朝。
“人大于天,王权至上”的理念,更是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朝堂与天下诸侯之中,激起了千层巨浪。
最初的震惊过后,便是剧烈的反弹。
无数深受传统神权思想影响的公卿大臣、封地诸侯,纷纷上书,痛心疾首地劝谏帝辛,言其此举乃是倒行逆施,亵渎神灵,必将为大商招来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