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发不起俸禄,那就拿这样办吧!

作品:《朕都快吞并诸国!你还嫌我南蛮是荒地?

    第一个新上任的官员,提出来的建议,依旧不好。


    但是由李牧辰带动的整个早朝氛围,从一开始都是和平,没有强烈争执、甩锅、吵架。


    那些在高位官职的大臣,哪怕是有脾气脾性火爆不好的人,也不好越过李牧辰这个皇帝,当场责骂发难。


    其他新上任的官员见状,心里的压力又再次减轻了很多。


    渐渐地,越来越多今天第一天上任的新官员,开始敢于站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了。


    直到第六个新上任的官员站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后。


    “陛下,臣有一计。”


    “说出来听听。”


    “如今我大溏国立国不久,各行各业也确实处于刚开始发展的地步。”


    “这种时候,想要增加国库的收入,确实是异常艰难的一件事情。”


    “百姓们连房租,都是刚刚住进建好的商铺里。”


    “更何况,商铺也全都没正式开始经营,百姓的口袋里,怎么可能有钱呢?”


    “哪怕是速度再快,也得等城东街的商业、手工业正式发展起来后,百姓们生活变好了,手头里才能有多余的钱。”


    “他们欠国库的钱,才有可能还上。”


    “至于如今这种时候,极难。”


    “若是强行把国库空虚的负重,压到老百姓的身上,只怕会引发暴动,实在不可往这方面拿主意。”


    李牧辰认为这个官员说的话,极为有道理。


    他坐在龙椅上,当即大喊:“好!爱卿此言实乃忠言。”


    “既如此,不能从百姓身上伸手要钱,朕心中也是这般打算。”


    “只是心中,一时也想不到其他的主意。”


    “听你这么一说,倒像是心中已经有了更妥当的法子?”


    “你若是有什么好的法子,尽管在这早朝上仔细说来,让百官参考。”


    李牧辰的话音落下,朝堂上所有大臣官员的目光,都落在了刚才发言的那个官员身上。


    此刻整个大殿内,安静一片无人说话。


    所有人,都在等着刚才发言的官员,把那个妥当的法子说出来。


    那个官员嘴角微微一笑,对着龙椅上的李牧辰轻轻点头:“微臣这就把法子说出来,让陛下和诸位大臣提点。”


    “既然从这个月开始,我大溏国新增加了三千官吏就职上任,这数量确实是一下子激增,会给国库的库银造成重负担。”


    “如今国库空虚,想要每个月拿出那么多的银子出来,作为俸禄发放给三千名官吏公差使,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李牧辰和在场所有的大臣官员,都在盯着说话官员的脸,想着一会,他会说出什么话来?


    “既如此,何不直接把俸禄,变成实物来发放呢?”


    “这样一来,三千官吏公差使的俸禄难题,就可以得到解决了。”


    “而国库,也不需要直接拿出这么多银子出来,岂不美哉?”


    小官员的话,让李牧辰和在场所有的大臣官员,都瞬间醍醐灌顶一般惊醒!


    “对啊!这主意可行。”


    “国库现在没多少银子,发银子当俸禄,那肯定是不行的。”


    “可是三千名官吏公差使,还有我们这些就旧的大臣官员,家里都需要俸禄。”


    “这不发俸禄,也是行不通的事情。”


    “发实物,用来代替俸禄,先暂时运行一段时间。”


    “等以后国库充盈起来,不久可以正式给官吏公差们发银子了。”


    “这主意,确实妙计!”


    “对!我也觉得这主意好。”


    “可行!可行!”


    “不错,我们就按照这个计划去办。”


    此时,户部的各大官员也加入了议论……


    “这主意确实出得好,能给我们户部缓和不少的时间。”


    “就是啊,缓和下来的时间,城东街那边区域的商铺,就可以发展起来了。”


    “等城东街那边的区域发展起来,老百姓的商铺都开始营生,手里头就有银子,可以上交一部分税给国库里。”


    “对,还有那些欠票的也是。”


    “上次给民间以极低的价格,用欠票的方式,把那些物资发到老百姓手上,到时候也可以收回来一部分银子。”


    “有了这部分银子,国库虽不至于充盈,却也是慢慢有了收入。”


    “积累起来,也是可以给所有的官吏公差使们,发放真的银子作为俸禄。”


    “只是不知,以实物加抵俸禄,该拿什么实物来抵呢?”


    “若是这物选得不好,就会把这效果大大打折。”


    “对啊?这实物又该拿什么来抵俸禄呢?”


    大臣官员们的话,李牧辰坐在龙椅上,全部都听得一清二楚。


    李牧辰看向说话的那个官员,问:“那你说说,应该拿什么实物来抵官吏差使们的俸禄?”


    “你可知道,上次从北济国运回来的那批物资,可是已经全部都发放到民间了。”


    “你心里想的实物,该不会是打这批物资的主意吧?”


    李牧辰话落,在场大臣官员们又开始议论纷纷起来。


    “哎呀!那可怎么办?”


    “一点都不剩了,我们可去哪里拿实物,来抵官吏差使们的俸禄呢?”


    “是啊!这可难办了……”


    “那如何?难不成又要另想一个法子了?”


    “……”


    “……”


    “……”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争论不休的时候,那个提出主意的官员再次开口。


    “诸位大人莫急,下官话还没说完。”


    “这次的实物,不需要拿从北济国运回来的那一批物资,就可以解决俸禄的事情。”


    “只需要把多出来的那些商铺、宅子,当做俸禄分给这些官吏和差使们住即可。”


    “到时候,再补充每个月发些粮食,确保官吏差使们有食物可吃便可。”


    “一间商铺或者宅子,都可以抵不少人很多个月的俸禄了。”


    李牧辰和王安石,还有户部其他的官员立刻大声叫:“好!好办法!!”


    大家一致认可了这个主意。


    今天早朝最重要,也最紧急的议题,总算得到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户部提出的国库空虚,只有支出没有收入的难题,一下子就得到了解决的方案。


    接下来剩下的事情,都是一些小事。


    今天的大早朝,顺利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