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失信,失威,无序

作品:《活死人王朝

    李煜微微颔首,打发道,“去罢,安心取水。”


    “取了之后,尔等自归。”


    这小小的举手之劳,便是李煜给这五人的酬谢。


    甲兵们向东市南门去,途中顺路......带他们去了就近的一口十字巷公井。


    李煜目视五人背挂囊袋,费力帮衬着扒上墙头,小心翼翼的扶着屋檐砖瓦逐渐适应平衡。


    墙下三五甲士,分别把五人防身的刀枪递上。


    “大人!保重!”杨戎遥遥揖礼,便追上四人脚步,急切而还。


    这次‘丰收’返家,他们又能过上三日安稳日子。


    至于返程如何得归,那便是杨戎五人自己的命数了。


    “家主,这东市,不派人去查验四门封禁吗?”待人走远,李贵轻言提醒。


    李煜脚步不停,只是轻轻摇头,“不必。”


    “那杨戎既是当初留下的巡守兵丁,东市四门紧守与否,他没理由为此撒谎。”


    只需登高一望,就能验证真伪的事情。


    只要杨戎不蠢,稍有些远见。


    他讨好李煜还来不及,更不会无缘无故得罪这伙儿编制尚存的外来甲兵。


    除非,他们当真会喜欢如今这般朝不保夕的可怜日子。


    况且,东市南门才是此行真正目的,旁者并不碍大局。


    ......


    依杨戎所言,夜间平乱时。


    北出第一站就是东市的这队人马,分兵出击驰援他处,也没忘在出市后封禁东市四门,防止乱势蔓延。


    这是好消息,也是坏消息。


    说它好,是因为东市从此成了一座与世隔绝的囚笼。


    人与尸内外分隔,此处坊市内至多不过八百、一千口人丁。


    如此一来,熬过最初感染的混乱期,便有生机。


    稍加适应后的幸存之人,一日杀尸两三具,十几日坚持下来,也足够清空几个院落,得个苟延残喘的藏身之地。


    虽然缓慢,但若是足够狠心,足够耐心,总有将这县中一隅之地归于安宁的那一日。


    只要无人犯蠢大开坊市门户,东市内的尸鬼,终会杀尽。


    ......


    但同样的,坏也坏在此处囚笼。


    抚远县内几次大的动静,声虽入,尸却不得出。


    外力始终无法帮助东市幸存之人,牵引这些尸鬼出市。


    一个活人与死人共存的小天地......只能生死自渡,挣扎至今。


    李煜细细想来,此处这般境况对他而言,只怕称不上是件好事。


    他胸中郁气一结,微不可闻的轻叹,“兵失信,官失威,民无序......”


    ......


    兔子尚不食窝边草。


    知根知底的本地卫军都靠不住,率先将屠刀挥向了邻里。


    ‘乡人’都靠不住,谁还会轻信李煜这伙儿莫名出现的‘外人’呢?


    军队的溃败与肆掠,让“兵”这个字失去了信义。


    ......


    时至今日,官府何在,朝廷何存?


    危难之际,官府的毫无作为,让“官”这个身份失去了威严。


    ......


    而当兵与官都已崩坏,那么“民”为求生存,自然也就不再遵守任何秩序。


    “经历过这种无拘无束的‘自由’,再想带他们尽数回到曾经的拘束之下,难,难,难呐......”


    李煜半途不是没有看到过其余在墙头屋檐上穿行,各自讨活的丁壮。


    那些人比杨戎五人还要警觉,远远望见他们这队甲士,便如受惊的野兔,毫不犹豫地转身,绕环屋脊。


    竟是如避蛇蝎,连靠近分毫的意图都没有。


    当顺民遇官,第一反应不是奔走相告,主动归附寻求庇护。


    而是满怀戒备,唯恐避之不及地躲藏时。


    李煜就比任何人都明白,昔日官府的威信与秩序,已在此地荡然无存。


    昔日秩序的崩塌之速,在这座被封禁的坊市里更甚于外。


    他眼中的感慨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只剩冷漠的决然。


    “传令,继续沿此道南行。”


    “今夜,宿于东市民宅!”


    “喏!”


    ......


    卫城,校场武库。


    “家主,当真?!”


    张刍的呼吸一滞,神情霎时意动不已,眼中热切一扫阴霾。


    张承志揽住家丁肩膀,声音诚恳。


    “我还能骗你不成?”


    “我们主仆三人历经艰苦,日日磋磨......在鬼门关前来回煎熬。”


    张阆坐在一旁,不小心闻听些许,也不由红了眼眶。


    主仆三人,经过这么一遭,也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历经了同生共死。


    “托你二人不离不弃,我才有今日侥幸。”


    一边说着,张承志不住用柔和的目光瞥向另一旁烤火休憩的一众女眷。


    其中,有他的妻,张宋氏。


    失而复得,方知其珍矣。


    那一晚,从老孟口中得知了她的存活,才是对张承志干涸心田的莫大慰藉。


    她让他觉着,自己还是有家的。


    他让她觉得,天还没有塌。


    夫与妻,经此大变重逢,倒是称得上一句互作救赎。


    只要家还没垮,张承志便还有重新起身支撑梁柱的力气。


    张承志松开手,退开一步,指向校场高台。


    “张刍,且看那是何物。”


    张刍顺着方向看去,瞳孔骤然一缩,竟是老卒们正拼接重组着一架床弩。


    “这......”


    张刍没想到,众人神神秘秘准备数日,竟是为了他的家计私事。


    张承志大手一挥,豪言道,“有此物开道,卫城之尸,何惧矣!”


    占据了卫城武库,甲胄兵器应有尽有。


    有这般底气在,难怪张承志的神采昂扬,中气十足。


    ......


    当然,这些来自七八家不同府邸的甲兵与老卒,之所以如此卖力。


    也不全是看在张承志这百户的虚名上。


    更是因为,他们也对当初入坊平乱的后辈子弟,乃至自家老爷,还抱着一丝渺茫的希望。


    很简单的道理......既然张百户还活着,他们那些人又凭什么就一定是死了呢?


    一众自认死不足惜的老骨头,也想再轰轰烈烈的去搏上一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