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火尸翻城
作品:《活死人王朝》 “我的老天......”
“这......这......”
火尸翻城而来,裹挟着一股子热浪,那股子视觉冲击力,根本无法用言语形容。
张九儿和身后两骑斥候,张大着嘴,傻愣愣的看着火尸越墙,然后直挺挺地一跃而下……
‘噗通——’
‘噗通——’
有砸在地上直接解体的,本就被火烤的焦黑干脆的皮囊,经过这么一遭剧烈撞击,干脆直接就四分五裂了。
就好似一头摔落在地的脆皮烤乳猪。
摔落的肢体断口,油脂四溢,被火苗舔舐着。
当然,更多的尸鬼早在攀墙半途,就被高温炙烤的倒下了。
逾城者,百不存一。
但这着实吓呆了城外的斥候。
城外可看不到里面到底烧死多少尸鬼,他们现在只能看到,城墙好似也拦不住这些被火焰炙烤的怪物了。
“撤!”
张九儿回过神,弓也顾不得拉了。
他们可能是引尸卖力的过了头,需知过犹不及。
“快撤!”
他立刻疯狂的挥动马鞭,吃痛的战马嘶鸣,马蹄纷飞,赶忙逃离。
......
角楼内。
甲兵严阵以待,盾锁门户。
“大人,看样子是不会来了。”
李松从楼顶望台走下,来到李煜身侧,悄声禀报。
李煜没有回话,只是微微点头。
角楼望台弓手二十,中层甲兵六十。
这样的兵力,但凡尸鬼不是成百上千的涌来,都不足为惧。
火焰,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了数万年。
如今仍是‘驱除’‘野兽’的利器。
“只是大人,卑职有一事不得不忧......”李松似乎有些意犹未尽。
“担心什么?”李煜反问。
“瓮城的火势太大了,若是将城内民宅也引着大火,卑职心中不知该如何是好......”
李松倒不是有妇人之仁。
城里幸存的活人如何面对大火焚城,说到底也与他无干。
但......若民宅全都烧了,这城也就废了。
纵使迁过来守城避灾,可是烧了宅院,他们住哪儿?
总不能迁到废墟里,重建新城吧?开什么玩笑!
这真的是很实际的一个问题,更事关切身利益,自然很是让人在意。
难道就搭个帐篷,露天过日子。
那他们离了家宅的意义何在?
哪成想,李煜毫不在意的摇了摇头。
“勿要杞人忧天。”
说得好像......不用火计,他们还别的法子清除这大片尸鬼似得。
在他看来,这本就是无从选择的选择,就不必考虑那么长远。
瞻前顾后,畏手畏脚,就什么事也干不成。
李煜轻叹一口气,“何况,烧了也就烧了。”
“大不了,我们只居卫城。”
“这外城尸多路杂,本就宛如鸡肋,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
他刚说完,还心思沉重的感叹道。
“难......难呐。”
这年头,还真是对上了那句诗——‘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人口的极大减少,自然也就不再需要外城坊市分担居住压力。
有了上次入城取火油的经历,李煜也心中有数。
卫城内的衙署、宅邸、库院,安置个三四千人不成问题。
单是校场旁的营房,就是照着千余营兵的驻地安置的。
李煜还想到了造成如今这般分兵驻扎局面的史书记载......
距今也不算太久,也就只需往前倒推个五十载。
当年两万辽东边军,及一万京营禁军,携五万卫军,号称二十万。
与号称十五万的北虏联军在沈阳城下大战。
那时候的抚远卫城,常年驻扎营兵至少在三千之数。
正是当时的这场宣武之役,一场关门打狗的典例,扭转了辽东局面,使得外贼不敢再轻犯大城。
彼时,还是顺宣帝当位。
由太子,也就是后来的顺武帝,率领的一支洛阳禁军,北上蓟城参详军事。
有沈阳坚城为依靠的顺军,粮秣充足。
大阵一起,堂堂正正相对而决,步卒依仗强弓劲弩,战力完全不惧游骑。
配上精锐的边军骑兵,就足以酿成一场大胜。
这场宣武之役,堪称顺朝历代太子,通过军功镀金的典范。
这场大胜的红利,顺武帝吃了一辈子。
就连死了,都还能落得个好谥号。
也是自宣武之役后,辽东再未发生过五万军力以上的大战。
吃一堑长一智的北虏各部落,再也不与顺人搞什么大军团决战。
尤其是在极易被顺军沿长城包围堵截的腹地。
随着北虏南下规模变得小而广,辽东营兵在各地的驻守规模,也就因此越来越分散,以此作为应对。
抚远卫的驻扎营兵也这么被渐渐调离。
但即便如此,这支驻扎在此的机动力量,也常年维持在千人以上。
若不是东征抽调,抚远卫的驻守营兵,本应该成为距离李煜驻地顺义堡,最近,也最可靠的一支援军......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宛若孤立无援,内外交困。
......
“卑职等,全依仗大人决断!”
见李煜自有计较,李松也就不再多话。
这些话点到为止即可,说得多了,就未免有越俎代庖之嫌,只会引人生厌。
不过经了李松这一提醒,李煜也想到一桩事。
他马上向李松吩咐道。
“你且继续上去盯着火势。”
“若大火真的引入南坊,就立刻来报!”
说起来,衙前坊的赵府,李煜总不能真的不管不顾。
若是火势蔓延入城,就得立刻通知赵府冒险迁移。
必要时,还得冒险派人去接他们一接。
否则......难免会在他与族叔李铭之间,存了个不大不小的疙瘩。
这种隐患,却是要不得。
哪怕只是做出了这么个态度,纵使赵府众人回天乏术,也算是李煜尽了心力。
谁又能多说些什么呢?
更何况,赵氏作为抚远县的地头蛇,李煜也确实需要他们的帮助,才能更快在抚远县内幸存的百姓之中树立威信。
“喏!”
李松揖礼领命,转身便回到楼上岗位,调度弓手防备尸鬼抵近。
顺便......盯着远处的火光,遵照上官的命令,继续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