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妄喜

作品:《活死人王朝

    城上城下,两队人互相可见面貌。


    李煜向他们点头示意,朝身后摆手下令。


    “绑绳,缒进去!”


    若是无人接应,冒然下墙,那就是自陷绝地。


    角落里的尸鬼一围,怕是往回爬都来不及。


    现在有人在内部接引,入城就简单许多。


    坊中之人,无论是帮他们吸引诱导游散尸鬼,倚墙戮之。


    还是帮着在城墙近侧的一处大院内帮着绑固绳索,都为城墙上的李煜等人省了很大的麻烦。


    墙下接应之人,不论是张承志,亦或是赵怀谦,皆是熟面孔。


    李煜自然是信得过。


    双方的利益始终趋同,并没有互为敌对的必要。


    直缒坊内靠墙院落后,李煜刚站稳脚跟,还来不及去拿从墙头吊下的甲胄。


    马上就有一道身影激动到难以自禁的迎了上来。


    “李煜大人!......在下盼您久矣!”


    那声音嘶哑,充斥着某种久旱逢甘霖的怪异激动。


    李煜一怔,定睛看去,竟是百户张承志。


    只是眼前的张承志,与七八日前那个拍着胸脯,豪言想要杀入卫城救出家小的武官,已判若两人。


    彼时的雄心壮志,如今只剩下满身的落魄与憔悴。


    眼窝深陷,面色苦闷,细细看着,整个人仿佛被抽走了精气神,甚至有种灰败感抑郁而出。


    李煜眉头紧锁。


    “张大人,这才几日,你......怎么如此?”


    老实说,当初留他在抚远县内,这可是你情我愿的好事。


    这些不过是发生在七八日前,一切都还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与那时相比。


    百户张承志如今的精气神,较之塔楼上脱困之时,反而更为不堪。


    话音未落,张承志已是苦笑一声,甚至隐约间眼角含光。


    坊中诸事,各府都是面上答应,底子里却还是各过各的。


    手底下的兵勇,尽是饿死鬼托身。


    这样的境况,真是叫人顿感无望。


    什么雄心,什么志气,乃至是心思,都得被这般磋磨境遇中消磨一空了。


    “哎——”


    张承志重重叹了口气,也知此地不宜久留。


    他强撑着精神,抱拳见礼。


    “让李大人见笑了。”


    “此地不宜久叙,请随我先回赵府。”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苦涩。


    “在下......有失所望。半旬已过,这衙前坊内,进展寥寥。”


    言及此处,他还不忘回头朝身后的院门小心张望。


    “尸鬼之踪,屡见不鲜,我们仍要小心为妙。”


    他实在不好意思说,自己连这坊内西边街巷,都没来得及清干净。


    东边坊门更不愿提。


    尤其是在李煜面前,当初的大话言犹在耳,如今......丢人呐。


    “也好,请!”


    “张大人,前头引路,我们这就出发!”


    李煜也不拖沓,利索的在亲卫帮助下,迅速着甲。


    下来的急,他也只去了腹甲、裙甲。


    此刻重新拿起裹身,绑绳系上,便已足够。


    ......


    抚远县,衙前坊,赵府。


    回来的路程,有惊无险。


    甲胄武备的差异,带来的战力提升是极为明显的。


    寻常的皂刀腰刀,脆而薄,基本就是个带把的刀片子。


    可破皮肉,却很难直接砍断尸鬼脖颈的骨头。


    为了保护武器,他们往往只能伺机捅刺。


    而大顺朝的制式环首刀,刀身厚重,刀筋坚实,奋力劈下,只稍感阻滞便能应声断骨!


    木牌简陋,撞击之下好似随时有断裂散架之危,让人心中没底。


    而李煜亲卫所持的军中圆盾,敷铁包皮,坚韧不已。


    同样是武官家丁,但张刍、张阆之流,怎么也比不了这些李氏亲卫的悍勇敢战。


    只因甲士们有恃无恐。


    举手投足间,少了太多不必要的顾虑。


    有十分力,甚至敢使出十二分来。


    绝不至于像坊内众人那般,因惧怕受伤而束手束脚,连平素五分的力道都难以使出。


    “赵老爷,别来无恙。”


    “爹!儿回来了!”


    李煜与赵钟岳一前一后,与早早就焦急等在府门侧房的赵琅问候。


    “见过大人!”


    赵琅对李煜见礼罢,立刻老眼含泪的看向赵钟岳。


    “好,好!好啊!”


    他如今的希冀真的不高,能看到人还活着,活的好好的!


    赵琅心中便知足了。


    赵钟岳活着,他就算是死,也能下去与祖先有个交代。


    即使如此,赵琅还是不忘正事,他马上让身,请道。


    “李大人,此处多有不便,请随老朽至正堂一叙。”


    当然了,如果赵府上下有望活着,那自然最好。


    什么急,什么缓。


    赵琅心里门清。


    ......


    “边军殁了?!”


    张承志本以为,他受的打击已经够大了,再难有什么动摇他的心智。


    却没想到,李煜开口就是王炸。


    与赵琅和赵怀谦的茫然无知不同,张承志更清楚其中门道。


    赵琅眼神示意着张承志。


    在扬合适说明其中内涵的,也就是他了。


    张承志起身道。


    “若说生路......便假如朝廷,亦或是某地援军往辽东各处驰援。”


    “或是我等出逃......”


    “能行的,无非就是海路,陆路。”


    “海路,我们自然是指望不上。”


    他们处于沈阳北地,自然是没什么指望海路的念想。


    “陆路是我们的唯一希望。”


    如此,边墙的重要性也就更加明显。


    事实上,不知有多少人都指望着沿边墙逃难。


    毕竟人人皆知。


    边墙有驻军,若是能借道而行就更安全,一路也往西也非常通畅。


    可当他们真的试图靠近边墙,发现尸鬼成群的时候,又不一定再来得及跑脱。


    简直就是自投罗网。


    这也恰恰是边墙尸群,越滚越大的缘故。


    甚至还因此有加速扩散趋势。


    张承志继续道。


    “边墙,恰恰是最适合军队沿墙奔行的重要通道。”


    官道,只要不是个傻子,现在就不会指望。


    辽东官道真要是走得通,也不会这么久了,只有李煜这么一伙儿外来官兵进来探查。


    张承志环视二人越发紧蹙的眉头,下了结论。


    “这意味着,短时间,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等不来关内援军!”


    “逃命的路子也少了最重要的一条。”


    “只能是在此地,自求多福了!”


    这么说,他们岂不是只能指望李煜这么独一支的外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