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河尸

作品:《活死人王朝

    若事事都能按人心中预想,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


    那这世上就不会有意外情况出现。


    纵使谨慎如诸葛,尚有上方谷的一场大雨,搅动天下。


    ......


    马蹄踏在北归的官道上,溅起细碎的尘土。


    李煜一行人沉默地催动着马匹,队伍拉成一条长线,归心似箭。


    “家主!家主!”


    哨骑隔着老远,便焦急的压着声音呼喝。


    李煜抬手,马队即刻停下。


    赵钟岳与他的妹妹贞儿策马跟在队伍稍后的位置,两个家仆紧随其后。


    那赵氏女虽不起眼,却也是个会骑马的。


    赵家府内马匹成群,她自幼耳濡目染,自然不差她一匹心爱的枣红马驹。


    只不过,逃出城时。


    别说赵氏女的马驹,就连赵钟岳最喜爱的坐骑都没敢去提。


    人尚不能得活,哪还顾得上马?


    李煜策马迎上,喝问道。


    “何事,怎如此焦急?!”


    不怪他心中一紧,归堡便在今日。


    这时候再横生枝节,十有八九不是什么好事。


    “家主!卑职在前方三里,亲眼所见!”


    “河水中有尸鬼顺流而下!”


    李煜一愣,随即他眼眸微瞪,想到了什么。


    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瞬间传遍四肢。


    那不是恐惧,而是某种预感。


    他急忙再次确认道。


    “你所见那河......莫不是引流至堡外护城河的下游支流?!”


    哨骑慌忙应答。


    “正是啊!家主!”


    李煜这下可以说彻底阴沉着脸,眼神变得骇人。


    支流下游尚如此,支流上游的顺义堡又待如何?


    如此一来,顺义堡的情势就不好说了。


    他挥起马鞭,大喝道。


    “哨骑再探,后队缓行,前队与我轻装急进!”


    驮着扎甲的驽马和板车,被三个骑卒护着,仍旧缓缓行进。


    其余六七个骑卒,则跟着李煜策马狂奔,卷起一路烟尘。


    赵钟岳兄妹、主仆四人,主动靠向了后队的辎重,也不跟上添乱。


    他们留下来一起护着马匹甲胄,便已经是帮了大忙。


    ......


    顺义堡内,近日又是另一番压抑景象。


    李顺、李忠、李昌连日商讨对策。


    李忠最先开口,讲起了堡墙情况。


    “昨日尸鬼顺河直达堡外,我已将西侧官道哨卡的李盛所部召回。”


    “现在,李盛正带着人沿堡墙加强守御,来回巡视尸鬼踪迹。”


    当第一头尸鬼出现在护城河里的时候。


    那个用来预警和迟滞尸鬼的哨卡,就彻底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什长李盛是老人了,经验丰富,让他重新回到堡墙上巡守,是眼下最稳妥的安排。


    李忠顿了顿,又补充道。


    “今晨,我又前往东侧李胜所部驻扎的馆驿。”


    “李胜干得不错,从收拢的流民男丁里,挑了一什还算堪用的老实汉子。”


    “我一并带回来了,补充人手。”


    “李胜提拔的领队什长居然还是个流民,似乎是叫薛伍。”


    至于李胜所部驻扎官驿。


    除了从中抽调的一什流民丁壮,充作戍卒以外,其余人等仍旧固守在原处。


    家主离堡前曾有交代,要继续收拢流民。


    流民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强。


    官道上只要出现一个,就意味着山林里还有不知多少人在谨慎藏身。


    顺义堡和东侧官驿,就是这片黑暗土地上仅有的两点灯火,自然会吸引那些走投无路的飞蛾。


    顺义堡的居住人数,因此渐渐趋近于饱和。


    短短时日,就连李胜所守官驿处,也积攒了三十余个无家可眷的独身男丁。


    外患已生,三人绝不想再生内忧,所以官驿处的独身男丁仍旧只能丢置在原处。


    李胜也是率着一什屯卒,继续看守着那些人。


    权当是顺义堡拒守尸鬼接近的外围屏障。


    这种事情,还是得等家主回来定夺才好。


    李顺听完,没有说话。


    他专心看着堪舆图,手指在图上那条代表河流的曲线上缓缓划过。


    他的眉头紧锁,思考着当下极其棘手的问题。


    “恐怕是河流上游的村镇屯堡,亦或是更上游的边墙失守。”


    他的声音很低,却让在场的另外两人心头一沉。


    “只有这样,才会有尸鬼顺着河水,越来越多的一路漂下来。”


    尸鬼的出现频率,当下还不算频繁。


    这和关外辽东的人口密度,不无干系。


    起初,只是偶尔在护城河的连接沟渠里,发现一两具浮尸。


    屯卒们还不以为意。


    后来,变成了三四头,不定时的顺着堡外护城河与河流连接的沟渠,抵近而来。


    数量不多,对屯堡城防的威胁也很有限。


    但数量确实在增加,也是不争的事实。


    它们更多时候,还是在水里无序的扑腾。


    守卫的兵丁发现后,便会出堡,等它们挣扎着靠近岸边,就用长枪干净利落地结果。


    清理打捞,才是麻烦事。


    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出没,也极大影响到了堡内的军民士气。


    这两日以来,负责堡内事务的三名亲卫,只能采取收缩谨守之策。


    大量屯卒和流民家庭中新编的戍卒男丁被调上堡墙轮值。


    箭塔上十二个时辰都有哨兵瞭望。


    堡内也多设了两伍巡丁,日夜巡逻,维系堡内安定。


    李昌瞧着舆图上,护城河与河道的连接沟渠沉思。


    他沉默了许久,久到李忠都有些不耐烦了。


    最终,他才指着舆图上的那处连接点,郑重道。


    “虽然家主尚未回返,可我们也该下决心了。”


    “填渠吧!”


    李昌的声音沉重。


    这不是个小工程。


    起码也要近百人的男丁出行作业,再加上约莫两日光景。


    这样的大规模调度,已经有些超出了三名亲卫的应守本分。


    “护城河如今已经成了拖累。”


    “不光影响我等堡内家小的安定,更影响到外出樵采,还有和李胜所部的来往联系。”


    护城河,这道曾经的守护天堑。


    如今,引尸的作用已经渐渐大过了它守御的作用。


    利弊之下,该做取舍。


    当下,河水的确还能迟滞那些尸鬼爬上岸的动作,给守军提供反应时间。


    但若尸鬼的数量再增加呢?


    十头?二十头?甚至更多?


    或许,这条护城河,反倒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陷阱,让他们所有人,困死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