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走不得,留不得

作品:《活死人王朝

    赵琅嘴唇微微翕动,犹豫了一瞬,带着一丝不确定地问道。


    “贤侄说的,可是抚远卫城里那个张百户?”


    李煜赞许地点点头。


    “正是他,赵老爷熟识此人?”


    “不,只是略有耳闻。”


    赵琅眼中闪过一丝疑虑。


    他斟酌着用词,试图表达自己的担忧,却又不冒犯李煜的推荐。


    “此人太过……平庸。”


    “在卫所二三十载,毫无可言建树,怕是难当大任,镇不住场面啊。”


    “往日平庸,不代表如今无能。”


    李煜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张承志这样能屈能伸之人,在官场熬着,又何尝不是种和稀泥的才能?


    乱世之中,这人,远比所谓的刚正不阿更为有用。


    李煜开口为几人剖析着局势。


    “赵老爷,他没根基,才不会自立山头。”


    若是张承志手下尚有数十兵丁听用,他也不会在同为百户的李煜面前,那般低声下气的委曲求全。


    一个光杆将军,才需要依附旁人。


    “他为人低调,才懂得明哲保身,不会轻易犯错。”


    这世道,最先死的往往不是弱者,而是那些看不清形势的蠢货。


    若是嚣张跋扈的性子,那才容易与人鱼死网破,将所有人都拖入深渊。


    “更重要的是,他是朝廷经制的百户,当下也没有人比他更合适。”


    这身份,就是一面旗帜。


    一面能让所有人暂时放下计较与猜疑,汇聚过来的大旗。


    赵琅依旧疑虑重重。


    养虎噬身,都是寻常事。


    更何况那是个六品武官,何故会愿意受人摆布?


    尤其是他不过一介商贾,何德何能,敢与虎谋皮!


    赵琅犹豫了,他谨慎的试探问询道。


    “贤侄,敢问这张百户,现下......如何?”


    这个问题,才是关键。


    李煜伸出手掌,先是比了个数,才解答道。


    “其人所剩兵勇,仅三。”


    李煜放下手。


    “其人全家尽陷卫城,生死不知。”


    “麾下兵卒,亦难知悉城中家小生死。”


    就这几句话,赵琅紧绷的心弦,骤然松了下来。


    心,有了底。


    他眼中的疑虑与警惕如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似是能掌握局面的通透。


    三四个人,那就还在他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若是有十几、二十的甲士兵卒,那他赵府回头岂不随时就可成了那张府?


    不过转念一想,倒也合情合理。


    抚远卫官兵溃败如斯,死伤枕藉,城中尸乱滔天。


    这张承志,能活到现在便是不易。


    反正府内已经养了七八衙役帮衬,也不差再多上三四官兵。


    这点人,不仅不是负担,反而是增强了防卫。


    家小生死不明。


    这便是最重要的一点。


    一根无形的线,牵住了这张百户的命门。


    唯他有所求,方可为所用。


    若他想探?想救?


    那便离不开依仗着旁人相助!


    如此说来,恢复衙前坊的安宁,对张承志就是头等大事。


    不走出这一步,他便难以图谋搭救家小之事。


    为了救出家小,他便有求于赵府的粮食。


    有求于赵府的人手。


    更有求于赵府提供的这片瓦遮身。


    把握好其中尺度,这人便会有心甘情愿的留下,与之同舟共济。


    否则,强留于人,与人生怨,那终会酿成苦果。


    想通了这一切关节。


    赵琅心中大定,他明白,这不仅不是与虎谋皮,反而是雪中送炭。


    双方可结善缘,互惠互利。


    赵琅认下了李煜的提议。


    “就依贤侄之言,老夫愿设法联系街邻各户,推举这张百户,来主持衙前坊的防务。”


    不过他还有一个请求,不得不提。


    那是属于一个父亲,必须要开口恳求的。


    他浑浊的目光转向一直垂手立在旁边的儿子赵钟岳,眼中闪过一丝关切。


    “贤侄可否带我这不争气的儿,一并归去。”


    他想让李煜将赵钟岳带走,带出这座活地狱!


    这才是他此刻必须要得到的保障。


    保他赵氏血脉不至断绝无望。


    李氏的兵卒,护不住上百人出城,总不至于连多护一个人都做不到吧?


    就算不看僧面看佛面。


    看在族妹李云舒的面子上,李煜也没有理由拒绝这还算合乎情理的恳求。


    “自无不可!”


    李煜答应得干脆。


    对他而言,还算是举手之劳。


    一旁的赵钟岳,闻言身子微微一震。


    他并未像寻常任性公子哥那般闹将起来,更没有喊出要与全家同生共死的蠢话。


    他只是默默地转身,撩起衣袍,对着赵琅跪了下去。


    咚!


    咚!


    咚!


    他朝着自己的父亲,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赵氏父子此刻虽没有任何言语,但一切尽在其中。


    他活着,赵家就活着。


    他死了,城中赵家即便还在,也跟亡了没两样。


    嫡子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而悄然挪步站在角落,几乎被遗忘的赵怀谦,张了张嘴,喉头滚动。


    最终却一个字也未能说出口。


    苦涩的滋味,从舌根一直蔓延到心底。


    寄人篱下,仰人鼻息,便是这般光景。


    不过,这世道,能好好活着,就已经胜过了世间无数苦难之人。


    他又有什么资格去奢求更多呢。


    赵怀谦缓缓低下头,看着自己空空如也的双手,一丝自嘲的笑意浮现在嘴角。


    ......


    李云舒忧心老父,归心似箭,却也是耐心听着这一切。


    外祖母的宠爱,舅父的友待,那都是往日一点一滴攒下的情谊。


    做不得假。


    她也想带母家亲眷离去,可她心知这不现实。


    这已经超出了李煜一行人的能力。


    纵使她提出来,也只是在强人所难,陷所有人于险地。


    将门子女,但凡晓些兵事。


    便该知道取舍二字的分量。


    对这些妇孺们而言,呆在这赵府高墙之内,活着的概率,反而比冒险出城更大许多。


    起码在粮米柴炭耗尽之前,都是无恙的。


    于是,便只能沉默寡言。


    一边是父亲的期盼,一边是母家的情谊。


    两边都割舍不得,却又不得不.......自私一次。


    为此,她不得不心感愧疚。


    是故,当李煜催促她换上劲装护甲之时。


    知晓露馅,表情难免慌乱的赵钟岳,并未等到表妹的迁怪。


    李云舒只是对他微微点头,匆匆而行。


    她心下忧思,在换下裙装之前,要再去见赵老夫人一面。


    穿过几道回廊,来到后院的暖阁。


    “舒儿来了?快坐老身身边来。”


    一如往昔,赵老夫人待李云舒,始终带着对亡女的缅怀亏欠。


    于是,便会想要加倍弥补。


    李云舒依言坐下,握住外祖母那双布满皱纹却依旧温暖的手。


    “外祖母,今日府外动静,是舒儿家中来人接迎!”


    “可......”


    李云舒说不下去。


    那些关乎生死离别的话,在这个一向对她慈眉善目,耐心以待的老妇人面前,她说不下去。


    可赵老夫人不糊涂,府中事宜,自然也有贴身的管事妈妈向她通气禀报。


    她只是轻柔地抚了抚李云舒的细嫩手臂,目光温和,带着看透世事的平静。


    “舒儿,放心的回家吧,如今能归家比什么都重要!”


    “外祖母早就跟你有言,你父亲担忧,必会来接的。”


    老夫人笑了笑,眼角的皱纹更深了。


    “你瞧,如今果然是来了,只是来的......倒是有些早了......”


    说到后面,赵老夫人已经是有些抽泣。


    对她这个岁数而言,生死已是寻常。


    唯独事关别离,却是割舍不下。


    这一去,城中尸鬼横行,城外也是危机难测。


    下一次……她们何时还能再见到?


    或许,此生再无相见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