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世事无常,大城套小城

作品:《活死人王朝

    队伍一路东行。


    路过西岭村的村口。


    朝内望去,西岭村往日繁闹不再,只剩下光秃秃的石碑上刻着‘西岭’二字,上面还被喷洒了一阵血污。


    村内土路上,还散着几具骨骸,瞧着大小,要么是曾经无忧无虑的孩童,要么便是村子里看家护院的黄狗。


    如今,已然是被尸鬼啃食干净。


    大概是因为村内的大部分尸鬼已经引出,就连天上的乌鸦也敢落到骨骸旁,啄食着上面残留的些许肉渣。


    李煜对这一幕并不吃惊,这幅场景比起方才坡顶血肉横飞的战场,已经要平和许多了。


    他抬起马鞭,朝一旁的屯卒下令道,“拖几架拒马下去,封堵此道。”


    “喏——”


    带队伍长立刻招呼着身边几个屯卒行动。


    之所以封堵,是因为村内可能还有残余的尸鬼。


    也因为带着过多的木料,会拖累车队整体的行进速度。


    至于村子里,可能还存在的活人......


    李煜倒是实在没什么精力,去搜村解救。


    村子里的犄角旮旯不一定只藏着活人,也可能藏的是尸鬼。


    进入村子里清空威胁,势必要再耗一番功夫,他觉得不甚必要。


    单靠屯卒,与尸鬼巷战必然劣势,或许会出现更多损伤,再打击到屯卒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对尸信心。


    而让甲士们拖着乏累的身子入村,也未免强人所难,万一出现损伤,更是李煜不能接受的后果。


    好消息是,马车上终于有了空余,甲士们能够卸下扎甲,稍稍喘口气了。


    ......


    车队行进得颇为艰难。


    一路行来,田野荒芜,再不见半个活人,还有零星的尸鬼在远处田埂间游荡,逼得队伍不得不时刻保持戒备。


    车队沿途又避开了两个没怎么挡道的村子,不是所有村落都会依着官道而建,它们多以小路与官道相通。


    只是因为此地平日里人烟颇丰,行走在官道上时不时会有尸鬼出没。


    直到夕阳西下,将天地染成一片橘红,他们才终于又穿过一处死寂的丘陵地,抵达了抚远县周遭的开阔平原。


    “那就是抚远县......”


    就着夕阳,李煜能看到远处的宛如巨兽蛰伏的抚远县城。


    在县城内里的东南角,抚远卫城比县城城墙还要高出不止一头的墙头,也同样望之可见。


    放眼望去,抚远县和抚远卫,是城城相套的布局。


    东南角是两三丈高的卫城,这是抚远县的前身。


    最初这里没有县城,只是单纯的千户卫城。


    后来边疆北移,迁民实边,新设一县,名为抚远县。


    矮了一层的城墙,沿着抚远卫城的西侧和北侧各自延伸,最终汇合,圈出了如今抚远县城的规模。


    沙岭堡的八名甲士看到目的地,神色也颇为振奋。


    李松驱马追上,“大人,前方便是抚远县!小姐母族赵氏便在县城之中!说起来,也算是大人的远亲了。”


    李煜闻言,目光投向远方的城郭,心中并无多少波澜。


    远亲?


    他在此地既无故交也无亲族。


    李煜对抚远县毫无印象,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所谓赵氏也强不到哪去,双方没什么实际往来。


    这层关系,当真算不上什么依靠。


    李煜抬手指着县城道,“李松,还是勿要心急。”


    “本官观此距抚远县还有二十里地,今夜恐怕是到不了,我们还是得在城外宿营。”


    李松抱拳低首,恭敬道,“自然,一切大人做主。”


    “卑职救主心切,有些莽撞了。”


    李煜没有借坡下驴,反倒是点了点头,“确实是莽撞。”


    “我已经听李贵说了,你以身犯险,引尸而归。”


    此前他们二人在坡顶举盾补位,比起这事儿,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李松抱拳无言,只是头压得更低了些。


    对李煜而言,整个沙岭堡,最具价值的,恐怕就是族叔李铭的亲卫。


    这都是十几二十年如一日,一点一滴积攒的精锐。


    就算拿一百个屯卒换也换不来。


    李煜颇为困惑的问道,“你当时是如何想的?”


    “我记得......并没有给你们二人设定期限。”


    “你们大可逐次分批而引,不是吗?”


    李松诧异抬头,不解道,“卑职观大人时刻紧盯时辰,不时张望天日。”


    说到后面,他言辞间已经有些没了自信。


    “卑职私以为......您是为了借日光之利,给我军再增一分胜握。”


    “故此,卑职不敢耽搁时辰,急待引尸而返。”


    李煜心中颇感无奈,李松和他的家丁不同,二人终究缺了份朝夕相处的亲近。


    所以一些事,李松难免心中多做揣测。


    二人关系不到,却是不合适追着李煜详加问询,那样做难免失了寄人篱下的本分。


    再加上他心中急于东进,这便失了镇静,才有此为莽撞之举。


    李煜叹了一声,方才解释道,“李松,你今日太急于求成。”


    “在本官看来,是你的心乱了,今日杂思太多,竟是失了方寸。”


    他继续道,“我观日冕之本意,是怕开战时日头晃了自家兄弟的眼,生出意外罢了。”


    李煜所等待的,是首先避免阳光炽烈,可能影响己方军阵士卒双目的时辰过去。


    他心中另有一层思量未曾言明......


    李煜本也想过再等一等,试试烈日是否能影响尸鬼的视线,但这终究只是猜测,不值得为此拿全军的安危去赌。


    他之所以不曾言明,就是怕麾下士卒多加不必要的揣测。


    若是当时派出的另一人是李义,那肯定会拦下李松的莽撞之举。


    可惜,李贵是个莽撞汉子,除了老实卖力,他缺乏更多的机灵心思。


    李煜心中暗道,想来是李贵那憨直性子,被李松的急切所感染,一时热血上头,才没能拦住他的冒险之举。


    李松却是此刻颇感尴尬,只觉得自己当时一腔热血,如今却好像是闹了个不小的乌龙。


    他致歉保证道,“卑职......卑职冒失,险些闯了祸端。”


    “卑职再不敢妄加揣测大人的命令!”


    李煜抬手往下压了压,“先免礼吧。”


    “我也没什么怪罪你的意思,只是这世道精兵难得,你若如此白白送掉性命,殊为可惜。”


    “我知你忠勇,却也该分清轻重缓急,勿要再行莽撞。”


    “云舒她还陷在抚远......”


    李煜叹了口气,感慨道,“如今世道,逞一时之勇死了容易。可人想活着,那才是千难万难呐。”


    李松再拜,已是颇感心悦诚服,“感念大人点醒,卑职再不敢轻命,留得己身为救出小姐,某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