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011章

作品:《德妃(清穿)

    “哎呦小姑奶奶!你不要命啦!”


    “你可千万不能把这有毒的西番柿做给万岁爷吃!”


    “对了,乌雅氏,这是何菜肴?闻着味道还怪香的。”


    梁九功看着肥瘦相间的牛腩在鲜亮的红汤汁里咕嘟咕嘟沸腾,忍不住咽咽口水。


    “公公您请放宽心,奴才已尝过毒了,熟透的西番柿无毒。”


    “方才万岁爷口谕,命奴才准备西番柿做的菜,您也听见了,奴才哪敢抗旨啊!”


    “奴才做的是土豆番柿子炖牛腩,幸亏御膳房选的是炖熟的牛腩,否则没两个时辰牛腩压根无法软糯。”


    吴雅说话间,已经将炖煮好的西红柿土豆炖牛腩起锅装盘,又在盘子里撒一把切碎的碧绿芹菜。


    “你说的也是,哎哟哎哟,瞧这筋道的牛腩看着就软糯弹牙。”


    梁九功没别的爱好,唯独喜欢美食,正值饭点上,他着实看饿了。


    “公公您一会多吃几块,只别嫌弃奴才厨艺不精就成。”


    吴雅笑着取来准备好的碟子,给梁九功开小灶。


    “那杂家就先替万岁爷试试菜!”


    梁九功笑眯眯看着懂事的乌雅氏装了一碟子的番柿炖牛腩,放在灶台边的食盒里。


    碟子里的牛腩装的冒尖了,她还乖巧的用铲子压了压,又堆叠好几块牛腩。


    做好的膳食需尝菜太监试吃,半个时辰之后才能放到御前。


    待时辰到来,伺候御膳的奴才将做好的御膳拎走了。


    趁着间隙,吴雅躲在小厨房里囫囵吃了几口,又让景仁宫里最机灵的小太监小安子招呼御前的奴才们用午膳。


    而她则亲自来到偏殿里招呼梁九功用膳。


    她端着一碗熬煮好的莲藕排骨汤入偏殿的时候,看到梁九功埋头吃的正欢。


    见她来了,梁九功忙低头用帕子擦满嘴的油渍。


    “梁公公,方才奴才忘了给您盛排骨莲藕汤,这大夏天喝点莲藕汤清热消暑正好。”


    “乌雅姑娘,你还真是个妙人儿,今儿这顿午膳忒好吃,杂家谢谢你。”


    梁九功客套的夸赞了一句,再无别的说辞。


    御前的太监可不能明着与谁攀扯关系,免得万岁爷知道了要责罚。


    “梁公公,奴才前几日还做了好些酱瓜,明儿送些到您那尝尝鲜。”


    吴雅不敢太过明显求着梁九功在御前帮她美言几句,只愈发谄媚的讨好梁九功。


    “哎呦那怎么好意思呢,你还是留着自个吃吧,你的心意杂家领了,可不能让你辛苦操劳。”


    “公公放心,奴才腌酱瓜的时候,特意留出您那份了,您能赏脸,是奴才的荣幸,您可别嫌弃啊。”


    “那…哎哎哎,那杂家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多谢吴雅姑娘挂心了。”


    梁九功愈发喜欢乌雅氏的通透劲儿了。


    如此左右逢源之人,才能在这吃人不吐骨头的紫禁城里活的长远。


    梁九功吃过午膳之后,就去与在御前伺候的李德全交班。


    此时景仁宫正殿内,玄烨屏退所有奴才,让人将饭桌挪到额娘的画像前。


    他低头看着面前的碗,时不时夹些菜肴,放在额娘的碗里。


    西番柿酸甜的滋味,瞬间勾起他刻意尘封的记忆,每每回忆起额娘离世之时的音容笑貌,连呼吸都觉刺痛难忍。


    玄烨抬眸,目光猩红,怨恨地望向宁寿宫的方向,迟早有一日,他一定要为额娘讨回公道!


    他一定要让那个女人血债血偿!


    ……


    等到皇帝吃过午膳离开景仁宫之后,吴雅才敢浑身瘫软的歪着身子,坐在长椅上喘气。


    “姐姐,呜呜呜对不住,方才奴才被按在地上不敢吱声。”


    看门的小春子满眼愧疚跪在地上求饶。


    “你别跪我啊,这是万岁爷的紫禁城,他想来就来,咱只要安分守己尽职尽责即可,不必如此惶恐。”


    “今儿我们将万岁爷伺候好了,万岁爷可高兴了,直夸我们景仁宫伺候的奴才伶俐。”


    吴雅看着那些犹如惊弓之鸟的汉军旗宫女和太监们一个个哭丧着脸,赶忙换上笑脸安慰他们。


    今日整个景仁宫唯一有资格在御前伺候的,只有她这个满军旗的掌事宫女。


    这些汉军旗小宫女只能在外围等候,她们一个个都在提心吊胆盯着她,就怕万岁爷迁怒景仁宫的奴才们。


    安抚好众人之后,吴雅奢侈的用小厨房里还没用完的热水洗了个热水澡。


    打从那日皇帝驾临景仁宫用膳之后,就再也没有来过。


    一切似乎又回到原点,吴雅在景仁宫里再次恢复了惬意的日子。


    只不过乾清宫的小厨房时不时会不请自来的摘菜捉鱼。


    好在他们也不白拿,拿走多少,也会填补些菜籽和鱼苗虾苗。


    八月初二这日,吴雅一大早就起来梳洗,甚至还换上了内务府新发的宫女秋装。


    这几日,她几乎日日不重样的做美食,贿赂嘴馋的梁九功,终于得到八月初二探亲的机会。


    每月初二这一日,是紫禁城里宫女和家人相见的日子。


    可并非所有宫女都有机会在这日探亲。


    只有各宫得脸的宫女,或者塞了银子走门路的宫女,才有机会在这日到神武门西边的栅栏前探亲。


    吴雅所在的乌雅一族,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族,家里条件不算富裕。


    原主的玛法乌雅额森子嗣并不昌盛,膝下只有两个儿子,她阿玛乌雅威武是家中长子。


    阿玛膝下勉强算儿女众多,共育有一子三女,原主是长女,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


    原主的弟弟乌雅白启尚且年幼,还在读书习武。


    两个妹妹最大的十二岁,最小的才刚满五岁。


    自从三年前,原主的额娘塞合里氏生二妹妹难产血崩而亡之后,她玛法额森和阿玛威武,就将姐弟四人托付给了二婶乌拉那拉氏。


    这些年来,原主的玛嬷和额娘相继过身之后,原主身为长姐就撑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的重担。


    阿玛和玛法又在紫禁城里当差,一个月都回不去几次家。


    原主平日里在家又当爹又当娘的拉扯弟弟妹妹。


    为保护弟弟妹妹们,性子难免变得强势泼辣了些,处处想要拔尖。


    玛法乌雅额森在皇太极时曾经授为男爵,加一等都尉,任佐领,后因犯了错,被削爵。


    玛法犯的错,也并非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大错。


    只不过就是娶了披甲人与罪奴媾和的女儿为嫡福晋,拒绝皇太极的赐婚,触怒了龙颜。


    玛法额森倒是个痴情的硬骨头,被削爵位之后,一生只娶了玛嬷一人。


    被削爵位之后,硬生生从伙头军,一路摸爬到了御膳房管事的位置。


    大清御膳房的管事并非全都是太监,也有上三旗包衣出身的满人任职。


    玛法在膳房总管的位置,一当就是二十五年,明年即将致仕退休回家享清福了。


    而原主的阿玛乌雅威武也是个妻奴,最疼自家的福晋,这辈子也只娶了原主额娘一个妻子。


    阿玛胸无大志,日日下值就想着回家陪福晋和孩子。


    所以年近四十,仍只是个正五品的大内老侍卫。


    估摸着再过几年,随着阿玛年老体衰提不动刀,过不了侍卫每年的考核,也就这么被清退回家了。


    八月初二这日一大早,吴雅早早来到神武门西边的城墙探亲。


    此刻宫城门口竖起高高的栅栏,许多宫女正隔着栅栏与家人说体己话。


    吴雅远远就看到自己的阿玛乌雅威武穿着常服,带着弟弟妹妹们,正贴在栅栏外朝她热情招手。


    她正要高兴的凑上前去,忽然被一个老嬷嬷拦住去路。


    “你!慢着,按照宫规,探亲前需搜身,免得有犯浑之人夹带私藏宫里的物件。”


    一个穿着靛蓝袍子的老嬷嬷板着脸严肃说道。


    吴雅客气的点点头,跟着老嬷嬷来到一旁的角楼内搜身。


    紫禁城的繁盛,简直是踩着他们这些奴才的尊严当养分。


    当她的衣衫被剥光,甚至被老嬷嬷掰开屁股缝,查看是否夹带禁品那一瞬,她羞愤的满脸通红,心想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而反观那些有后台的宫女,老嬷嬷则只是装装样子,随手摸了摸后背就放行了。


    老嬷嬷还再三叮嘱紫禁城里宫女探亲的规矩。


    宫女探亲只有半个时辰的时间。


    探亲之前和之后都需搜身,以免宫女带出或者带入违禁品,家眷带来的任何物件都不准带入宫中。


    待到搜查完毕之后,吴雅压下方才恶心羞愤的心情,嘴角浮出笑容,疾步来到栅栏前。


    眼前浓眉大眼,面容黝黑的中年男子是吴雅的阿玛,大内三等侍卫乌雅威武。


    比威武矮半个肩膀,生的白皙俊逸的十三四岁少年,是吴雅的弟弟乌雅白启。


    而两个小妹妹早就踩着栅栏,将食盒里的吃食从窄窄的栅栏缝隙塞了进来。


    “长姐,玛法做了您最喜欢吃的萝卜糕和萨其玛,您快多吃些。”


    “弟弟妹妹!我们一块吃。”


    吴雅将一块萨其玛掰开,分别塞到正在流口水的小妹妹乌雅玛颜琳和大妹妹乌雅玛颜珠口中。


    “长姐,家里不缺吃的,您多吃些才是,大妹二妹,一会哥哥带你们去吃糖葫芦,不准和长姐抢吃的。”